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3篇
儿科学   4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3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17篇
药学   3篇
  2022年   4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4篇
  200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案例教学(case based learning,CBL)结合多媒体技术在临床小儿外科示教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2009级儿科学五年制专业144名学生随机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72人.针对实验组学生实施结合多媒体技术的CBL,针对对照组学生采用传统的多媒体教学.课程结束后对两组学生进行临床示教知识考核,各项考核平均成绩以均数±标准差表示,两组间比较行t检验;同时对实验组学生进行教学满意度调查.结果 实验组学生在技能操作成绩、临床思维评分、平时成绩、理论成绩及总成绩方面均高于对照组学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3,P=0.002,P=0.008,P=0.009,P=0.008).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实验组学生认为CBL结合多媒体技术较传统多媒体教学能够更好地培养自身多方面能力,对学习大有帮助.结论 CBL结合多媒体技术可以提高临床小儿外科示教效果,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Ilizarov技术结合胫骨延长治疗儿童双下肢不等长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2006年4月至2013年12月该院收治因胫骨不等长致双下肢不等长的56例患者采取Ilizarov技术结合胫骨延长治疗,术后定期复查X线片,疗效按肢体延长疗效评分标准进行评估.结果 本组56例患儿中优40例,良13例,可2例,差1例.骨延长4~9 cm,平均延长6.45 cm,骨愈合时间12~36个月,平均18.52个月,合并成角畸形者同时得到纠正,经随访2~8年,平均5.66年,其中1例患者因延长不合理出现骨不连;2例出现踝关节活动障碍;1例膝关节活动功能僵硬;3例出现跟腱挛缩致足呈马蹄畸形;4例合并针道感染;1例出现骨折,所有随访的患者均束发生骨髓炎,未出现神经血管损伤的症状.结论 Ilizarov技术能纠正肢体不等长及肢体弯曲畸形,结合胫骨延长术是一种治疗双下肢不等长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采用肘关节纵切口与横切口治疗儿童肱骨内上髁骨折的疗效差异。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手术治疗新鲜的儿童肱骨内上髁骨折并得到随访的106例患儿的资料,男67例,女39例,年龄7.3~16.2 岁,平均年龄12.7 岁。61例手术采用肘内侧纵切口和45例采用横切口进行切开复位骨折,并用克氏针、空心钉或可吸收钉、棒固定。术后石膏托固定3~5周后行功能训练,待骨折完全愈合后再取出内固定。结果:获得随访106例,随访时间7~60月,平均随访时间25月。纵切口组手术时间50~70 min,平均(60.00±3.60) min;手术切口6~9 cm,平均(7.50±0.18) cm。横切口组手术时间20~30 min,平均(23.00±2.66) min;手术切口2.0~2.5 cm,平均(2.20±0.13) cm。1例术后发生骨不连,105例患儿术后2~3月随访X片显示骨折骨性愈合,无迟发性尺神经损伤表现。2种方法各有1例术后出现桡神经损伤症状,拔针后神经损伤很快恢复,症状消失,无需进行二次手术。肘关节内侧无压痛,外观无明显外翻畸形,外翻应力试验稳定。肘关节功能评分:99例优,6例良,1例中。结论:经肘关节2种切口都可以用于儿童肱骨内上髁骨折的手术治疗,但肘内后横切口具有切口小、创伤小、手术易操作、花时少、愈合后瘢痕小的优点,是一种更好的手术入路。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单臂外支架结合自体骨植骨治疗儿童股骨骨折后骨不连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该院2006年1月至2013年12月收治36例股骨骨不连采用残骨端病灶清除、髓腔再通、单臂外支架固定及自体骨植骨治疗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36例患儿术后均获得随访,根据改良的ASAMI评定标准进行评价,优21例,良9例,可5例,差1例;骨生长良好,均达到骨性愈,其中1例患儿术后6个月后断骨端无明显骨痂形成,经过自体骨髓移植治疗及外支架调整后,30个月后到达骨性愈合;1例患儿骨愈合拆除外支架后自行行走致同侧股骨再次发生骨折,予以手术外支架固定和自体骨髓移植,36个月后达到骨性愈合,膝关节及髋关节功能恢复良好。结论 单臂外支架治疗儿童股骨骨不连具有操作相对简单、利于创面处理和修复、患儿易耐受、固定牢固等优点,可有效促进膝、踝关节功能的恢复;自体骨可缩短骨折的愈合时间,减少自身免疫排斥反应的发生。因此,单臂外支架联合自体骨植骨是治疗儿童股骨不连的有效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5.
随着政府“管理”逐渐向政府“服务”的管理理念转变,“一站式”服务模式在高校中开花结果,其模式对加快高校机关职能转变、提高教育行政质量和效率,规范管理、加强服务以及促进社会对教育的监督,有着重要的作用。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树立“服务”的核心价值观,推动学生转型工作的发展,将服务贯穿于学生工作育人全过程,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钙磷骨水泥(calcium phosphate cement,CPC)复合重组人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Recombinant human 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rhVEGF) 重组人骨形态发生蛋白-2(Recombinant human bone morphogenetic protein-2,rhBMP-2)与异体脱蛋白骨(Deproteinized bone,DPB)关节复合移植修复骨关节缺损的能力.方法:成年杂交犬36只,距关节面30mm切除右侧股骨下端制成半关节缺损模型,随机分成三组:A组:CPC/rhVEGF/rhBMP-2/DPB关节移植组;B组:rhVEGF/rhBMP-2/DPB关节移植组;C组:单纯的DPB关节移植组.于术后4、8、12、16周行大体形态学观察及X线检查、组织学检查并做Ⅰ型胶原免疫组织化学分析、透射电镜检查和生物力学测试,检测骨修复情况.结果:A组在大体形态学观察、X线片、组织学、电镜观察和生物力学测试,其成骨能力和质量均优于B、C两组,Ⅰ型胶原免疫组化图像分析和生物力学测试结果均优于B、C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B、C组间在各时间点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PC/rh-VEGF/rh-BMP-2可促进异体脱蛋白骨关节移植的成骨能力,可加速移植体与受体骨愈合.  相似文献   
7.
背景:脱蛋白骨具有与宿主骨相似的生物组织,有利于骨细胞附着的三维支架,有助于新生毛细血管的长入和间质细胞的迁入,钙磷骨水泥是一种新型的可降解的、非陶瓷型骨水泥,其理化特性具有可塑性,反应不产热且具有一定的力学强度和孔隙率。目的:观察钙磷骨水泥复合重组人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rhVEGF)与重组人骨形态发生蛋白-2(rhBMP-2)异体对脱蛋白骨关节移植修复骨关节缺损的促进作用。设计:随机对照观察。单位: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骨科。材料:选用36只成年杂交犬,雌雄不限,体质量(10±0.5)kg,实验动物由重庆医科大学动物中心提供。rhVEGF由北京博奥森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提供。rhBMP-2由广州市达晖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提供。钙磷骨水泥由上海瑞邦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提供。方法:实验于2006-03/09在重庆医科大学临床学院骨科实验室(市级)完成,取36只实验犬,随机数字表法将杂交犬分成3组,每组12只。A组:钙磷骨水泥/rhVEGF/rhBMP-2/脱蛋白骨关节移植组;B组:rhVEGF/rhBMP-2/脱蛋白骨关节移植组;C组:单纯脱蛋白骨关节移植组。麻醉实验犬,距关节面30mm处用线锯切断股骨,用交叉克氏针和钢丝将各组相应移植物固定于股骨断端,逐层缝合切口。以上4项检查均在术后4,8,12,16周进行。术后4,8,12,16周进行移植物X射线、组织形成学、股动脉新生血管分布及膝关节血流量检测,并对术后16周各组实验犬骨关节变曲应力进行分析。主要观察指标:①移植物X射线、组织形态学、股动脉新生血管分布及膝关节血流量检测结果。②各组实验犬骨关节弯曲应力分析结果。结果:纳入实验犬42只均进入结果分析。①术后4~6周,从X射线检查发现A组骨痂形成明显好于B、C组。②苏木精-伊红染色显示A组在各时间点再血管化均优于B、C两组。免疫组织化学图像分析显示术后4、8、12及16周A组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和BMP-2的面积积分吸光度值明显高于B、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③墨汁灌注微血管分析结果显示A组术后各期移植物内新生血管较多,部分趋向成熟,与B、C组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④术后4周时各组手术侧膝关节较对侧血流量均增高,但A组显著增高,8周时进一步增高,12周时达到顶峰,16周时略有下降,但仍较B、C组高,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⑤A组三点抗弯曲应力,强于B、C组(P〈0.01)。结论:重组脱蛋白骨关节材料具有较强的再血管化和成骨能力,可早期与受体达到骨愈合修复骨关节缺损并最终成为自身组织。  相似文献   
8.
探针电喷雾电离(probe electrospray ionization, PESI)技术是原位电离技术的典型代表之一,但由于其载样稳定性差,该技术在定量分析中的应用受到很大制约。作者前期对现有PESI技术的定量分析性能进行改进,开发了新型微探针电喷雾串联质谱(micro-pen electrospray ionization tandem mass spectrometry,μPen-ESI-MS/MS)。本研究旨在探索其在药物代谢稳定性及CYP450酶活力评价中的应用。建立检测肝微粒体孵育体系中的CYP3A4底物睾酮与CYP2D6底物右美沙芬的μPen-ESI-MS/MS检测方法,并对分析方法的线性、精密度和准确度进行考察;并应用该分析方法检测睾酮和右美沙芬在肝微粒体孵育体系中的代谢稳定性。结果表明,该μPen-ESI-MS/MS方法分析效率高,一个样品的喷雾时长约为0.3 min。在设定的定量范围内,睾酮和右美沙芬分析方法的标准曲线线性良好(R2> 0.99),睾酮的批内和批间准确度为95.9%~109.3%,批内和批间精密度(RSD)为2.4%~13.5%。右美沙芬的批...  相似文献   
9.
基因治疗是修复骨缺损的主要研究方向之一。当前对骨缺损基因治疗的研究热点主要在于对骨诱导因子目的基因、各种载体及靶细胞的研究,将目的基因通过体内或体外途径转入靶细胞,维持骨诱导因子在局部持续有效地表达,从而修复骨缺损。本文就骨缺损基因治疗的实验研究和临床应用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回顾性分析Carroll手术治疗先天性马蹄足术后复发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 选取2006年1月至2015年12月于我院确诊为先天性马蹄内翻足患儿为研究对象.所有患儿均接受Carroll手术治疗,术前Dimeglio分型为Ⅲ型或Ⅳ型,随访2年以上共280例372足,其中复发16例21足.应用卡方检验及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性别,单双侧患病,术前是否石膏矫形,术前Dimeglio分型,手术年龄及术后有效随访指导时间等因素对马蹄足畸形复发的影响.结果 经Carroll术式治疗的先天性马蹄内翻足患者,术前Dimeglio分型Ⅳ型(x2=18.067,P=0.000),术前未接受石膏矫形(x2=3.902,P=0.048),术后有效随访指导时间短(x2=23.670,P=0.000)的患儿复发的可能性更大;经二元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术前Dimeglio分型Ⅳ型,术后有效随访指导时间是马蹄足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Carroll术式是治疗严重先天性马蹄内翻足患儿的有效方式,术前Dimeglio分型Ⅳ型复发的可能性大,术前进行规范的Ponseti石膏矫形及术后2年以上的有效随访指导有助于降低马蹄足的复发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