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7篇
综合类   6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7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3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03年1月1日~8月31日,我们针对初产妇在分娩过程中的心理特点开展了健康教育,实施了心理护理,保证了产妇顺利完成分娩,并对预防产程延长,胎儿窘迫及产后出血、感染等起了积极的作用,确保了母婴的安全。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我院收治8例胎膜早破血性羊水患者,经积极抢救与护理,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卒中患者血清中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与疾病的严重程度、神经功能缺损及预后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循环酶法全自动分析仪测定,血清Hcy水平,应用临床神经功能缺损评定卒中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按Barthel指数(BI)评分,评定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能力。结果脑卒中患者血Hcy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缺血性与出血性卒中患者血Hcy水平无差异。结论血清Hcy升高是脑卒中患者独立的危险因素,它能反应疾病的严重程度,有助于评估患者的预后,具有治疗的指导意义;但与出血性卒中患者的终点事件无明显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4.
摘要:目的:对2010年3月-2012年3月期间在我院神经内科住院的184例出血性中风患者病例进行临床回顾性研究,旨在通过分析病例资料得出出血性中风患者的l临床证候特点以及目前治疗的主要方法及疗效,进而对中医辨证治疗方法进行总结并做出客观可信的评价来指导Il自床决策。方法:将这184例患者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两组,对照组仅采用一般西医内科治疗方法,治疗组则在对照组的西医内科治疗方法的基础上再服用中药;分别观察两组患者的一般情况、主要症状、体征及出血部位、辨证分型、日常生活能力等多个评分项目。结果:中西医结合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治疗组显效率及总有效率分别为70.91%和87.28%;对照组显效率和总有效率分别为40.82%和63.3%,两组间显效率疋总有效率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O.05)。结论:目前对于出血性中风病要以中西医结合治疗和西医治疗为主,以保持安静,心电监护,吸氧吸痰,控制颅内压、血压及血糖,保护胃粘膜,预防褥疮及肺部感染,营养脑细胞等基础治疗和中医辨证醒神开窍、补气活血等,从结果看中西医结合治疗组明显优于西医治疗组。  相似文献   
5.
田爱荣 《河南中医》2005,25(10):19-19
中药的质量是中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保障,中医之所以在历史的长河中生存和发展,就是其治疗作用所具备的强大生命力.近年来由于诸多方面的因素而影响中药质量和临床疗效,对此,值得深思和关注,应严肃对待.本文就影响中药质量和临床疗效的相关因素及对策谈一些看法,请同道斧正。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分析应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1年8月至2013年9月间我院收治的周围性面神经麻痹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50例)和观察组(50例),为对照组患者进行传统的闪罐治疗加红外线理疗,为观察组患者在进行上述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电针治疗,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并将对比的结果及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的分析。结果:在观察组50例患者中,临床疗效判定等级为显效的患者有45例,临床疗效判定等级为有效的患者有4例,临床疗效判定等级为无效的患者有1例,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8.0%;在对照组50例患者中,临床疗效判定等级为显效的患者有30例,临床疗效判定等级为有效的患者有14例,临床疗效判定等级为无效的患者有6例,治疗的总有效率为88.0%。观察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前,观察组患者的面肌功能评分为(13.45±2.34)分,对照组患者的面肌功能评分为(13.69±2.78)分,差异不显著(P>0.05),不具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面肌功能评分为(2.98±0.34)分,对照组患者的面肌功能评分为(4.67±1.00)分,两组患者的面肌功能评分较治疗前均有明显的改善,且观察组患者的改善程度更为明显,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应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的临床疗效显著,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正> 心钠素(ANP)是近年来由哺乳动物的心房组织中提取的一类生物活性肽,又称心房肽或心房利钠因子,具有强大的利钠,利尿、扩张血管的作用,并参与醛固酮的释放和分泌活动:在体外,心房肽能抑制血管紧张素Ⅱ(Ang Ⅱ)、去甲肾上腺素及钾离子对动脉条的收缩作用,能降低肾上腺皮质球状带细胞对Ang Ⅱ,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及钾离子(K~+)的敏感性,导致醛固酮分泌下降。  相似文献   
8.
PBL教学模式就是基于问题的教学模式,从问题源头出发,通过学生的自学和讨论完成知识的学习,老师在其中只起引导作用.这种教学模式与以往的教学模式有很大区别,改变了原来老师授课的填鸭式教学,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PBL教学已经成为医学教育改革的大方向,在人才培养方面有着巨大优势,从实践的效果来看也非常好.本文将简单介绍其在中医内科学中的应用以及目前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正> 钙拮抗剂已广泛应用于临床,在内科主要用于心绞痛、高血压、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等,被认为是抗高血压的一线治疗药物。现将其临床应用及疗效评价分述如下。 1 钙拮抗剂的种类及药理特性 第一代钙拈抗剂有维拉帕米(异搏定),硝苯地平(心痛定)和硫氮(艹卓)酮。第二代钙拮抗剂都是双氢吡啶类,其结构和硝苯地平类似,在药代动力学上得到改善,如半衰期延长,某些药物的血管选择性更强,而直接的负性肌力作用较弱,如阿罗地平、非洛  相似文献   
10.
目的说明唯物辩证法是中医学辨证施治的理论基础。方法通过中医学的发展史和中医学的辨证施治的实例分析,证明中医学的进步与发展是和唯物辩证法的发展相一致的。结果中医学的辩证施治和中草药的配伍组方都是在唯物辩证法理论指导下进行的。结论中医学和唯物辩证法哲学是密不可分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