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内科学   2篇
外科学   7篇
综合类   3篇
  2019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1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探讨肝内胆管囊腺瘤的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1月至2013年12月期间笔者所在医院诊治的12例肝内胆管囊腺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女10例,男2例;平均年龄49.0岁(16~77岁);病程为1个月~3年,平均病程7个月。临床表现为右上腹饱胀感伴隐痛6例、右上腹肿块1例、黄疸1例,无症状体检发现4例。增强CT检查示肿瘤包膜完整、内有分隔者11例,分隔之间密度不一致;增强后内容物无强化,但囊壁及分隔可见轻度强化者9例。12例均行手术治疗,并完整切除肿瘤。仅有1例腺瘤恶变者于术后2年复发,另11例均无复发。结论肝内胆管囊腺瘤好发于中年女性,主要临床症状为上腹饱胀感伴隐痛、右上腹肿块、黄疸等;增强CT是其主要的术前诊断方法。手术完整切除肿物是最佳的治疗方案,可以有效防止其复发。  相似文献   
2.
3.
梗阻性黄疸主要由肝外或肝内胆管部分或完全性阻塞引起,其病变范围涉及肝脏、胆管、胰腺、十二指肠及胆管周围等部位.梗阻性黄疸按病因可分为良性梗阻和恶性梗阻.其中良性梗阻主要是指肝内外胆管结石阻塞胆管致胆汁排出受阻;而恶性梗阻主要指恶性肿瘤直接侵及或压迫肝外胆道致胆汁排出受阻.梗阻性黄疸的病因较多,表现不典型的病例早期诊断困难较大,正确判断梗阻部位、发病病因并辨别良、恶性梗阻是决定治疗方针和判定预后的重要证据,现对其外科治疗做一介绍.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胰血管活性肠肽瘤(VIPoma)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 报告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2010年2月收治1例VIPoma的临床资料,并检索国内1993年1月至2009年12月间文献报道的24例。对25例VIPoma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手术方式及随访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有记载的24例中22例有周期性发作的水样泻;22例检测血清钾,21例有低钾血症。13例血浆血管活性肠肽(vasoactive intestinal peptide,VIP)测定均高于正常。行B超检查15例中13例发现病变,10例病变于胰腺内。行CT检查22例中18例胰腺内发现病变,其中7例发现肝脏转移性病灶。25例中24例行手术治疗,行胰体尾切除术13例中11例术前有水样泻,术后7例水样泻消失,1例好转,另3例无记载。行肿瘤摘除术3例中1例术后水样泻消失,1例明显好转。1例胰头部VIPoma并发肝转移,行扩大的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水样泻消失。行胰体尾切除术13例,获得远期随访8例,随访3个月至3.5年,1例术后3个月大出血死亡,1例术后3.5年复发、肝转移,另6例无复发。结论 VIPoma诊断依赖于典型的临床症状和血浆VIP测定;B超及CT是胰腺VIPoma定位诊断的可靠方法。手术切除为胰腺VIPoma有效治疗手段,即使是姑息性切除亦可改善病人生活质量,延长存活时间。  相似文献   
5.
缺碘地区长期供碘加服碘油在消除碘缺乏病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缺碘地区长期供碘加服碘油在消除碘缺乏病中的应用孙振儒赵常喜谭国君娄敬娟袁建林邹艳红王科伟刘庆江崔泽奉张苏海张保舟张明兰张秋德张大军刘怀忠聂忠生姜桂云张国印众多学者的研究均证明了在缺碘地区食用碘盐预防地甲病的作用,但防治实践与大多的文献报道表明长期食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评价结直肠癌肝转移的临床预后因素及治疗方案对预后的影响.方法:收集71例结直肠癌肝转移患者的临床资料及预后情况,用Kaplan-Meier生存分析及Log-rank检验进行单因素分析,将有统计学意义的预后因素纳入Cox回归模型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Kaplan-Meier单因素分析及Log-rank检验显示,肝转移灶最大直径、有无区域淋巴结转移及诊断肝转移时碱性磷酸酶(ALP)最高值3个因素对其预后影响有显著意义;将这3个预后因素纳入Cox回归多因素分析显示,有无区域淋巴结转移、诊断肝转移时ALP最高值是结直肠癌肝转移的独立预后因素.全组3种治疗方式比较差别无统计学意义,但对手术切除组和化疗组两组进行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局部治疗组和手术组之间,局部治疗组和化疗组之间差别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肝转移灶最大直径、原发病灶有无区域淋巴结转移、诊断肝转移时最高ALP值是结直肠癌肝转移患者的预后因素;肝转移灶最大直径越小、无区域淋巴结转移、诊断肝转移时最高ALP值正常的患者预后越好;手术切除联合化疗目前是结直肠癌肝转移的首选治疗方案,可获得较好的远期生存.  相似文献   
7.
梗阻性黄疸主要由肝外或肝内胆管部分或完全性阻塞引起,其病变范围涉及肝脏、胆管、胰腺、十二指肠及胆管周围等部位。梗阻性黄疸按病因可分为良性梗阻和恶性梗阻。其中良性梗阻主要是指肝内外胆管结石阻塞胆管致胆汁排出受阻;而恶性梗阻主要指恶性肿瘤直接侵及或压迫肝外胆道致胆汁排出受阻。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自身免疫性胰腺炎(AIP)的临床特征及其诊断与治疗。方法 报告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2011年3月收治1例AIP的临床资料,并检索2001年1月至2010年12月国内10年文献报道18篇107例。对所有108例AIP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治疗方法及随访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男98例,女10例。临床表现为梗阻性黄疸80例次,上腹部不适或疼痛50例次。健康检查发现1例(无症状)。行CA19-9检查86例中38例(44.2%)阳性,多为轻度升高。行免疫球蛋白(IgG)检查81例中56例(69.1%)升高,行球蛋白或γ球蛋白检查42例中29例(69.0%)升高。行B超及CT检查,108例中弥漫性胰腺肿大54例(50.0%),局限性肿大54例(50.0%),主要为胰头部肿大(51例),胰体部或胰体尾部肿大仅3例。53例行手术治疗,63例行激素治疗。应用激素治疗者2例无效,其余临床症状均有所缓解。7例复发,再次应用激素治疗后症状缓解。结论 AIP好发于中老年男性(55岁左右),多以梗阻性黄疸、腹部不适首诊,伴有IgG和球蛋白的升高,影像学以胰腺弥漫性或局限性肿大为特征,激素治疗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9.
胆囊切除致肝外胆管损伤16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胆囊切除致肝外胆管损伤修复的时机和方法。 方法 回顾性分析1985年1月至2009年12月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普通外科16例胆囊切除致胆管损伤的确诊时间与修复时机。 结果 术中发现(确诊)4例,术后早期确诊10例,后期确诊2例。术中及术后确诊的12例胆管横断性损伤及2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远期胆管瘢痕性狭窄行胆管空肠Roux-en-Y吻合术。2例时间较短(<6个月)效果难以评估。12例无胆道感染及胆管炎等吻合口狭窄表现。1例LC术后5d黄疸行开腹手术发现2枚钛夹夹闭胆总管,拆除钛夹行胆总管T管引流术。1例小切口胆囊切除术(MC)术后胆漏,内镜下鼻胆管引流术(ENBD)4周后痊愈。结论 根据胆管损伤的确诊时间、损伤程度而采取不同的处理方法;如不适合行对端吻合及自身生物瓣修复时,胆管空肠Roux-en-Y吻合术是常用而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总结胰腺血管活性肠肽瘤(VIPoma)的临床特点并探讨其诊治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1991年11月至2010年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3例VIPoma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3例均有周期性发作水样泻、低钾血症和低或无胃酸。有2例血浆血管活性肠肽值显著升高。B超及CT发现3例肿瘤均位于胰腺内,其中1例肝转移,1例怀疑肝转移。3例均行手术治疗。1例肿瘤位于胰头部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随访3年无肿瘤复发;1例肿瘤位于胰头颈部及肝脏多发转移灶,行胰腺头颈部切除及肝脏转移结节摘除术,术后4个月腹泻症状复发,证实肝脏多发转移灶,又先后3次手术,于第1次手术后3.5年死于电解质紊乱;另1例术中发现肿瘤位于胰头部无法切除,肝脏多发转移灶,摘除1枚肝脏结节病理确认为转移癌,术后间断应用奥曲肽,术后2.5年仍在随访中。结论VIPoma首选的治疗方法是手术切除肿瘤。恶性肿瘤即使无法根治手术,也应该姑息性切除和间断应用奥曲肽,以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