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7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2篇
神经病学   1篇
外科学   5篇
综合类   9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2篇
中国医学   5篇
肿瘤学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4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7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篇
  1994年   2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空加压螺纹钉是80年代末AO协会和Rob.Mathys公司研制的新型骨折内固定材料,因其具仍骨折端加压可靠,内固定坚强,微创及手术操作简单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骨折创作治疗。  相似文献   
2.
1 病例资料 患者,女,70岁.因跌伤致右髋部疼痛7 d,于2007年2月1日入院.既往有高血压和糖尿病史.入院查体:BP 21.9/12.3 kPa,神志清醒,说话流利,心、肺、腹未见异常.右下肢外旋短缩畸形,右髋有压痛及纵向叩击痛,双下肢无明显肿胀,Homans征阴性.  相似文献   
3.
自1973年经国内外大量资料证实轮状病毒为小儿秋冬季流行性腹泻(下称秋季腹泻)的主要病原以来,对本病的研究报道越来越多,在治疗方面,国内主要以中西医结合治疗为多。我们通过对本病多年的临床治疗观察,认为加味春泽汤治疗本病较为有效。现将120例治疗结果报告如下。一、临床资料本组120例绝大多数为6个月至1周岁的婴幼儿,最小为2个月,最大为1岁10个月。患儿发病初多有呕吐,随后伴腹泻,半数以上有发热、全部患儿有不同程度的脱水征:口渴、尿少,唇舌较干燥。患儿大多面色欠红,四肢较凉。精神萎靡,舌淡红,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线粒体自噬在糖尿病因素影响七氟醚后处理心肌保护作用中的机制,为心肌保护提供新的策略。 方法清洁级健康雄性SD大鼠32只,7~8周龄,体质量250~300g,采用数字表法随机分为4组(n=8),即非糖尿病缺血再灌注组(NI/R组)、非糖尿病七氟醚后处理组(NSP组)、糖尿病缺血再灌注组(DMI/R组)和糖尿病七氟醚后处理组(DMSP组)。以高脂高糖饲养和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的方法制备糖尿病模型。采用结扎左冠状动脉前降支30min再灌注120min的方法制备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其中NSP组和DMSP组于再灌注前1min吸入七氟醚,维持呼气末浓度2.5%,持续5min。于再灌注120min后颈动脉采血取样,ELISA法测定血清肌钙蛋白(cTnI)浓度;采用1% 2,3,5氯化三苯基四氮唑(TTC)染色测定心肌梗死面积;透射电镜下观察心肌细胞超微结构;运用Western blot法检测心肌组织LC3Ⅱ/LC3Ⅰ、p62和Parkin的表达。比较糖尿病因素与七氟醚后处理两者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 结果 糖尿病大鼠组的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较非糖尿病大鼠组严重,七氟醚后处理组的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较非七氟醚后处理组轻微,糖尿病因素与七氟醚后处理组在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方面存在交互作用(P<0.05)。与NI/R组比较,NSP组血清cTnI浓度降低,心肌梗死面积减少,心肌组织LC3Ⅱ/LC3Ⅰ和Parkin的表达下调,p62的表达上调(P<0.05);与NI/R组比较,DMI/R组血清cTnI浓度升高,心肌梗死面积增加,心肌组织LC3Ⅱ/LC3Ⅰ和Parkin的表达下调,p62的表达上调(P<0.05);与NSP组比较,DMSP组血清cTnI浓度升高,心肌梗死面积增加,心肌组织LC3Ⅱ/LC3Ⅰ和Parkin的表达下调,p62的表达上调(P<0.05)。结论 糖尿病因素可以减弱七氟醚后处理的心肌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糖尿病大鼠的心肌线粒体自噬水平降低有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 研究丙泊酚对糖尿病(DM)大鼠肾缺血再灌注损伤(IRI)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 健康清洁雄性SD大鼠,体质量约200~230 g,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4组(n=15):假手术组(sham组)、DM假手术组(DM+sham组)、DM肾缺血再灌注组(DI/R组)、DM肾缺血再灌注+丙泊酚组(DI/R+P组).采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大学生网络成瘾类型与生活事件的相关性,为干预研究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大学生网络成瘾类型问卷和青少年生活事件量表(ASLEC)对随机选取的395名在校大学生进行测量。结果:网络信息成瘾率明显高于网络人际关系成瘾率和网络游戏成瘾率。学生网络成瘾类型问卷的3个因子(网络游戏成瘾、网络人际关系成瘾及网络信息成瘾)中网络游戏成瘾组与非成瘾组在生活事件量表中的健康适应因子上有显著差异(t=2.033,P0.05);网络人际关系成瘾组与非成瘾组在生活事件量表中的学习压力因子有显著差异(t=2.403,P0.05)和其他生活因子上(被忽视,缺少朋友,不知如何融入生活等)也有显著差异(t=2.151,P0.05)。结论:网络成瘾的3种类型中,网络信息成瘾率比游戏成瘾率、人际关系成瘾率高;网络游戏成瘾的大学生与正常大学生相比,其身心健康和适应性较差;网络人际关系成瘾的大学生相对于正常大学生来说,可能具有更大的学习压力。  相似文献   
7.
通过梳理老年医院护理单元的相关理论,依据老年患者的一般特征和对护理单元空间环境的需求,提出老年医院护理单元疗愈性空间环境的设计框架.在此基础上,通过实地调研总结出我国老年医院护理单元空间的问题,并对其疗愈性空间环境提出设计策略.  相似文献   
8.
球囊扩张与Sky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的对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球囊扩张与Sky扩张后凸成形术对椎体压缩骨折复位作用的差异,并评价后凸成形术的临床疗效.[方法]自2005年10月~2007年10月,对19例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分别施行球囊扩张和Sky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将其中19例压缩骨折患者随机分为两组(A组为球囊组9例,B组为Sky组10例,分别施行两种手术方式),分别测量手术前后椎体高度和Cobb's角,行VAS评分,观察术后并发症,比较术后两组疗效的差异.[结果]所有患者术后疼痛明显减轻或消失,两组椎体高度与术前相比均有显著恢复,P<0.001,有显著统计学意义.其中A组术后椎体前缘、中央高度恢复率分别为20.82%±12.43%、12.51%±10.53%,Cobb's角术后恢复9.64%±8.27%,VAS评分术后缓解6.28±1.2分;B组术后椎体前缘、中央高度恢复率分别为21.93%±13.39%、13.02%±11.68%,Cobb's角术后恢复10.33%±9.28%,VAS评分术后缓解6.46±1.1分,两组比较P>0.05,差别无统计意义.[结论]无论采用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还是Sky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均可有效恢复压缩椎体的高度,纠正后凸畸形,迅速缓解疼痛,两者疗效无明显差异性.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雌性山羊肠系膜后神经节的神经元是否具备接受催产素(OT)调节的条件,探讨是否可以通过其节后纤维这一途径实现催产素参与生殖器官活动的调节.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研究雌性成年山羊肠系膜后神经节中催产素受体(OTR)的分布特点.结果:OTR在雌性山羊肠系膜后神经节的神经元、支持细胞、神经纤维及血管内皮细胞均有不同程度的阳性染色.神经元中OTR强阳性产物主要分布于胞质,多数呈棕褐色,为强阳性,少部分呈黄褐色,为中等阳性;神经纤维、血管内皮细胞和支持细胞等其他结构呈淡黄色,为弱阳性;核仁呈空泡状,着色极浅或不着色,为阴性.图像分析表明神经元胞体的相对表达量与其他非神经结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肠系膜后神经节的神经元具备接受催产素作用的条件,提示肠系膜后神经节的交感节后神经元可能是催产素对生殖系统的内分泌调节和经肠系膜后神经节的神经调节两种途径相互协调作用的节点.  相似文献   
10.
文题释义:脱细胞技术:是物理、化学和生物酶法去除组织/器官中的细胞成分,消除抗原性,保留器官的三维结构和含有生物活性的细胞外基质。物理法通过超声、高压、冻融等物理手段破坏细胞膜达到脱细胞效果;化学法利用去污剂改变细胞膜的通透性,使细胞溶胀破裂完成脱细胞过程;生物酶法主要使核酸酶、胰蛋白酶对组织及器官进行脱细胞处理。去污剂联合酶法:是以脱氧胆酸钠和脱氧核糖核酸酶为基础的脱细胞方法,通过脱氧胆酸钠和脱氧核糖核酸酶破坏细胞膜、消除细胞DNA,消除组织和器官的免疫原性,并保留细胞外基质,为细胞生长和增殖提供物质基础。通过化学法和生物酶法结合,可有效提高脱细胞效率。背景:气管长段损伤的修复一直是气管治疗的重大挑战,组织工程气管脱细胞技术可为气管长段损伤修复提供有效治疗途径。 目的:综述组织工程气管中不同脱细胞技术的优缺点及其在气管替代治疗中的应用。 方法:以“tissue engineered trachea, decellularization, tracheal reconstruction,tracheal replacement therapy;组织工程气管,脱细胞,气管重建,气管替代治疗”为关键词,检索CNKI、万方、PubMed数据库2006年1月至2019年11月的相关文献进行分析总结。结果与结论:①气管长段损伤常因肿瘤、创伤、狭窄、感染等病变引起,需气管替代物进行气道重建治疗,而组织工程研究中脱细胞技术制备的脱细胞气管基质是其治疗的有效途径;②脱细胞技术通过物理、化学和生物酶等工艺去除组织或器官的免疫原性,并有效保留组织器官的细胞外基质,为重塑功能性气管提供支持环境,术后患者无需依赖免疫抑制剂;③目前已有脱细胞技术用于临床气管移植的案例,但患者术后出现较多并发症,其功能尚需进一步完善;④随着脱细胞技术研究的不断深入,脱细胞方法变得更加成熟、精细、多样,为未来临床气管治疗提供了方向和途径。 ORCID: 0000-0002-4808-9644(王志豪)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杂志出版内容重点:组织构建;骨细胞;软骨细胞;细胞培养;成纤维细胞;血管内皮细胞;骨质疏松;组织工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