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2篇
特种医学   1篇
综合类   6篇
药学   3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6篇
  2003年   1篇
  200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冶金行业工人因为工作特点原因,易被钢(铁)水烧伤,其中足部是一个常见烧伤部位,且多为深度烧伤,部分病人因此不同程度致残。我科自2002年5月至2005年5月共收治足部钢(铁)水烧伤病人53例,取得了较满意疗效,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热线材贯通伤为冶金企业所特有,我院对收治的热线材贯通伤患者采用尽早手术封闭创面方法,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头面部化学烧伤创面的处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经济的发展以及中国逐渐成为世界制造业基地,化学物品被大量应用于日常生产中,意外伤害不可避免的有所增加,头面部由于暴露在外,被意外伤害的机会大大增加。患者对头面部烧伤的治疗不仅仅希望创面的愈合,对日后的美观和功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对临床医生提出了更大的挑战。总结作者5年来(其中包括2002~2003年度在上海瑞金医院灼伤科进修期间)经治头面部化学烧伤病人45例的处理经验,对容貌及功能的恢复取得了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严重烧伤休克期不同时间段晶体液含量的变化与血清pH值、碱缺失(BD)、阴离子间隙(AG)及钠离子之间的关系,探讨其对体内环境的影响.方法:对1996年1月至2002年10月间住院的121例重度以上烧伤病人休克期不同时间段的补液情况和306次同步血气分析与电解质的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休克复苏液中晶体液的百分含量在0h~8h最高,以后明显降低,8h以后各组与0h~8h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2)血清pH在0h~8h、8h~16h明显降低,与对照组相比较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在16h~24h、24h~48h无显著性差异,在48h~72h明显升高,与对照组相比较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3)血清BD在0h~8h、8h~16h及16h~24h明显降低,与对照组相比较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在24h~48h、48h~72h 无显著性差异.(4)血清AG在0h~8h、8h~16h及16h~24h明显升高,与对照组相比较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在24h~48h、48h~72h 无显著性差异.(5)血清钠离子在0h~8h、8h~16h及16h~24h均无显著性差异.在24h~48h、48h~72h降低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烧伤休克期不同时间段晶体液含量的变化与血液酸碱度、血清钠离子的变化密切相关.严重烧伤休克期不同时间段体内酸碱度有变化,早期呈酸性,48h后呈碱性,血清pH值与血清BD的变化呈正相关,与血清AG的变化呈负相关.烧伤休克期不同时间段晶体液含量的变化与血清钠离子的变化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5.
腹部手术因为暴露视野的需要以及选择与血管走行平行的原则,经常选择纵形切口,这就造成了切口与腹部皮肤皮纹相垂直,术后形成的瘢痕往往影响患者腹部皮肤的纵向活动,给患者的生活造成很多不便。作者自2002年1月~2004年6月对25例患者采用Z形皮瓣成型改善腹部纵形切口瘢痕,均取得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6.
1资料与方法 本组病人106例,其中男66例,女40例,年龄6个月~68岁,烧伤面积2%~46%TBSA。方法:病人入院后以0.1%新霉素及0.1%洗必泰液清创,冲洗创面,清除污染物,剪去泡皮,揩干创面,将愈伤液Ⅰ号油纱平整无皱褶贴敷于创面上,无菌纱布包扎,24h后暴露愈伤液Ⅰ号油纱,以红外线烧伤治疗仪照射创面,1次/d,每次30 min,共照射3~5d,促使创面油纱干燥。2结果 红外线照射时病人均感温暖,创面疼痛明显减轻,Ⅱ度烧伤创面经处理后,创面油纱均于 5 d内干燥,创面愈合时间 9~ 18 d。…  相似文献   
7.
严重烧伤休克期不同时间段血清阴离子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严重烧伤休克期不同时间段血清阴离子发生变化的原因和机制,为临床休克期补液提供依据。方法对1996年1月~2002年10月间121例重度以上烧伤患者休克期不同时间段的306次同步血气分析与电解质的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①严重烧伤休克期患者的血清阴离子隙(AG)、碳酸氢根离子(HCO3-)与氯离子(Cl-)在休克期不同时段的变化是明显的,与对照组比较,血清HCO3-在0~8、8~16、16~24与24~48h降低差异有显著性(P<0.01,P<0.05),血清AG在0~8、8~16、16~24与24~48h增加的差异有显著性(P<0.01,P<0.05),两者在48~72h变化的差异无显著性;血清Cl-在0~8、8~16与16~24h变化的差异无显著性,在24~48与48~72h下降的差异有显著性(P<0.01),其与血清Na 的变化一致。②休克复苏液中晶体液的百分含量在8h以后呈下降趋势。结论严重烧伤休克期不同时间段血清阴离子的变化是明显的,血清AG增加与血清HCO3-降低呈正相关,说明严重烧伤休克期的早期为高阴离子间隙性酸中毒。血清Cl-的变化与血清钠离子的变化一致,与不同时间段补充晶体复苏液的含量有关。  相似文献   
8.
严重烧伤患者在休克期常发生水和电解质平衡紊乱,不同时间段所发生电解质的变化与休克复苏液的成分有关。对1996年1月-2002年10月住院的严重烧伤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休克期不同时间段的电解质变化,发现严重烧伤患者休克期的血清电解质在休克复苏8h后随着时间的延长呈明显的下降趋势,与休克复苏液中晶体液的含量有一定关系。现将研究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过氧化氢作为一种强氧化剂,具有杀菌、防腐、去臭、清除坏死组织的功能,常常被用于外科清除创面坏死组织.我科2000年1月至2004年6月用3%过氧化氢作为烧伤创面清创时的止血剂,取得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自1998年5月至1999年8月,我院用搔刮、喷附、覆盖、照射“四合一”疗法治疗与护理深Ⅱ度烧伤病人168例,其中男112例,女56例,成人136例,儿童32例。烧伤面积最大者为37%,最小者为5%,平均烧伤面积为17%;火焰烧伤28例,铁水烧伤14例,电击伤6例,热液烫伤120例,168例病人中有164例愈伤液Ⅰ号油纱自行脱落,创面一次性愈合,余4例病人愈伤液Ⅰ号油纱下积液,小部分创面未愈,后经移植自体皮愈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