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3篇
内科学   8篇
综合类   2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6篇
  201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研究不同浓度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在体外定向诱导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向心肌样细胞分化的能力。方法:取SD大鼠四肢骨骨髓,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大鼠BMSCs,以TGF-β1 5μg/L(低剂量组)、10μg/L(高剂量组)对第3代BMSCs进行体外诱导,未诱导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做对照。相差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MTS试剂盒检测细胞活性。分化14天后,流式细胞仪分析三组细胞DNA周期;免疫荧光法鉴定心肌肌钙蛋白I(cardiac troponin,c Tn I)、心肌平滑肌肌动蛋白(aactin)和心肌肌球蛋白重链(myosin heavy chain,MHC)的表达率。结果:三组细胞均呈对数生长趋势,诱导组细胞数量增长较对照组缓慢(P0.05),诱导组之间比较,细胞增长无明显差异。分析细胞DNA周期显示:诱导14天后,对照组增殖指数明显高于诱导组(P0.05),不同浓度诱导组之间比较,细胞增殖指数无明显差异。免疫荧光法检测结果显示:诱导14天后,诱导组细胞均部分表达c Tn I、α-actin及MHC,TGF-β1高剂量组细胞转化率高于低剂量组;对照组均不表达c Tn I、α-actin及MHC。结论:10μg/L TGF-β1与5μg/L TGF-β1比较,更有效促进BMSCs体外向心肌样细胞分化,且对细胞增殖活性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2.
背景:体外研究显示,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能促进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向心肌样细胞分化。然而,在体内环境下经冠状静脉逆行灌注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能否促进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分化尚不明确。目的:探讨经冠状静脉逆行灌注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在体内分化的影响。方法:①杂种犬12只,采用密度梯度离心与贴壁培养法在体外分离、培养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慢病毒载体转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并分析转染率。②开胸结扎法建立急性心肌梗死模型,1周后将存活犬(n=10)随机分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组(n=5)和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组(n=5),采用OTW球囊经冠状静脉逆行灌注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和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标记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后1周,免疫荧光法比较两组梗死心肌内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阳性细胞共表达Ⅷ因子和肌钙蛋白I的数量。结果与结论: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慢病毒成功转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转染率达85%;灌注后免疫荧光显示,23.5%的切片可以看到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标记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阳性细胞;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组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共表达Ⅷ因子和肌钙蛋白 I 的细胞数量明显高于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组(P<0.05)。因此,经冠状静脉逆行灌注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能更有效地促进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分化成血管内皮细胞和心肌细胞;采用该途径联合灌注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和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有望发挥协同作用,更好地促进心脏修复。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的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体外定向诱导犬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向心肌样细胞分化的可行性。方法采用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犬BMSCs并进行传代培养。四甲基偶氮唑盐(MTT)法和流式细胞术检测第3代BMSCs的增殖及DNA周期;取第3代BMSCs设置对照组,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10、100μg·L-1组进行体外诱导培养,镜下观察其形态变化,细胞生长曲线法检测细胞增殖情况;免疫荧光法鉴定心肌肌钙蛋白I(TnI)、肌球蛋白重链(MHC)和波形蛋白(Vimentin)的表达。结果密度梯度离心法得到的BMSCs呈长梭形、聚集性生长,第3代BMSCs MTT法检测结果显示细胞生长阶段为潜伏期、对数生长期及平台期。DNA周期检测结果:G0/G1期为(91.90±1.68)%,表明绝大部分细胞处于非增殖状态。经诱导分化3周后,3组细胞经生长曲线法检测结果显示:13 d,bFGF10、100μg·L-1组细胞数较对照组增殖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5 d,对照组细胞呈对数生长趋势,bFGF 10、100μg·L-1组细胞数量减少;67 d,bFGF诱导组较对照组细胞数明显减少(P<0.05),而bFGF 10μg·L-1组与bFGF100μg·L-1组比较细胞数量明显偏少(P<0.05)。免疫荧光法检测结果显示:经诱导分化4周后,bFGF 10μg·L-1组和bFGF100μg·L-1组的细胞均表达TnI和MHC,不表达Vimentin;对照组均不表达TnI、MHC和Vimentin。结论 10μg·L-1bFGF能够有效促进BMSCs的体外增殖,并具有向心肌样细胞分化能力。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obstructive sleep apnea,OSA)对青年男性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ACS)患者远期预后的影响。方法:本研究是基于一项单中心、前瞻性队列研究OSA-ACS的亚组分析,纳入研究对象为青年男性ACS患者。选取2015年6月至2020年1月,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住院的ACS患者,均行便携式睡眠呼吸监测检查。根据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pnea hypopnea index,AHI)将患者分为中/重度OSA组(AHI≥15次/h)和无/轻度OSA组(AHI<15次/h)。主要终点为主要不良心脑血管事件(major adverse cardiac and cerebrovascular events,MACCE),即包括心原性死亡、非致死性心肌梗死、非致死性卒中、缺血驱动的血运重建、因不稳定性心绞痛或心力衰竭再入院的复合终点。绘制两组发生MACCE的Kaplan-Meier曲线。采用多因素Cox回归分析青年男性ACS患者发生MACCE的预测因素。结果:本研究共纳入青年男性ACS患者2...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睡眠呼吸障碍(SDB)对冠心病(CAD)患者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的影响。方法 连续入选2015年6月至2017年6月首都医科大学北京安贞医院急诊危重症中心住院的CAD患者824例,所有患者接受冠状动脉造影,并于入院7天内行睡眠呼吸监测检查。根据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将患者分为SDB(AHI≥15次/小时)和非SDB(AHI<15次/小时)两组,计算SYNTAX评分与残余SYNTAX评分,评价两组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的差异。结果 SDB患者占51.5%(424/824)。与非SDB组相比,SDB组男性比例更高(86.1% vs. 80.8%,P<0.05),体质指数更高(27.56±3.46 vs. 25.80±3.32,P<0.05);SDB组高血压和既往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比例高于非SDB组;SDB组2支以上病变比例更高(P<0.05),更多的接受了PCI(P<0.05)和支架术(P<0.05)。与非SDB患者相比,SDB患者SYNTAX评分有升高趋势(中位数13 vs. 11,P=0.08),PCI后残余SYNTAX评分SDB组明显高于非SDB组(中位数6 vs. 4,P<0.05)。结论 冠心病合并SDB患者冠状动脉病变程度更为严重,完全血运重建比例较低,其远期预后影响尚需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并发心房颤动(房颤)对冠心病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近期和远期临床结果的影响。方法:选择接受PCI治疗的冠心病患者3 893例,根据有无房颤分为无房颤组(A组,3 802例)和并发房颤组(B组,91例),分析房颤对冠心病患者PCI术后住院和随访期间不良心脑血管事件(MACCE)的影响。结果:A组与B组院内死亡、心肌梗死、脑卒中和再次血运重建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A组、B组随访时间中位数分别为535d、520d,B组MACCE发生率较A组有增高趋势(15.4%∶11.4%),主要为全因死亡率较高(5.7%∶1.7%,P=0.019),心肌梗死、脑卒中和再次血运重建发生率相当。结论:并发房颤的冠心病患者接受PCI术后的远期死亡率明显高于无房颤患者,房颤是预测PCI术后远期死亡率增高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7.
背景:体外研究发现,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浓度梯度能够促进干细胞的迁移和增殖。然而,采用冠状静脉逆行灌注途径能否建立在体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浓度梯度尚不明确。目的:评价冠状静脉逆行灌注实验方法的安全性,建立并检测冠状静脉与局部缺血心肌间的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浓度梯度,探讨逆行灌注后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浓度梯度存在的时间窗。方法:开胸结扎法建立犬急性心肌梗死模型,1周后经冠状静脉逆行灌注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灌注结束后球囊充盈时间分别为0,5,10,15min。解除球囊充盈后即刻处死动物,ELISA法测量血浆和梗死区心肌、梗死边缘区心肌组织匀浆中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的浓度,在体评价在不同时间点冠状静脉血液与梗死区心肌以及梗死边缘区心肌之间的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浓度梯度。结果与结论:逆行灌注成功率为100%,无死亡、心脏压塞和恶性心律失常等并发症发生。灌注后5min和10min,冠状静脉血液与梗死区心肌之间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浓度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梗死区心肌浓度明显高于其他2种组织。球囊充盈15min后2组之间浓度差异无显著性意义。结果表明,经冠状静脉逆行灌注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后,球囊充盈的时间为5-10min能在冠状静脉血液与梗死心肌之间建立稳定的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浓度梯度,而且在梗死心肌区域浓度最高。此时间窗内灌注干细胞有望增强其移行活力。  相似文献   
8.
目的 比较不同他汀类药物联合比伐卢定对急性心梗患者PCI术后心肌功能、血凝状态及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择比较北京安贞医院2012年9月至2016年2月收治的80例急性心肌梗死住院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表法分为A组(n=42)和B组(n=38).两组患者均行PCI术,术前静脉给予注射用比伐卢定.A组于术前应用瑞舒伐他汀钙片,B组应用阿托伐他汀钙片.比较两组患者PCI术前后的心脏射血分数(EF值)、二尖瓣血流舒张与收缩期最大流速的比值(E/A)、纤维蛋白原(Fg)、D二聚体(D-D)、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和白介素6(IL-6).结果两组患者术前的EF、E/A、Fg、D-D、hs-CRP、IL-6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术后EF、E/A分别为(58.60±12.71)%、(0.95±0.41),高于B组的(52.93±10.80)%、(0.84±0.37),Fg、D-D、hs-CRP、IL-6分别为(3.64±0.81)g/L、(0.41±0.20)mg/L、(23.65±3.82)mg/L、(17.61±3.22)U/L,低于B组的(4.02±0.63)g/L、(0.81±0.42)mg/L、(31.61±4.40)mg/L、(26.00±2.73)U/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与阿托伐他汀比较,瑞舒伐他汀联合比伐卢定可更有效改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PCI术后心肌功能及血凝状态,并使炎症因子得到有效抑制,有利于改善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比较正常氧和低氧环境下,不同细胞生长因子对犬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迁移的影响。
  方法抽取犬骨髓,采用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并进行培养。在倒置显微镜下观察细胞的形态变化;取第3代细胞利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其表型特征;加入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在正常氧和低氧条件下行迁移和划痕实验来观察细胞趋化能力。
  结果细胞迁移情况与氧环境及细胞生长因子的存在和种类均有关联。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均能促进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迁移,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较其他细胞生长因子显示出更强的促进迁移作用,这种作用在低氧环境下更为明显。
  结论低氧环境下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迁移能力较正常氧环境下更强,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的存在均有利于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迁移。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采用over-the-wire(OTW)球囊经冠状静脉逆行灌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 杂种犬12 只,体重(23.0±1.9)kg,采用开胸直视下完全结扎前降支(LAD)中段建立急性心梗模型.1 周后采用OTW 球囊将1×108 EGFP 标记的MSCs 灌注到与LAD 平行的前室间静脉(AIV)中段.所有实验动物分别在灌注后1 h(n=4)、14 d(n=4)、28 d(n=4)取材,比较LAD 结扎部位缺血心肌和LCX区域非缺血心肌组织中EGFP 阳性细胞的数量.结果 经冠状静脉逆行灌注成功率为100%(12/12),术中及术后未发生死亡、心包填塞及恶性心律失常.免疫荧光结果显示,所有时间点LAD 区域内EGFP 阳性细胞数均明显高于LCX 区域(均P<0.05),细胞在LAD 区域内的分布也更均匀.结论 采用OTW 球囊经冠状静脉逆行灌注MSCs 安全可行,靶向性高,细胞在缺血心肌内的分布也较为均匀、持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