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2篇
耳鼻咽喉   14篇
临床医学   1篇
综合类   9篇
预防医学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经鼻内镜鼻腔泪囊开放术治疗慢性泪囊炎,疗效比传统的鼻外进路手术有所提高,而且可以同时处理鼻腔鼻窦病变,避免颜面部瘢痕,出血少、创伤小、术后反应轻。我科于1999年6月-2004年4月共收治慢性泪囊炎患者24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鼻内镜下射频治疗顽固性鼻出血的方法及优越性。方法:在鼻内镜下用射频治疗顽固性鼻出血患者120例。结果:120例病例中116例均一次性治愈,未再发生鼻出血。2例经再次射频治疗后出血停止,2例经射频治疗无效,改用其他方法治疗后未再出血。随访1-2年,无一例鼻中隔穿孔、鼻腔粘连及复发。结论:鼻内镜下射频治疗顽固性鼻出血,具有视野清晰、定位准确、止血可靠、患者痛苦少等优点,是治疗顽固性鼻出血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3.
内镜鼻窦术后应用双黄连液冲洗鼻腔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目的:探讨内镜鼻窦手术(ESS)后应用双黄连液冲洗鼻腔的疗效。方法:2001年8月~2004年8月ESS治疗的Ⅱ型慢性鼻窦炎鼻息肉患者201例,术后随机分为双黄连组(用双黄连冲洗)和生理盐水对照组,随访6个月以上,比较2组的疗效。结果:术后双黄连组的治愈率、总有效率分别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2组中并发广泛性中鼻甲息肉样变者之间的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双黄连粉针剂冲洗液对创口愈合、消除黏膜水肿具有促进作用,能提高ESS临床疗效,安全性好。并发广泛性中鼻甲息肉样变者临床疗效与选择的冲洗液无关,只有处理好病变中鼻甲,方可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4.
鼻内镜鼻窦手术治疗非侵袭型真菌性鼻窦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鼻内镜鼻窦手术治疗非侵袭型真菌性鼻窦炎患者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95例非侵袭型真菌性鼻窦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及随访结果。结果93例治愈,2例术后复发,再次手术。结论鼻内镜鼻窦手术治疗非侵袭型真菌性鼻窦炎疗效肯定,术后随访鼻窦冲洗也是保证手术疗效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5.
上颌窦海绵状血管瘤误诊为坏死性息肉致术中大出血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病例报告:病人,男,23岁.因右侧鼻塞、涕血2年,加重伴眼球外凸6个月入院.查体:右鼻腔长满新生物,质脆,易出血,向右压迫推挤鼻中隔,致鼻中隔左偏,左鼻道狭窄,通气受阻,鼻咽部窥及有新生物,硬腭完整.CT示右上颌窦占位病变,破坏内侧壁、眶底,突入鼻腔、筛窦、鼻咽.术前取鼻内新生物病理切片(病理号106401)提示:出血坏死组织.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纳吸棉用于慢性鼻-鼻窦炎鼻内镜术后术腔填塞的临床效果。方法在我院行鼻内镜手术治疗的慢性鼻-鼻窦炎患者7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8例。鼻内镜手术结束之际,对照组患者采用明胶海绵填塞术腔,观察组患者则采用纳吸棉填塞术腔,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术后鼻腔填塞期间的临床症状和术后随访期间的鼻腔粘连等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术后鼻腔填塞期间,观察组患者的头痛、鼻痛等症状均明显轻于对照组(均P0.05)。术后随访期间,观察组术后鼻腔粘连发生率为5.3%,远低于对照组的28.94%(P0.05)。结论纳吸棉应用于慢性鼻-鼻窦炎鼻内镜术后的术腔填塞效果良好,术后鼻腔粘连发生率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病人,女,10岁,3年前因头部被砸伤后致右颞骨纵形骨折,脑挫伤昏迷10 d,伴脑脊液耳漏,治疗2个月后出院.出院时耳漏停止,外耳道狭窄未处理.既往无中耳炎病史.半年前,右耳疼痛、听力下降明显.检查:右外耳道口内0.5 cm处完全膜性闭锁.CT扫描示右外耳道闭锁,乳突鼓窦及外耳道有较大的低密度影.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经皮微创气管切开术对喉癌病人临床疗效及应激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120例行喉功能保全术的喉癌病人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法将所有病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接受传统气管切开术治疗,观察组行经皮微创气管切开术治疗。比较2组血液动力学指标、手术情况、应激反应指标以及术后并发症等指标。结果2组T2、T3、T4、T5时间点收缩压、舒张压、心率和呼吸频率较T1时间点均显著升高,前后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1);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T2、T3、T4、T5时间点收缩压、舒张压、心率和呼吸频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 < 0.01)。观察组微创气管切开术时间、切口大小、术中出血量、切口愈合时间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 < 0.01)。2组T'2、T'3、T'4时间点应激反应指标(血糖、皮质醇、IL-6和C反应蛋白)较T'1时间点均显著升高,前后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P < 0.01);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T'2、T'3、T'4时间点应激反应指标(血糖、皮质醇、IL-6和C反应蛋白)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 < 0.05~P < 0.01)。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及术后皮肤凹陷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 < 0.01)。结论采用经皮微创气管切开术对喉癌病人进行治疗效果显著,操作简单,减少术中出血以及手术时间,能够有效降低病人应激反应指标和术后不良反应概率,避免术后皮肤凹陷。  相似文献   
9.
患儿 ,男 ,1岁 2个月。出生时即发现左耳后有一包块 ,随年龄增长包块逐渐长大。 9个月时 ,脑超声波示左耳后异常 ,无回声区 (颅骨内外有异常通道 ) ;穿刺抽出淡黄色液体。诊断为“颅骨缺损 ,左耳廓后脑膜膨出、脑脊液漏”。入院检查 :营养中等 ,清醒 ,淋巴结不大。左耳廓后沟至乳突部有一 6 .0cm× 4 .0cm× 2 .0cm软组织包块 ,有波动感 ,无搏动征。CT示左耳廓后有一类椭圆形软组织肿块影 ,肿块与耳廓相连 ,邻近骨质无破坏 ,脑实质未见异常 ,中线结构无偏移。术中见左耳廓后皮下至骨膜间有约 6 .0cm× 4 .0cm× 2 .0cm囊肿 ,…  相似文献   
10.
病人,男,38岁,因左鼻前庭肿块不明原因增大2年,伴头痛3个月,于2002年12月5日入院。查体:一般情况良好,左侧鼻前庭靠大翼软骨内侧面有一质地软、边界清楚、基底宽的肿块,压迫鼻中隔软骨及筛骨垂直板致鼻中隔明显向右侧偏曲,造成右鼻腔狭窄,CT扫描示:鼻前庭肿块。入院诊断:左鼻前庭囊肿,次日在局麻下行左鼻前庭肿块摘除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