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3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5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目的 探讨Trivex刨吸联合腔内激光微创治疗大隐静脉曲张的并发症原因分析及预防.方法 本文总结治疗大隐静脉曲张患者350例(540条肢体)的临床资料,采用Trivex刨吸联合腔内激光微创治疗大隐静脉曲张.结果 本组患者全部治愈,术后3个月192条肢体出现并发症,并发症发生率为35.56%,并发症症状均于随访期内消失.结论 Trivex刨吸联合腔内激光微创治疗大隐静脉曲张对患者创伤小,方法简单,安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血管内皮细胞在深静脉血栓形成不同时期结构和功能的变化。方法急性期30例,亚急性期26例,慢性期18例,健康对照组20例,分别应用Hladovec法测定循环内皮细胞计数,放免法测定血清内皮素-1(ET-1)、一氧化氮(NO)、血栓素B2(TXB2)、6-酮-前列腺素F1α(6-Keto-PGF1α)。结果四组循环内皮细胞数量、内皮素-1、一氧化氮、血栓素B2、6-酮-前列腺素F1α各个时期均有不同的变化。结论了解DVT在发生、发展过程中VEC功能结构的变化对掌握病情、制定有针对性的治疗方法、避免盲目用药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3.
4.
目的探讨腔内激光灼闭术治疗下肢静脉曲张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40例患者按治疗方法不同分为腔内激光灼闭手术组(激光组,120例)和高位结扎+抽剥手术组(抽剥组,120例),激光组采用810nm激光连续发射模式,灼闭大隐静脉主干及其属支,小腿局部较严重曲张静脉者,联合点式法剥除,抽剥组通过抽剥器剥除大隐静脉主干,局部及散在静脉,通过点式法剥除。结果所有患者手术过程顺利,围手术期死亡1例.1例出现同侧深静脉血栓。两组比较,临床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激光组并发症发生率、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均优于抽剥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单纯高位结扎+抽剥术相比较,腔内激光灼闭术治疗下肢静脉曲张,微创、美观、简单、安全、有效、较大的缩短了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是一种值得推广的临床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股浅动脉硬化闭塞介入治疗的方法和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5年1月至2008年8月介入治疗的19例(22条下肢)股浅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Fontaine Ⅱb期(中、重度间歇跛行)6条,Ⅲ期(静息痛)8条,Ⅳ期(组织缺损)8条(其中足部溃疡6条,足趾坏疽2条).股浅动脉病变的平均长度8.8 cm(5.0~13 cm).病变TASC分型B型4条,C型17条,D型1条.通过彩色血管超声和(或)动脉造影观察病变段动脉术前、术后的影像学改变分析支架通畅率,分析术前、术后临床症状的改善情况,以临床改善率和保肢率来评价临床疗效.结果 17条肢体浅动脉开通(手术成功率77.3%),其中单纯FTA 11例,PTA加支架成形6例,共置入自膨式镍钛合金支架8枚.2例中转旁路手术,3例放弃手术.17条肢体平均随访12.5个月(3~33个月).1例术后1个月死于心心肌梗塞;4条肢体术后3~6个月再闭塞.17条肢体介入手术后1年一期通畅率为76.4%. 结论介入治疗股浅动脉硬化闭寨症有较满意的近期和中期疗效.  相似文献   
6.
7.
目的探讨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溶栓疗效。方法对110例下肢深静脉血栓病例行外周静脉尿激酶溶栓,其中15例置入下腔静脉滤器,通过综合临床疗效及下肢周径治疗前后的变化判定治疗效果。结果临床治愈22例,显效72例,有效12例,无效4例,下肢周径治疗前后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绝大多数急性期深静脉血栓患者可以通过尿激酶外周静脉溶栓治疗达到满意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8.
腹主动脉瘤(abdominal aortic aneurysm,AAA)腔内隔绝术(endovasscar gnat exdusion,EvGE)后神经缺血性损伤是一种较罕见的并发症,1997年3月至2005年10月共实施A从腔内隔绝术186例(作者在上海二军大长海医院血管外科进修)。术后1例发生神经缺血性损伤,作者拟对其发生原因和防治措施做初步探讨,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9.
目的:对比评价介入导管溶栓与外周静脉溶栓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的疗效.方法:对88例深静脉血栓病例分别行介入导管溶栓(44例)和外周静脉溶栓(44例),观察治疗前后下肢周径变化、血管通率以及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两组治疗后下肢周径均有显著缩小;住期间、治疗后6个月、12个月血管通率,介入组优外周组(P<0.05);介入组出血并发症高外周组(P<0.01).结论:介入导管溶栓治疗外周静脉血栓具有血栓溶解率高、期通率高、操作简便、并发症少且可控等优点.  相似文献   
10.
目的介绍吸刮-辨认技术在防止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胆道损伤的应用。方法 2004年11月~2010年6月,采用此方法共完成腹腔镜胆囊切除术846例,每例患者利用普通吸引器对胆囊三角进行吸刮钝性解剖,再通过"象鼻征"辨认胆囊管,即明确肝总管和胆总管后再离断胆囊管。结果该组患者无胆道损伤发生;13例中转开腹,随访3个月~3年,无并发症发生。结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利用普通吸引器采用吸刮-辨认技术能效防止术中胆道损伤,这种方法简单易学,易于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