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5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6篇
基础医学   4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7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52篇
综合类   32篇
药学   1篇
  1篇
肿瘤学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5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异体皮肤移植后MIP-3α的表达及其抗体延长存活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研究异体皮肤移植后表皮MIP 3α的表达及其抗体延长移植皮肤存活的作用。方法 进行同种异体小鼠皮肤移植 ,免疫组化测定移植皮肤组织内MIP 3α的表达 ;局部应用MIP 3α抗体 ,观察其对移植皮肤存活的影响。结果 移植术后表皮MIP 3α表达增加 ,分别于术后 2 4h及第五天出现两个高峰 ,真皮及其皮下组织未见MIP 3α的表达 ;异体皮肤平均存活时间为 (7 5± 0 9)d ,MIP 3α单抗局部注射 1μg/ml治疗组存活 (8 3± 1 2 )d ,与对照组相比无明显差异 (P >0 0 5 ) ;10 μg/ml组与 5 0 μg/ml组分别为 (15 3± 2 3 )d与 (2 1 8± 1 6)d ,二者均显著延长移植皮肤的存活时间 (P <0 0 1)。结论 异体皮肤移植后表皮MIP 3α分泌增加 ,促进郎格罕细胞的迁移以进行抗原递呈 ,是移植排斥反应启动与进展的重要因素 ;应用MIP 3α抗体可有效延长异体移植皮肤的存活  相似文献   
2.
手部烧伤后畸形占各部位烧伤后畸形的首位,单纯手术整复治疗效果并不理想,其功能与外形受到严重影响。我科根据瘢痕生长的自然过程,手部组织烧伤后改变的病理特点,以及将疾病预防、治疗、康复三者统一起  相似文献   
3.
目的建立同种异体大鼠外耳廓移植模型,进行异体复合组织移植免疫的实验研究.方法以Lewis大鼠为供体、BN大鼠为受体,应用显微外科技术,进行吻合血管的全耳廓异体移植,观察移植耳排斥反应的大体表现及组织学特征.结果20只受体动物移植术后全部存活,吻合血管即刻通畅率为100%,移植耳廓呈现典型的免疫排斥反应过程,平均存活时间为(7.8±1.7)d.结论大鼠外耳廓移植是进行异体复合组织移植免疫研究良好的动物模型.  相似文献   
4.
小腿内侧逆行皮瓣的临床应用体会(附13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小腿内侧带血管蒂的逆行岛状皮瓣转移术,国内已有报道[1、2]。自1985年以来采用此法治疗踝关节及足部软组织缺损13例,成功12例,部分成功1例,现报道如下:1,应用解剖小腿内侧皮瓣由胫后动脉营养,皮瓣内还有大隐静脉收纳静脉血。根据50例成人下肢标本解剖观察胫后血管束由起点至内踝最凸点的长度,平均为26.20cm。胫后动脉于被比目鱼肌掩盖,平均长12.75cm,远端非掩盖部,位置浅表,平均长13.45cm。胫后动脉干的口径在上、中和内踝平面段依次平均为3.03mm、2.42mm和2.33mm。平…  相似文献   
5.
唇畸形多继发于外伤,感染、肿瘤或先天性唇裂术后唇畸形矫正的目的在于恢复唇弓正常形态,恢复红唇和白唇正常体积和位置.以往的手术方法包括"Z"或"V-Y"成形术等局部皮瓣转移法及邻近皮瓣(如鼻唇沟皮瓣)转移法.对于唇红缘向上移位的患者,以上手术方法效果不佳,或供区牺牲大,术后遗留瘢痕明显.第三军医大学西南医院整形美容外科应用皮下蒂推进皮瓣矫治唇红移位畸形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将方法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应用耳廓复合组织瓣修复鼻翼缺损方法的临床疗效。方法我科自2008年1月至2013年3月收治43例鼻缺损患者,其中23例患者选用耳廓复合组织瓣术式修复鼻翼缺损(耳廓复合组织瓣术组),20例患者选用鼻唇沟皮瓣转移术式修复鼻翼缺损(鼻唇沟皮瓣转移术组),术后随访6个月至1年,比较2组患者二次手术率、瘢痕增生率及皮瓣存活率情况。结果耳廓复合组织瓣术组在二次手术率、瘢痕增生率及皮瓣存活率等方面明显优于鼻唇沟皮瓣转移术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在形态满意度方面两者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应用耳廓复合组织瓣修复鼻翼缺损具有手术方法简单、疗效短、外形佳、效果好等优点。  相似文献   
7.
放射治疗增生性瘢痕的分子生物学机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利用基因芯片技术,筛选放射治疗后增生性瘢痕的基差异表达,探讨其分子生物学机制.方法选择两例增生性瘢痕,术前进行1疗程的放射治疗,并将治疗前后的瘢痕标本,制成cDNA探针,与含4000个人类基因的芯片杂交,扫描分析比较治疗前后的差异表达.结果两例平均62个基因出现差异表达,上调约30个,下调约32个,其中凋亡基因、抑癌明显上调,而原癌、细胞周期、蛋白合成类下调明显.结论放射治疗增生性瘢痕是有多面作用,主要通过抑制增殖和生物合成,促进细胞凋亡而实现.  相似文献   
8.
目的利用pull-down技术验证凋亡相关蛋白基因SFRP2(Secreted frizzled-related protein 2)和骨母细胞特异性因子-2 Periostin(Osteoblast-specific factor2)间的相互作用。方法构建能在哺乳动物细胞中表达带HA标签的Periostin融合蛋白(HA—Periostin)的重组载体pCMV—HA—Periostin,经酶切鉴定正确后,和表达带Myc标签的融合蛋白(Myc—SFRP2)的重组真核表达载体pCMV—HA—SFRP2,单独或共转染人293细胞,利用pull-down技术验证Periostin与SFRP2间的相互作用。结果成功构建重组载体pCMV—HA-Periostin.与抗Myc单克隆抗体沉淀Myc—SFRP2相互作用蛋白复合物后,可以检测到HA—PeMostin的表达。通过体外蛋白质结合实验证实了Periostin与SFRP2间的相互作用。结论成功构建带HA标签的Periostin融合蛋白(HA-Periostin)的重组载体,利用pull—down技术证实了Periostin与SFRP2间的存在相互作用。  相似文献   
9.
波形蛋白在增生性瘢痕中表达与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目的 波形蛋白是中等纤维的主要成分之一,在细胞骨架与运动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探讨波形蛋白在增生性瘢痕中表达程度及对瘢痕增生与挛缩的作用。方法 收集患者不同时期增生与非增生瘢痕作为研究标本,利用基因芯片筛选出的差异基因,选择波形蛋白的基因特异片段,制成寡核苷酸探针与瘢痕组织切片原位杂交。同时,将各标本进行组织块培养,制成成纤维细胞爬片,进行原位杂交。结果 波形蛋白基因在3个月,6个月的增生性瘢痕中表达均明显强于9个月,12个月增生瘢痕及非增生瘢痕,阳性细胞比例也高于9个月,12个月增生瘢痕及非增生瘢痕。结论 瘢痕增生挛缩与细胞骨架运动的相关基因存在密切关系,而波形蛋白起到关键的作用。同时,抑制该基因的表达,可能实现减轻瘢痕增生与挛缩。  相似文献   
10.
病理性瘢痕研究的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增生性瘢痕(hypertrophic scar,HS)和瘢痕疙瘩是特发于人类的病理性瘢痕,是整形外科的常见疾病,也是长期以来国内外学者研究的难点和重点,研究及文献报道每年以50%的速度增长[1,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