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2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5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3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七氟醚对顺式阿曲库铵肌松效应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研究七氟醚对顺式阿曲库铵肌松效应的影响.方法 60例腹部手术患者随机均分为三组,气管插管后效应室靶控输注丙泊酚(P组)、1.7%七氟醚(S1组)或2.2%七氟醚(S2组)15 min后注入2Ed95的顺式阿曲库铵,待T1恢复至5%左右后接微量泵,手动调节顺式阿曲库铵输注速率,维持T1在3%~5%,记录顺式阿曲库铵的起效时间、T1恢复至5%的时间、每30分钟的输注速率、T1 25%和75%恢复时间及恢复指数.结果 与P组比较,S1组和S2组的起效时间明显缩短,T1恢复到5%的时间明显延长,输注30、60、90 min时的速率明显减慢(P<0.01),S1组与S2组T1的25%和75%恢复时间明显延长(P<0.05或P<0.01);与S1组比较,S2组的起效时间明显缩短(P<0.01),输注60 min时的速率明显减慢(P<0.05),与输注30 min时的速率比较,S1组和S2组在输注60、90 min时的速率均减慢(P<0.05).结论 七氟醚能明显延长顺式阿曲库铵的作用时间,有时间依赖及剂量依赖趋势.  相似文献   
2.
七氟醚复合瑞芬太尼在膀胱镜检查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夏晓东  罗高平  吴芳  夏瑞 《西部医学》2009,21(3):410-411
目的观察七氟醚复合瑞芬太尼用于膀胱镜检查术的安全性与有效性。方法60例择期手术患者随机分为S组(七氟醚组)和P组(丙泊酚组),两组均背景输注瑞芬太尼0.1μg/kg·min,S组用面罩法吸入8%七氟醚-O2 4L/min,入睡后调节吸入浓度为2%~4%,手术结束后停止吸入七氟醚,02增至4L/min。P组静注丙泊酚2mg/kg诱导,术中持续泵注丙泊酚3~5mg/kg·min,手术结束时停止输注,两组麻醉后维持BIS(脑电监测)在60以下。观察并记录麻醉期间的MAP、HR、SpO2及BIS。记录诱导至BIS值到60的时间、苏醒时间及不良反应情况(恶心呕吐,满意度等)。结果S组术中SpO2及HR与P组差异有显著性,两组麻醉后MAP、BIS及P组HR值均较麻醉前减低,差异有显著性,但两组间差异无显著性。S组和P组诱导中BIS达60的时间分别是(58±18)s和(54±15)s,差异无显著性。苏醒时间分别是(7.5±2.5)min和(9.6±3.4)min,差异有显著性。结论七氟醚复合瑞芬太尼全身麻醉,诱导平稳,苏醒迅速,可安全的应用于膀胱镜检查术。  相似文献   
3.
缩宫素因其可促进子宫收缩、减少手术失血以及产后出血,目前仍然在剖宫产手术中广泛使用.然而,快速静脉注射缩宫素常引起低血压、心动过速等心血管反应,可导致心跳骤停,危及生命[1].  相似文献   
4.
缩短顺阿曲库铵起效时间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罗高平  龚勇  吴芳  夏瑞 《西部医学》2009,21(5):762-763
目的研究预注法及限时法能否缩短顺阿曲库铵的起效时间。方法60例患者随机等分为Ⅰ组、Ⅱ组和Ⅲ组,三组诱导药均为芬太尼4μg/kg,丙泊酚2mg/kg。Ⅰ组在注入诱导药前先注入顺阿曲库铵20μg/kg,3分钟后依次注入诱导药和顺阿曲库铵80μg/kg;Ⅱ组在注入诱导药前先注入顺阿曲库铵100μg/kg,90秒后注入诱导药;Ⅲ组依次注入诱导药和顺阿曲库铵100μg/kg。用TOF-Watch监测拇内收肌神经肌肉传导功能,在肌颤搐抑制达90%时行气管插管,术中观察诱导前T1百分比,肌颤搐达90%的时间,100%抑制的时间及气管插管评级情况。结果Ⅲ组与Ⅰ、Ⅱ组比较,诱导前无T1抑制、达90%及100抑制时间均延长;患者一般情况、气管插管评级三组相近。结论预注法及限时法均能缩短顺阿曲库铵的起效时间,且两种方法所得效果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5.
目的 :比较右美托咪定预先给药对罗哌卡因静脉注射所致的大鼠神经毒性的影响及可能机制。方法 :将80只SD大鼠随机法分为4组:对照组(C组)、罗哌卡因组(R组)、咪唑安定组(M)、右美托咪定组(D组)。C组和R组静脉缓推生理盐水10 ml/kg,10 min静脉泵注完毕;D组右美托咪定10μg/kg,容量为10 ml/kg,10 min静脉泵注完毕;M组咪唑安定0.8 mg/kg,容量为10 ml/kg,10 min静脉泵注完毕。10 min后,R组、M组和D组静脉注射1%罗哌卡因1 ml/h。以出现肢体抽搐为惊厥标准。于大鼠惊厥发作时采集血液测血浆罗哌卡因浓度,记录从罗哌卡因泵注开始到惊厥发作时间;测定脑组织谷氨酸(Glu)、天门冬氨酸(Asp)、甘氨酸(Gly)和γ-氨基丁酸(GABA)的含量。结果:与R组相比,D组及M组发生中枢神经毒性所需罗哌卡因剂量、毒性发生所需时间及血药浓度增加(P<0.05)。与C组相比,其余3组Glu、Asp、Gly、GABA的含量均增高(P<0.05);与R组比较,M组和D组Glu、Asp、Gly、GABA的含量均降低(P<0.05);与M组比较,D组的Glu的含量降低(P<0.05)。结论:预先给予右美托咪定有预防罗哌卡因所致的中枢神经毒性的作用,其机制可能为降低了中枢神经系统的兴奋性氨基酸Glu的水平。  相似文献   
6.
目的评价七氟醚对脊柱矫形术中唤醒试验的影响,观察听觉诱发电位(AEP)监测在唤醒试验中的作用。方法择期行脊柱矫形术患者22例,ASAI~Ⅱ级,年龄12~18岁,随机分为:七氟醚瑞芬太尼丙泊酚组(SRP)和异氟醚瑞芬太尼丙泊酚组(IRP),每组11例。SRP组、IRP组分别吸入低流量七氟醚或异氟醚,术中均微泵输注瑞芬太尼及丙泊酚维持麻醉。唤醒试验成功后,所有麻醉药恢复原来的速度。两组麻醉前行AEP监测,术中以MAP、HR、AAI值调整七氟醚或异氟醚浓度。记录麻醉前、术中唤醒前停醚时、唤醒时、唤醒后10min及术毕清醒拔管时各时间点呼气末七氟醚浓度(ETsev)、呼气末异氟醚浓度(ETiso)及MAP、HR,AAI值。术后1天随访。结果所有患者均成功实施唤醒试验,唤醒期间有1例呛咳,术后随访对其他事件无回忆。与IRP组相比,SRP组唤醒时间缩短。AEP能比较准确预测唤醒时间,对唤醒试验有指导意义。结论与异氟醚相比,七氟醚更适用于脊柱矫形术,AEP监测对唤醒试验有指导作用,可以缩短唤醒时间,防止脊髓长时间缺血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7.
罗高平  夏晓东  夏瑞 《实用医学杂志》2006,22(18):2114-2114
全身麻醉期间,胃肠减压管(以下简称胃管)由于各种原因脱出后,重新置入时,有时会很困难,笔者对这些置管困难的病例,采用经气管导管导引置入,一次成功率达100%,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丙泊酚复合雷米芬太尼麻醉时不同脑电双频指数(BIS)下眼心反射发生情况。方法2~12岁择期行斜视矫正术患儿63例均分为P1、P2和P3三组,输注雷米芬太尼12μg.kg-1.h-1和丙泊酚3~7 mg.kg-1.h-1麻醉。术中调节丙泊酚输注速度,使BIS维持于60(P1组)、50(P2组)和40(P3组)。记录麻醉前和术中牵拉眼肌时的HR和眼心反射发生率。结果P1、P2和P3组眼心反射发生率分别为66.7%、33.3%和9.5%,P2、P3组明显低于P1组(P0.01)。结论麻醉时维持BIS在40~50时,眼心反射发生率较低。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右美托咪定对缺血缺氧性脑损伤(HIBD)新生大鼠皮层和海马组织中损伤因子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及抗损伤因子神经生长因子(NGF)、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表达的影响,初步探讨右美托咪定的神经保护机制。方法将45只7日龄SD大鼠,随机分为3组:假手术组,缺血缺氧组和右美托咪定组。缺血缺氧组和右美托咪定组新生大鼠建立HIBD动物模型,假手术组仅分离左侧颈总动脉,不结扎也不做缺氧处理。右美托咪定组于建立模型后立即按100μg/kg腹腔注射右美托咪定,假手术组和缺血缺氧组注射等量生理盐水。24 h后全部处死,采用ELISA法检测脑组织中TNF-α、IL-1β、NGF、BDNF水平。结果缺血缺氧组新生大鼠皮层和海马组织中TNF-α、IL-1β、NGF、BDNF水平高于假手术组;右美托咪定组的TNF-α、IL-1β水平低于缺血缺氧组,而NGF、BDN水平则高于缺血缺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右美托咪定可保护新生大鼠缺血缺氧后引起的皮层和海马损伤,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损伤因子TNF-α、IL-1β表达和促进抗损伤因子NGF、BDNF表达相关。  相似文献   
10.
小儿臂丛神经阻滞麻醉68例临床体会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观察小儿肌间沟入路臂丛神经阻滞麻醉效果。方法选择68例ASAⅠ~Ⅱ级小儿上肢手术患者,在肌间沟行臂丛神经阻滞,阻滞成功后注入0.25%罗哌卡因局麻药,用量按0.5~0.6ml/kg给药。68例患儿均采用惠普(HP78352C型)多参数监护仪连续监测ECG、HR、SpO2。结果68例患儿均取得良好阻滞效果,术中患儿患肢松弛,对手术刺激及止血带耐受良好。结论小儿肌间沟入路臂丛神经阻滞麻醉具有操作简便、阻滞完善、并发症少等优点,且易掌握,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