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0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4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2篇
预防医学   1篇
肿瘤学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2篇
  2005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佳  王树敏  胡淑华  谭金哲  钟册俊 《西部医学》2020,32(10):1488-1491
目的 分析感染性心内膜炎患者致病菌分布情况与临床特征。方法 选择2016年10月~2019年9月我院收治的80例感染性心内膜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收集其临床资料,观察患者致病菌分布情况及临床特征。结果 80例患者血样共检出病原菌株36株,检出病原菌株中革兰阳性菌占比8889%,真菌占比1111%。革兰阳性菌中占比最高的为酿脓链球菌(3889%),其次为金黄色葡萄球菌(1944%)、D链球菌(1111%)和表皮葡萄球菌(1111%)。感染性心内膜炎患者中最常见临床表现为发热(9250%),其次为心脏杂音(8875%)、疲乏(8375%)、盗汗(8125%)。9750%的患者超声心动图检查可见心脏赘生物。80例患者中有6例死亡,死亡率为750%。死亡组先天性心脏病、人工瓣膜、Hb<90g/L、ALB<30g/L和栓塞所占比例均高于存活组(P<0.05),外科手术治疗占比低于存活组(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先天性心脏病、人工瓣膜、Hb<90g/L、脑栓塞是感染性心内膜炎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P<0.05),手术治疗是其保护因素(P<0.05)。结论 感染性心内膜炎患者血样病原菌中革兰阳性菌占比最高,绝大多数患者超声心动图可见心脏赘生物,部分伴有基础心脏疾病,及早诊断并合理使用抗菌药物,警惕预后危险因素,及时给予外科手术治疗,对改善患者预后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中药制剂复方苦参注射液联合化疗对小细胞肺癌的疗效.方法 选择小细胞肺癌58例,30例给予化疗结合复方苦参注射液治疗(治疗组),28例单纯化疗(对照组),观察复方苦参注射液对小细胞肺癌患者化疗后疗效及毒副反应.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60.0%,临床获益率86.7%,对照组总有效率32.1%,临床获益率60.7%,治疗组骨髓抑制、胃肠道反应比例低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复方苦参注射液组在疗效及减轻毒副反应方面均优于对照组.结论 复方苦参注射液对小细胞肺癌化疗具有增效减毒作用.  相似文献   
3.
听神经鞘瘤是神经外科常见的良性肿瘤,占与颅内肿瘤的8%~10%,在颅内肿瘤中列第4位。好发于中年人,高峰在30~50岁,儿童少见。我科自1998年以来共收治病人60例,为探讨听神经瘤术后并发症的成因及护理的对策,对术后病人并发症进行观察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护理对策,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4.
王树敏  遆燕燕 《医学信息》2009,22(5):800-800
雾化吸入是一种常用的给药途径,它可在局部直接抗炎、解痉、稀释痰液及扩张支气管等,但常规超声雾化吸入时往往会影响患者的血氧饱和度,产生一定的不良反应,如胸闷、咳嗽等,还可能造成交叉感染。2008年1月~2008年12月我们在气管切开术后的患者采用氧气驱动雾化吸入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现代医学院科技的发展微创手术成为现实.前列腺经尿道腔内汽化电切术(TUVP)就是这一新兴的技术,住院时间短,留置管道选方法,花费少等诸多优点,成为前列腺增生患者临床治疗的首选方法.腹胀是TUVP技术后较普遍的一种并发症(约60%),现仅将其相关因素和护理措施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6.
营养支持对脑出血术后病人的康复起着重要作用。行完全胃肠外营养,由于费用高及并发症多,常不作为单一途径。脑出血术后病人常采用经鼻胃管鼻饲营养液行肠内营养,但由此而引起的各种并发症。如不及时发现、处理,既增加病人的痛苦,又影响术后营养、延缓病人康复。故对我科2003年1月~2004年6月共56例术后鼻饲病人进行了观察并对各种并发症予以及时处理,现总结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异位骨化的影像学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确诊的7例异位骨化患者影像学资料,总结异位骨化的影像学特征。结果异位骨化累及腕部1例,踝关节2例,膝关节3例,髋关节2例。X线平片上表现为软组织内的条状、片状或层状不规则骨化影,可伴有软组织肿胀;CT可清楚显示骨化区范围;骨化区在MRI T2WI均表现为低信号,周围可见片状高信号。结论异位骨化影像学表现具有一定特异性,掌握其特征性影像学表现并结合临床表现有助于对该病的诊断。  相似文献   
8.
吸痰是清理呼吸道分泌物的有效措施,它适用于危重、年老、昏迷及麻醉后未清醒等患者,这些患者因咳嗽无力、咳嗽反射迟钝或会厌功能不全、通气障碍等不能将痰液或呕吐物排出,极易造成误吸或窒息,这一操作的正确与否是呼吸道护理的关键。本人通过对400例患者吸痰的护理,体会如下。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改良血透室医疗废弃液处理流程在预防并切断血透室医源性感染的效果。方法按透析机编号奇数和偶数分为传统组25台和改良组25台。在血液透析例数相同情况下,传统组透析治疗结束拔针回血,断开体外循环卸下透析器及血路管,断开透析器入、出透析液口接头放回机器旁路接口,透析医疗废弃物放入封闭式医疗废弃物垃圾桶内。改良组将透析器和透析管路内的血性废弃液利用重力作用和血透机自身的负压装置,由专门的废液管道自动排入污水管道中,减少存留在血液透析器和血路管废弃液量,降低透析废弃液污染环境、设备、患者及护士的机会。结果改良后的血透治疗结束下机医疗废弃液不再造成对地面、床单元、机器、环境等污染,提高了流程的合理性及感控标准,增加了环境洁净度;血透结束后废弃物产量由原来(1.34±0.04)kg/台降低到(0.965±0.005)kg/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血透下机废弃液处理流程,能降低血透废弃液量。遵循密闭式排放原则处理血透后废弃液,是控制血透室医源性感染的重要措施之一。  相似文献   
10.
静脉输液是临床常用的治疗方法。但因输液终末液体流空形成气栓造成不良后果,或因输液器的管道下端出现回血,为此常给医护人员和病人带来紧张心理状态。当输液瓶内剩余少量液体时就终止输液,就此问题,对输液终末时,在患者协作下进行了观察。 一、临床资料 本组观察60例输液患者,女性,年龄18~57岁,病人取平卧位,均采用密闭输液器,液体为等渗液,穿刺用针为7号针头,穿刺部位手背、腕部、前臂、肘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