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篇
  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7篇
内科学   11篇
外科学   9篇
综合类   13篇
预防医学   2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4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1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混合痔治疗方法的比较与选择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混合痔治疗方法的比较与选择王冬敏混合痔是肛肠科常见病种,均具有便后痔核脱出、肛缘肿块增大,可继发便血、嵌顿、感染、坏死诸症。平时以肛内不适、里急后重、便后肿块脱出为主,急症时常以痔核脱出后嵌顿疼痛、喷(滴)血就诊。在对混合痔的治疗方法上国内、外专家学...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研究预培养环节对分支杆菌噬菌体生物扩增法试验结果的影响。方法:对166例临床诊断为肺结核患者的标本,经液化处理后均进行过夜组(预培养24h)及不过夜组(室温放置6h后)分支杆菌噬菌体生物扩增试验,试验方法按结核分支杆菌噬菌体裂解试剂盒(FAST PlaqueTBTM)操作手册操作,对照分析二者的阳性率和污染率。结果:166例肺结核患者标本,过夜组分支杆菌噬菌体试验结果阳性率为59.0%;非过夜组分支杆菌噬菌体试验结果阳性率为57.8%,二者的阳性率接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496,P>0.05),过夜组污染率为13.9%,明显高于未过夜组的7.2%,二者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3.86,P<0.05)。结论:分支杆菌噬菌体生物扩增法试验标本处理后室温放置6h比预培养1d效果好,可以提前一天报告结果,建议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结核病早期诊断技术组合的临床应用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评价浓缩涂片法、噬菌体生物扩增法、实时荧光定量PCR法3种方法组合(下简称组合法)对结核病早期诊断的应用价值。方法 应用浓缩涂片法、噬菌体生物扩增法、实时荧光定量PCR法3种方法组合测定926份临床标本,并与涂片法、BACTEC MGIT-960快速培养法结果进行比较。 结果 组合法的阳性检出率30.6%,显著高于涂片法的19.1%(χ2=32.5,p<0.01),而接近于BACTEC MGIT-960培养法的32.7%(χ2=1.0,p>0.05),而且检测时间明显缩短为24 h;以BACTEC MGIT-960培养结合菌种鉴定方法为标准,组合法的敏感性为91.2%(248/272),特异性为94.5%(589/623),准确性为93.5%(837/895)。结论 组合法具有很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用于结核病早期快速诊断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和评估含左氧氟沙星加微卡的化疗方案在耐多药肺结核治疗中的疗效。方法:80例耐多药肺结核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治疗组含左氧氟沙星、微卡化疗方案,对照组不含左氧氟沙星、微卡化疗方案治疗,疗程18个月,观察两组近远期疗效。结果:完成疗程后,治疗组和对照组痰菌阴转率(78.9%vs 56.8%),病灶吸收率(81.6%vs 59.5%),空洞闭合率(57.7%vs 39.1%)的各项观察结果均表明治疗组优于对照组,两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症状改善率(92.1%vs 59.4%)治疗组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极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和对照组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31.6%、35.1%,1年随访细菌学复发率分别为5.3%、10.8%,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左氧氟沙星联合微卡治疗耐多药肺结核近期疗效确切,可进一步应用于临床。  相似文献   
5.
王冬敏  王鹏浩 《河北医学》2011,17(5):650-652
目的:探讨对肛肠病疑难症及晚期混合痔致脱出与便秘的不同术式及临床效果.方法:治疗组217例采用"肛门内括约肌部分松解加混合痔内扎外剥术加痔炎膏换药法"治疗,与对照组229例"常规外剥内扎术"治疗进行对照观察.结果:治疗组术后水肿疼痛、便秘、肛门狭窄的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治疗效果优...  相似文献   
6.
痔炎膏治疗肛肠病692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痔炎膏治疗肛肠病692例王冬敏广东省汕头市第二医院(汕头515000)我科于1987年开始,以痔炎膏应用于肛肠科治疗疾病。经临床验证,对各型痔疮、肛瘘、肛裂等肛管直肠疾病具有显著消肿、止痛、止痒作用,以其疗效好、治愈率高获得好评,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  相似文献   
7.
目的 建立快速测定结核分枝杆菌卷曲霉素耐药性的噬菌体生物扩增法,并探讨其在结核分枝杆菌卷曲霉素耐药性测定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应用噬菌体生物扩增法测定112株结核分枝杆菌卷曲霉素耐药性,并与绝对浓度法结果进行比较,对不符合的菌株采用Bactec MGIT 960测定其最低抑菌浓度(MIC)。以细菌接种量为10-3mg/ml,药物浓度5μg/ml、37℃作用24 h为药敏试验条件。结果 噬菌体法测定112株结核分枝杆菌临床分离株卷曲霉素敏感91株、耐药21株,绝对浓度法敏感92株、耐药20株;两法测定均为敏感89株、均为耐药18株。在5株噬菌体法与绝对浓度法测定结果不符的菌株中,3株噬菌体法与MIC测定结果相符合。如以绝对浓度法药敏结果为判断标准,则噬菌体法测定卷曲霉素耐药性的敏感性为90%(18/20),特异性为96.7%(89/92),阳性预测值为85.7%(18/21),阴性预测值为97.8%(89/91),准确性为95.5%(107/112)。结论噬菌体生物扩增法测定卷曲霉素耐药性简便快速,只需2 d时间,操作不需特殊仪器设备,具有很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可作为MTB的卷曲霉素耐药性快速筛选方法,建议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晚期混合痔”患者由于病程延绵日久渐重,最终因“痔核脱出难回”,“排便费力困难”而痛苦万分。我们应用“肛门内括约肌侧切术+混合痔内扎外剥术”及中医中药治疗,即:去除突出肠腔并脱出肛外的痔核,又使因肛裂或慢性炎症而持续痉挛的肛门内括约肌得以松解,肌力恢复正常,排便通畅。二法并用,对肛肠病“医疗”有效,“预防”有益。同时,应用中医理论,辩证分型施治,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9.
抗结核药物副反应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目的了解抗结核治疗过程中各种药物的副反应及处理方法。方法对1996—2006年在汕头市结核病防治所就诊的628肺结核患者进行临床分析。结果抗结核治疗过程中出现药物副反应患者201例,占肺结核患者32%,55~76岁组药物副反应明显高于15~54岁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35例经护肝、抗过敏等对症处理,各种副反应消失,继续原方案化疗,占药物副反应患者的17.4%;因药物副反应而改变最佳治疗方案者113例,占副反应患者56.2%,占就诊肺结核患者18.0%;中断治疗者53例,占副反应患者26.4%,占就诊肺结核患者8.4%。结论抗结核治疗过程中各种副反应较常见,正确认识和处理各种副反应,合理用药,可提高治愈率,有助于控制结核病的蔓延。  相似文献   
10.
综合医院转诊对提高结核病人发现水平的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综合医院转诊可疑肺结核对提高病人发现水平的作用.方法加强行政干预,规范转诊登记程序和追踪制度,转诊激励政策和宣传教育.结果 1年内发现涂阳病人556例,比上年度增加139例,增加33.3%,其中医院转诊发现391例,占70.3%.转诊人数、到位人数均有明显增加,查痰率和阳性检出率有所提高.结论加强与综合医院的合作,建立完善的转诊制度是提高病人发现水平的一条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