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1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4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2.
目的探讨腰椎骨质增生与椎间盘膨出或突出的相关性,分析骨赘常见MRI信号类型。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行腰椎MRI检查的202例患者的影像学资料,分别记录腰椎有无骨赘形成、最长骨赘长度及信号、椎间盘膨出或突出程度,并分析所有患者及男性患者、女性患者各自最长骨赘长度与椎间盘膨出或突出程度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202例腰椎图像包括1010个椎体,其中156个椎体有肉眼可见骨赘形成,MRI上骨赘主要表现为T1和T2等或高信号,STIR低信号,平均最长骨赘长度为(5.80±2.40)mm,平均椎间盘膨出或突出程度为(6.17±2.64)mm,两者呈显著正相关(r=0.83,P<0.05)。男性患者与女性患者平均最长骨赘长度分别为(6.61±2.49)mm和(5.06±2.06)mm,平均椎间盘膨出或突出程度分别为(7.28±2.80)mm和(5.13±2.00)mm,两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男性和女性患者最长骨赘长度与椎间盘膨出或突出程度均呈显著正相关(r=0.79、0.83,P<0.05)。结论腰椎骨质增生与椎间盘膨出或突出间有很强的相关性;T1和T2等或高信号,STIR低信号为MRI上骨赘的主要信号类型。  相似文献   
3.
王筱璇 《江苏中医药》2019,51(11):36-38
目的:观察外敷1号联合中药内服治疗浆细胞性乳腺炎僵块期的临床疗效。方法:98例浆细胞性乳腺炎僵块期患者随机分成2组,对照组50例,治疗组48例。对照组选择中药内服治疗,治疗组则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外敷1号外用治疗。观察2组治疗前后乳房疼痛、肿胀等症状以及乳房B超肿块的大小。结果:治疗组治愈率27.1%,显著高于对照组治愈率4.0%(P0.05);对照组平均僵块缩小范围约44.11cm~2,治疗组平均僵块缩小范围约69.13cm~2,2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中医内外合治浆细胞性乳腺炎僵块期疗效显著,能缩小乳房僵块,改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和分析高场磁共振在儿童桡骨头陈旧性脱位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2014年1月至2017年6月,共收治15例陈旧性桡骨头脱位儿童,男11例,女4例;年龄3~14岁,平均9岁5个月。术前通过3.0T高场磁共振来判断桡骨头脱位是先天性还是陈旧孟氏骨折造成的创伤性脱位。通过手术打开关节囊,来证实桡骨头的脱位性质。结果通过应用3.0T高场磁共振,8例儿童诊断为先天性桡骨头脱位,7例为陈旧孟氏骨折造成的创伤性脱位。先天性桡骨头脱位的肘关节磁共振表现为桡骨头与肱骨头之间解剖结构清晰,没有瘢痕组织;而创伤性桡骨头脱位表现为桡骨头与肱骨头之间结构紊乱,有瘢痕组织。肘关节磁共振结果与术中打开关节囊的发现一致。结论肘关节高场磁共振可以准确地鉴别陈旧性的桡骨头脱位是先天性还是创伤性,有助于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单椎体骨肿瘤的临床特征及影像学表现,以提高对单椎体骨肿瘤的认知及疾病诊断水平。 方法:回顾2011年1月至2017年9月本院收治的资料完整的116例单椎体骨肿瘤。总结分析患者的性别、年龄、病理类型及影像学表现。两名放射科诊断医师分别对DR、CT、MRI诊断骨肿瘤的价值进行评价。结果:原发肿瘤93例,转移瘤23例。男62例,女54例,年龄8~75岁,平均(48.6±8.3)岁。良性骨肿瘤23例,占19.83%;中间型骨肿瘤21例,占18.10%;恶性骨肿瘤72例,占62.07%。良性骨肿瘤平均发病年龄32(11~60)岁,常见病种有骨软骨瘤、纤维结构不良;中间型骨肿瘤平均发病年龄36(20~64)岁,常见病种有骨巨细胞瘤、侵袭性血管瘤;恶性骨肿瘤平均发病年龄59(37~76)岁,常见病种有转移瘤、孤立性浆细胞瘤。CT和MRI骨肿瘤的诊断符合率均高于DR(P<0.05),CT和MRI的诊断符合率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单椎体骨肿瘤恶性多见,以转移瘤、孤立性浆细胞瘤为主。CT和MRI单椎体骨肿瘤诊断价值优于DR。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使用自动管电流调制技术下,不同管电压、噪声指数选择对体模不同体厚辐射剂量的影响.方法 使用自制锥形体模,进行分段扫描,以实现对不同体厚患者的模拟,利用自动管电流调制技术,分别调整噪声指数(noise index,NI)(10~20)及管电压(80 ~140 kV),记录容积CT剂量指数(volume computed tomography dose index,CTDIvol).结果 平均体厚<126.2 mm,噪声指数10 ~ 12,管电压80 kV,CTDIvol最低,噪声指数12~20,管电压使用120 kV,CTDIvol最低,平均体厚≥126.2 mm,噪声指数在10 ~ 20,管电压使用120 kV,CTDIvol最低;并建立回归方程:CTDIvol=0.511+ 0.081×厚度-0.709×噪声指数+0.004×电压,对总体模型、厚度系数及噪声指数系数进行检验,P值均<0.001,对截距及电压系数进行统计学检验,P值分别为0.487、0.415.结论 使用自动管电流调制技术,辐射剂量(CTDIvol)随扫描厚度的增加而增加,随噪声指数的增加而降低,与管电压没有明显相关性,但通过数据观察,在成人体厚范围,使用管电压120 kV,能够实现辐射剂量的降低.  相似文献   
7.
目的 比较IDEAL序列及3D FSE-Cube序列臂丛节后神经成像图像质量.方法 利用3.0T磁共振对30名志愿者采用IDEAL序列及3D FSE-Cube序列进行臂丛节后神经成像,每名志愿者在进行3D FSE-Cube序列扫描时均进行两次扫描,第2次使用了自制匀场辅助装置.将所得图像进行MIP、CPR等后处理,计算两种序列臂丛神经各水平显示率,进行神经成像质量评分,测量神经、肌肉、背景噪声信号,并计算神经信噪比(SNR)及对比噪声比(CNR).结果 使用辅助装置前3D FSE-Cube序列臂丛神经神经节、锁骨上区神经、锁骨下区神经显示率分别为73.33%、56.67%、40.00%,使用辅助装置后为100.00%、97.67%、93.33%,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DEAL与3D FSE-Cube序列神经节显示率分别为96.67%、100.00%,锁骨上区神经显示率分别为86.67%、96.67%,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锁骨下区神经显示率分别为70.00%及93.33%,3D FSE-Cube序列显著高于IDEAL序列(P<0.05);两序列神经节水平成像质量无显著差异(P>0.05),斜角肌水平、胸锁关节水平、腋动脉水平3D FSE-Cube序列神经成像质量优于IDEAL序列(P<0.05);IDEAL序列神经节水平神经信号高于3D FSE-Cube序列(P<0.05),斜角肌水平、胸锁关节水平、腋动脉水平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IDEAL序列信噪比及对比噪声比均高于3D FSE-Cube序列(P<0.01).结论IDEAL序列和3D FSE-Cube序列均能清晰的显示节后臂丛神经,3D FSE-Cube序列结合使用匀场辅助装置具有更高的神经成像质量.  相似文献   
8.
9.
目的探讨自制匀场辅助装置在3DCube T2W序列正常臂丛神经成像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相同参数对30名健康志愿者双侧臂丛神经进行2次斜冠状位3DCube T2W序列扫描,第2次扫描时使用匀场辅助装置,测量神经、肌肉、背景噪声信号,并进行MIP、CPR等后处理和图像质量评级,计算神经SNR及对比噪声比(CNR)。结果常规扫描图像常出现颈部低信号伪影、颈肩部脂肪抑制不均匀现象,神经根、斜角肌、胸锁关节和腋动脉水平臂丛神经成像质量分级分别为2.38±0.64、2.45±0.53、1.73±0.66、1.95±0.53。使用匀场辅助装置后,图像颈部伪影消除,颈肩部脂肪抑制效果明显改善,神经根、斜角肌、胸锁关节和腋动脉水平臂丛神经成像质量分级分别为3.95±0.21、3.82±0.39、3.38±0.55、1.97±0.41;其中神经根、斜角肌、胸锁关节水平臂丛神经成像质量分级高于常规扫描图像(P均<0.001)。常规扫描图像的SNR及CNR分别为13.14±4.37、6.65±2.96,使用匀场辅助装置后分别为15.10±5.91、8.03±3.63(P均<0.05)。结论在3DCube T2W序列臂丛神经成像中,应用匀场辅助装置可改善局部磁场均匀度,提高臂丛神经成像质量。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