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1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6篇
综合类   21篇
药学   3篇
肿瘤学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3篇
  1998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Caroli氏病又称先天性肝内胆管囊状扩张症,是一种少见的疾病。我院自1978年至1986年间治疗7例,现报道如下。临床资料1.年龄、性别:男性2例,女性5例;年龄1月~65岁。2.临床表现:发作性右上腹痛5例,寒战高热4例,低热1例,黄疸3例;AKP,γ-GT增高5例;胆汁培养2/4阴性;有胆道手术史3例;病程2月~21年。3.诊断方法及病变部位:经B超检查后作胆道直接显影检查确诊,ERCP3例,PTC3例,术中造影1例。病变于左肝内胆管6例,侵及双侧肝内胆管1例。  相似文献   
2.
抗栓酶3号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的初步报告杨德同,刘胜利,汤文浩,王尔慧,陈怀仁南京铁道医学院附院外科210009重症急性胰腺炎是胰腺急性出血、坏死性炎症,病死率可高达30~85%。其发病机理较为复杂,除自身消化外,基本病理为胰腺组织缺血和微循环障碍,并...  相似文献   
3.
十二指肠乳头旁憩室与胆总管结石及复发结石的关系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 本文的目的是研究十二指肠乳头旁憩室是否与胆总管结石的发生及胆道术后胆总管复发结石有关。方法 1980年1月至1996年6月.我科共收治十二指肠乳头旁憩室38例,其中男25例,女13例.年龄21~80岁(57±12)。十二指肠憩室诊断均经X线造影片显示为据。结果 结果显示,十二指肠乳头旁憩室明显与胆总管结石的发生及胆道术后胆总管复发结石有关。结论 十二指肠乳头旁憩室可能是胆总管结石或复发结石的病因之一。因此,对胆囊或胆总管术后复发胆总结石者,应考虑合并有十二指肠乳头旁憩室的可能。  相似文献   
4.
成人型胆总管囊肿(附22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提高成人型先天性胆总管囊肿的诊治水平。方法:研究分析22例成人型先天性胆总管囊肿诊治资料。结果与结论:B超是首选的影像学检查手段。必须强调成人型先天性胆总管囊肿的复杂性及早期诊断和治疗的必要性。治疗首选囊肿全切除、肝管空肠Roux-en-Y吻合术  相似文献   
5.
体外震波粉碎胆结石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6.
我院从1969年5月至1988年12月对31例先天性胆管扩张症患者进行了手术治疗,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一、一般情况 31例患者中,男性11例,女性20例。最小年龄1.5岁,最大年龄47岁,平均年龄24岁。14岁以下者9例。既往曾行两次手术者1例,一次者4例。  相似文献   
7.
采用体外震波碎石机对家兔肝脏实施震波冲击实验,并用硝酸镧示踪和碱性磷酸酶细胞化学亚显微定位技术对兔肝组织进行电镜研究。观察显示:实验组肝见镧颗粒穿过细胞膜进入胞质,并围绕线粒体呈颗粒状沉积或选择性地进入线粒体;毛细胆管腔及紧密联接区和肝细胞间隙均有镧颗粒沉积,紧密联接区及肝细胞间隙亦见异常的碱性磷酸酶反应物。超微结构示线粒体肿胀、膜破坏及内质网扩张。结果表明,震波作用的靶细胞单位是膜结构和线粒体,其早期损伤效应是细胞膜性结构的通透性增高及完整性的丧失,进而导致亚细胞结构改变和生化的异常。  相似文献   
8.
Careli氏病又称先天性肝内胆管囊状扩张症,是一种少见的疾病。Mereadier (1984)报道109例,国内至1986年报道20例。我院1978~1986年间诊治7例,现报道如下: 临床资料临床资料见附表;  相似文献   
9.
目的 :研究 10 羟基喜树碱 (10 HCPT)诱导人肝癌细胞凋亡的作用。方法 :用 10 HCPT以不同终浓度、不同作用时间诱导SMMC 772 1人肝癌细胞。分别以倒置相差显微镜、电镜、荧光显微镜观察其形态学改变 ,提取细胞内小分子DNA进行琼脂糖凝胶电泳 ,并对这些细胞的P5 3蛋白进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 :当 10 HCPT终浓度 >2 .0 μmol·L-1时 ,部分细胞可见典型的凋亡特征 :核固缩、凋亡小体、梯状电泳带。随着 10 HCPT浓度或作用时间增加 ,凋亡率逐渐升高。各组细胞P5 3蛋白免疫组化染色均为阴性。结论 :10 HCPT可诱导SMMC 772 1细胞凋亡 ,其作用效果呈剂量、时间依赖性  相似文献   
10.
探讨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时中性粒细胞(PMN)的聚积及海风藤酮的保肝作用。应用大鼠肝脏局部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观察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过程中PMN的浸润及海风藤酮的保护作用。结果:随着肝脏缺血再灌注时间的延长,肝组织中PMN浸润程度逐渐加重;海风藤酮可以减轻肝脏脂质过氧化及炎症损伤程度,显著改善肝脏损伤后的胆汁流量。因此,寻找有抑制炎性细胞激活及其释放炎症介质作用的新药,有望为治疗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提供一条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