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9篇
  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9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28篇
综合类   17篇
预防医学   1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5篇
中国医学   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45 毫秒
1.
[目的]分析护理干预对中老年人骨质疏松症的认知及自我管理疾病能力的影响。[方法]80例骨质疏松症病人,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观察组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进行护理干预。对照组只进行药物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后新发骨折率、生活质量评分、生化检测结果等,并对疗效进行评价。[结果]观察组新发骨折率2.5%(1/40),对照组新发骨折率32.5%(13/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24,P <0.05)。两组治疗后生活质量评分、生化检测结果等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结论]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护理干预对治疗中老年人骨质疏松症具有很高的安全性和有效性,能够缓解病人的痛苦和改善治疗效果,降低病人的就医成本。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单侧通道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脊柱压缩性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2-01—2012-12间收治的骨质疏松脊柱压缩性骨折患者42例,行单侧通道椎体后凸成形术,观察患者的治疗效果及疼痛评分等指标。结果患者治疗后椎体高度(26.94±12.35)mm,显著优于治疗前(15.23±5.32)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疼痛评分(1.01±0.21)分,明显低于治疗前(7.64±1.34)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出院后随访6~12个月,平均8.7个月,42例患者未发生感染及血管栓塞等并发症,术后3 d下床活动,7 d后出院。1 a后复查,患者骨水泥充盈良好。结论骨质疏松脊柱压缩性骨折采用单侧通道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疗效可靠,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  检测红细胞沉降率(ESR)、C反应蛋白(CRP)、血清淀粉样蛋白A(SAA)在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前后的临床反应参数,探讨3者在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的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患者81例,动态监测术前、术后第1、3、5、7和14天及第1和3个月末血清ESR、CRP、SAA的浓度变化。结果  所有患者术后CRP、SAA值均升高,3 d达峰值,平均浓度分别为(125.35±40.43)和(284.54±87.11)mg/L,1个月后回落至正常水平。ESR第7天时达最大值,平均浓度为(68.41±27.51)mm/h,3个月末回落至正常水平。ESR、CRP、SAA术后呈峰状改变,相对ESR而言,CRP、SAA高峰出现早,回落周期短,稳定性好。结论  血清ESR、CRP及SAA水平的变化反映人工髋关节术后炎症反应严重程度。与ESR比较,CRP、SAA具有敏感性、准确性高的优点,联合3者的临床反应参数对早期髋关节置换术后感染判断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红细胞沉降率(ESR)、C反应蛋白(CRP)、血清淀粉样蛋白A(SAA)在不同类型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前后的变化规律,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前瞻性纳入2011年4月-2013年5月行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的97例患者,其中全髋置换14例,骨水泥型半髋置换56例,生物型半髋置换27例。入选者在术前及术后第1、3、5、7、14天和第1、3个月末,抽血检测ESR、CRP、SAA,比较分析手术前后血清ESR、CRP、SAA的变化情况。结果所有患者术后的ESR、CRP、SAA水平均升高。ESR在术后第7天升至峰值,在术后第3个月末降至术前水平,各时点3组ESR水平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SAA、CRP于术后第3天达到峰值,以后缓慢降低,在术后1个月末降至术前水平。生物型、骨水泥型半髋置换术患者术后CRP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者与全髋置换患者术后CRP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骨水泥型半髋置换术患者术后SAA水平较生物型半髋置换术及全髋置换术患者SAA水平明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RP和SAA比ESR变化更快、更敏感,骨水泥对SAA变化有影响,对CRP变化无影响。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持续负压封闭引流技术(VSD)联合带旋髂浅动脉髂腹股沟皮瓣游离移植修复胫前大面积软组织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应用VSD技术联合带旋髂浅动脉髂腹股沟皮瓣游离治疗22例胫前大面积软组织缺损。结果皮瓣均成活,受区无窦道形成。术后平均随访1年,皮瓣质地柔韧,外观良好,患肢恢复触痛觉、冷热觉,活动功能良好。结论此方法治疗胫前软组织缺损修复效果良好,可明显缩短疗程,提高手术成功率,最大限度恢复患肢功能。  相似文献   
6.
疖俗称疖子,是一种毛囊及皮脂腺急性化脓性感染,由金黄色葡萄球菌引起,随处可生,小儿、青年多见。我科近2年用鲜冇骨消外敷治疗疖肿,取得较好疗效。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50例均为2009年7月至2010年7月来我科就诊的疖肿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28例,对照组32例。1.2诊断标准局部皮肤红肿疼痛,肿块范围约3 cm。1.3治疗方法治疗组患者用冇骨消鲜叶或根20 g捣烂敷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微创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系统在胸腰椎骨折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2月~2018年6月收治的脊柱骨折患者112例,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6例。对照组行开放性手术治疗,观察组行微创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治疗。比较两组手术相关指标、疼痛程度及影像学参数。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卧床时间及住院时间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48h、7d,观察组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两组椎体前缘高度比值、矢状位指数较术前高,后凸Cobb角较术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两组椎体前缘高度比值、矢状位指数及后凸Cobb角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创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可与开放性手术达到相同效果,且可有效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减轻患者疼痛感,促进患者康复。  相似文献   
8.
目的比较椎间盘镜和椎间孔镜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方法通过检索Pub Med、Web of Science、Embase、万方和中国知网5个数据库,由两位作者独立筛选出相关文章。运用Cochrane风险因素来评估随机对照试验(RCT)文章质量,运用修改的Newcastle-Ottawa量表进行回顾性文献的质量评估。文章中的数据应用Review Manager 5.3软件进行提取。结果最后有19篇相关研究被纳入此次Meta分析。椎间孔镜术后短期视觉模拟评分法(VAS)改善明显优于椎间盘镜组(P=0.010),而手术后远期VAS评分变化(P=0.120)、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问卷表(ODI)评分变化(P=0.260)、并发症(P=0.100)和残留或复发率(P=0.100)比较,两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椎间孔镜组出血量更少(P=0.000),切口长度更短(P=0.000),住院天数更少(P=0.000),但是椎间孔镜的手术时间较椎间盘镜组长(P=0.001)。结论在椎间盘突出的手术治疗方面,经皮椎间孔镜技术无疑是一种更加微创且安全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微创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手术治疗椎体骨折的效果。方法 A组46例患者接受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B组42例患者接受传统开放手术,随访对比两组疗效、并发症、生活质量。结果 A组疗效优于B组(P<0.01)。A组、B组两组间影像学效果接近(P>0.05)。A组术后各个时间点的VAS评分显著低于同期B组评分(P<0.01)。A组生活质量较B组改善很明显(P<0.01)。A组并发症轻于B组。结论微创经皮手术治疗胸腰椎骨折,创伤小、术后疼痛轻、并发症少,综合疗效明显优于传统开放手术。  相似文献   
10.
胫骨骨折约占全身骨折的11%,是最常见的长骨骨折^[1-2]。近年来,交锁髓内钉已成为治疗胫骨骨折的首选方法^[3]。随着手术经验的积累,我们不断致力于改进手术方法,目的是提高手术疗效、缩短手术时间和降低手术强度。2005年7月。2006年12月,我们应用自主研制的下肢手术架辅助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治疗胫骨骨折30例,取得满意效果。[第一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