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1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11篇
耳鼻咽喉   4篇
儿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4篇
临床医学   29篇
内科学   23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3篇
外科学   19篇
综合类   73篇
预防医学   13篇
眼科学   12篇
药学   16篇
中国医学   16篇
肿瘤学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18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坚持"双主体"教学原则提高《药事法规》教学质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中等职业学校的教学实践中,必须坚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双主体”教学原则,对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进行改革,实施个性化教学,才能取得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2.
治愈特重度电烧伤合并腹壁穿孔一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患者男性,24岁,因接触1万伏高压电全身多处烧伤3h入院。该患者于2003年8月4日在高压电线旁伐树时被1万伏交流电电击致伤,伤后约有20min意识不清。被救起后在当地医院及转送我院路途中共输液1500ml。[第一段]  相似文献   
3.
苦参首乌合剂外擦治疗痤疮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面部痤疮为青春期常见皮肤病,许多患者常因此妨碍美观而烦恼。对此,笔者采用自制苦参首乌合剂治疗34例,结果痊愈14例,显效9例,有效10例,无效仅1例。方剂制备及用法:取苦参、生首乌、当归、白立各509,置入广口玻璃瓶中,兑入白醋500ml,然后将瓶盖拧紧,放进盛有适量冷水的锅内,加温煮约1小时取出,次日将盖打开药棉蘸取药汁涂擦息处,早、晚各1次。若用药后觉面部发热、皮肤潮红,下次使用时可加l~2倍清水稀释后再涂擦。Zo日(约1瓶药汁)为1疗程,视病情需要可续用1疗程。中医认为,本病乃湿浊火毒郁于肌肤,热变血瘀所致。苦参…  相似文献   
4.
眼部外伤泪小管断裂多见 ,若不修复将导致终身泪溢 ,给工作与生活带来诸多不便。泪小吻合有多种方法 ,我们采用显微镜下寻找泪小管断端 ,间断缝合泪小管周围组织的方法 ,取得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1 999年 4月~ 2 0 0 0年 3月我院收治泪小管断裂病人 31例 ,均为下泪小管断裂 ,男 2 7例 ,女 4例 ;年龄 1 4~ 61岁 ,平均 31岁。右眼 1 9眼 ,左眼 1 2眼。钝挫伤 2 2眼 ,切割伤 9眼。伤后 2 4h内就诊者 1 5例 ,2 4~ 48h就诊者 1 0例 ,48h以上就诊者 6例 ,眼外伤至手术时间 2h~ 7d .断端距下泪小点最近为 2m…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小梁切除术后角膜散光的变化,并分析其原因。方法:对53例,65眼行小梁切除术,测量术前及术后不同时期的眼压、角膜散光度数及轴向。结果:术后1周眼压最低,散光度数最大,循规性散光增加,逆规性散光减少,无散光状态消失,与术前相比,差异有高度显著性。2周后随眼压回升,术后反应的减轻,切口的愈合,上述症状有所变化,1月时基本稳定,但循规性散光和无散光状态与术前相比仍有高度显著性。结论:小梁切除术  相似文献   
6.
锁骨骨折临床常见,大量文献报道了各种治疗锁骨骨折的方法,多趋向于保守治疗。对于严重粉碎性锁骨骨折,复位困难,并有潜在血管、神经损伤的危险,固定容易失效。多采用手术治疗。我院自1994年8月~1999年3月共收治锁骨中段粉碎性骨折44例,效果满意。1 临床资料一般资料:本组男33例,女11例。年龄19~65岁,平均3275岁。左侧24例,右侧20例。新鲜骨折40例,陈旧性4例,合并其它部位骨折9例。车祸致伤38例,坠落4例,其它2例。平均住院天数104d。内固定物取出时间平均为3个月。手术方法:患肩下垫枕,使患肩下垂,纠正重叠移位,锁骨骨折中心上缘作3cm…  相似文献   
7.
谈谈对“热入血室”的认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伤寒论》中“热入血室”的论述对临床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历来对其中一些问题也有些不同看法。现结合《伤寒论》原文,谈谈个人对“热入血室”的认识,以求指正。1 《伤寒论》中有关“热入血室”一文的分析1 1 《伤寒论》关于“热入血室”的条文有:①“妇人中风,发热恶寒,经水适来,得之七八日,热除而脉迟身凉,胸胁下满如结胸状,谵语者,此为热入血室也,当刺期可,随其实而泻之”。②妇人中风七八日,续得寒热,发作有时,经水适断者,此为热入血室,其血必结,故使如疟状,发作有时,小柴胡汤主之”。③“妇人伤寒,发热,经水适来,昼日明了,暮则谵语如…  相似文献   
8.
严重烧伤后的休克、感染、肺部并发症以及吸入性损伤,常会导致呼吸功能衰竭,需采用呼吸机进行机械呼吸治疗,维持病人的呼吸功能。病人上了呼吸机后,护理工作不仅量大繁琐,而且还需要认真细心、一丝不苟,护理工作的好坏,可直接影响着机械呼吸治疗的效果。我院自1980年以来,应用呼吸机抢救烧伤后呼吸衰竭病人64例,取得了一些经验。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9.
曲验兵  柳红婷 《实用医技杂志》2006,13(23):4200-4201
目的:探讨复合式小梁切除术治疗持续高眼压下原发性急性闭角型青光眼的手术安全性和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总结20例(25只眼)行复合式小梁切除术的原发性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术中应用MMC防止滤过泡瘢痕化;切开眼球壁前先行前房穿刺降低眼内压,术毕由此穿刺口注水形成前房,并外置可调整缝线;术后严密观察眼压、视力、滤过泡等。结果:22只眼(88.0%)眼压<21mmHg,2只眼加用局部药物治疗、1只眼行滤过泡针刺分离术后眼压控制至正常范围;发生术后低眼压2只眼,1个月内恢复;术后第1天所有病例均形成前房,无一只眼形成Ⅲ级浅前房;3个月~12个月随诊22只眼形成功能性滤过泡;术后所有病例视力均较术前提高,术后1周视力较术前提高两行以上的18只眼(占72.0%);最后一次复诊,视力在0.1以上的22只眼;手术前后均未出现脉络膜出血等严重并发症。结论:复合式小梁切除术治疗高眼压下原发性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是安全有效的,能避免视功进一步损害。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单次大剂量阿托伐他汀(80mg)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后对比剂肾病(contrast induced nephropathy, CIN )的影响。方法121例行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按数字表法随机分入阿托伐他汀组(60例)和对照组(61例)。阿托伐他汀组在入院后立即给予阿托伐他汀80mg口服,对照组术前不给予他汀类药物治疗。所有患者术后均给予阿托伐他汀20mg/d长期服用。术前及术后3天连续监测血清肌酐( serum creatinine, Scr)、血浆胱抑素C (cystatin C, Cys C )、超敏C反应蛋白浓度。根据Cockcroft—Gauh公式计算内生肌酐清除率(creatinine clearance rate, Ccr)。结果121例患者中21例发生CIN,CIN发生率为17.4%,阿托伐他汀组CIN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3.3%孤21.3%,P〉0.05)。阿托伐他汀组术后CysC峰值较对照组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94±0.33)mg/Lvs(1.06±0.30)mg/L,P〈0.05];术后Scr、CysC较基线增高的幅度以及术后Ccr较基线降低的幅度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8.2±10.8)μmol/Lvs(14.6±12.9)μmol/L,P〈0.01;(0.07±0.04)mg/Lvs(0.18±0.07)mg/L,P〈0.01;(6.1±3.7)mL/minvs(11.2±5.1)mL/min,P〈0.01]。阿托伐他汀组术后高敏C反应蛋白峰值及较基线增高的幅度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7.2±6.8)mg/dLvs(24.3±10.3)mg/dL,P〈0.05;(7.3±5.7)mg/dLm(14.1±7.5)mg/dL,P〈O.01]。结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前大剂量阿托伐他汀的预处理可以抑制炎症反应.减轻肾损害.对预防CIN可能有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