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内科学   2篇
综合类   1篇
中国医学   2篇
  2014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室性早搏是临床上最常见的心律失常,属于中医学“心悸”范畴,该病不但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还存在猝死的危险。刘如秀教授根据临床30余年的临证经验,认为此病以心阳不足为病之本,肾阴亏虚为病之根,血瘀痰浊为病之标。临证治以温阳益气补肾为法,兼以祛瘀化痰,疗效满意。现将相关经验总结如下,以飨同道。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滋肾通阳活血方治疗冠心病血脂代谢异常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0例诊断为冠心病且合并血脂代谢异常的患者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治疗1组和治疗2组,对照组予西医基础治疗;治疗1组予滋肾通阳活血;治疗2组为滋肾通阳活血方加西医基础治疗,3组疗程为1个月,观察3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清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的变化。结果治疗后3组患者血清TC、TG、LDL—C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血清HDL—C水平较治疗前升高(P〈0.05)。治疗后3组间比较,治疗2组患者血清TC、TG、LDL—C水平下降程度及HDL—C水平升高程度均较其他两组显著(P〈0.05),治疗1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滋肾通阳活血方可以调节冠心病患者的血脂代谢异常,疗效肯定,安全可靠,且中西医结合治疗,效果更好,对冠心病的防治具有重要的临床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总结刘如秀教授并调肝肾治疗高血压眩晕的临床经验。眩晕病因病机为肾阴亏虚于下,阴不制阳,肝阳亢逆于上。血随气升,上走颠顶,故见头晕,甚者头痛,实乃为上实下虚之证。刘如秀教授并调肝肾可降低患者血压,尤其改善眩晕症状。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滋肾通阳活血方联合西药治疗冠心病心绞痛临床疗效。方法将9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中药组、联合组各30例。对照组予常规西药治疗,中药组予滋肾通阳活血方治疗,联合组予滋肾通阳活血方联合常规西药治疗。3组疗程均为4周。观察治疗前后3组患者临床症状、心绞痛发作情况、心电图及血清生物标记物变化情况。结果 3组均可明显改善中医临床症状,缩短心绞痛持续时间,减少硝酸甘油用量,联合组疗效优于其他2组(P0.05),中药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中药组、联合组临床总有效率分别为83.33%(25/30)、83.33%(25/30)、96.67%(29/30),联合组疗效优于其他2组(P0.05);心电图总有效率分别为70.00%(21/30)、76.67%(23/30)、76.67%(23/30),3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组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白细胞介素-6和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联合组降低程度更明显(P0.05),中药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患者治疗后血常规及肝、肾功能均无异常变化(P0.05)。结论滋肾通阳活血方联合常规西药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疗效显著,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5.
肥厚型心肌病是内科疑难疾病,中医药以其独特的思想和理念指导治疗该病,优势显著。刘如秀教授根据临床30余年的临证经验,认为肾元亏虚、心失所养是本病之根,病久入络、痰瘀互结是本病之标,其病位在心,病本在肾,属本虚标实之证,然更以心肾本虚为主。临证善于中西药配合应用,最大限度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同时预防心肌肥厚发展。中药治疗标本兼顾,治以补肾益气养心为主,兼以化痰祛瘀,常用保元汤、首乌延寿丹、瓜蒌薤白半夏等方加减,疗效满意。现将相关经验总结如下,以飨同道。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