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5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2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35篇
内科学   6篇
特种医学   15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26篇
药学   19篇
中国医学   3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3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王全华 《医药论坛杂志》2006,27(3):52-52,55
目的探讨视网膜母细胞瘤的CT诊断厦鉴别诊断。方法对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0例视网膜母细胞瘤回顾性分析CT表现。结果具有典型CT表现者9例①球内后壁突向球内软组织密度影②斑片状钙化③2例视神经增粗,2例双侧眼内同时发病。1例双眼发病单侧有钙化。结论CT对视网膜细胞瘤的诊断有很高的敏感性及特异性。  相似文献   
2.
三维多层面重建技术诊断鼻骨及上颌骨复合骨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多层螺旋CT三维表面遮盖重建(SSD)和多层面重建技术(MPR)在鼻骨上颌骨复合骨折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分析20例鼻骨及上颌骨复合骨折的MPR及SSD技术重建图像,MPR对骨折显示良好SSD在显示骨折类型方面不及MPR,但立体感强,能清晰显示骨折部位、程度和范围,结果 20例颌面部外伤患者均为鼻骨及上颌骨复合骨折,多层螺旋CT三维加多层面重建技术图像显示骨折线清晰,与临近骨的关系显示明确。其中5例单侧鼻骨及上颌骨骨折;4例双侧鼻骨及上颌骨骨折.结论 多层螺旋CTSSD和MPR结合使用对鼻骨及上颌骨复合骨折的部位、类型、程度和范围具有良好的显示效果.  相似文献   
3.
4.
目的建立辣椒风湿膏中薄荷脑与冰片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气相色谱法,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薄荷脑、冰片,以萘作为内标物,使用PEG20M色谱柱,用氢火焰离子检测器检测。结果通过方法学考察,薄荷脑在1.008μg~5.042μg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平均回收率为95.9%(n=5)。冰片在1.008μg~5.040μg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平均回收率为96.0%(n=5)。结论方法简便、准确、重现性好、精密度高。可用于控制辣椒风湿膏的质量。  相似文献   
5.
胰腺囊性肿瘤罕见。1981~1986年我们应用超声检查发现6例,已为手术及病理检查证实,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 男性2例,女性4例。年龄17~51  相似文献   
6.
二维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眼球内常见恶性肿瘤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军  赵树杰  王全华 《医学争鸣》1999,20(3):244-245
目的:研究视网母细胞瘤和脉络黑色素瘤的二维超声(2DUS)和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特征(CDFI)。方法:二维超声检测视网膜母细胞瘤或脉络膜黑色素瘤共33例,其中15便进行CDFI检查,全部病例均经手术(22例)或CT检查证实。结果:2DUS表现视网膜线细胞瘤以不规则形、类圆形和半圆形多见占95.4%,钙化斑发生率较高77.3%,脉络膜黑色素瘤常见为蘑菇形,“挖空”征并伴视网膜剥离,CDFI证实视网膜  相似文献   
7.
肝段下腔静脉梗阻的超声显像(附15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报告应用实时灰阶超声诊断肝段下腔静脉梗阻15例,均经X线造影证实。并以20例正常人测值对照。正常组平静呼吸时下腔静脉前后内径16.85±2.61毫术,腔静脉入口处前后径14.15±2.65毫米,肝尾叶厚度15.3±1.98毫米。病理组梗阻段以下内径25±3.8毫米,与正常组比较P<0.001。狭窄段距入口处14±10毫米,梗阻段长27±12毫米。肝尾叶厚34.3±8.1毫米。并显示肝静脉扩张,变细,弯曲等与X线造影所见相似。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非诺贝特(fenofibrate,FF)抗血管紧张Ⅳ(angiotensinⅣ,AngⅣ)所致心肌细胞肥大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利用乳鼠心肌细胞培养,以细胞表面积、蛋白含量和心房利钠因子mRNA表达为肥大指标,观察FF对AngⅣ诱导心肌肥大的作用。Real-time PCR和Western blot方法检测mRNA及蛋白水平的表达;比色法和硝酸还原法分别检测一氧化氮合酶(nitric oxide synthase,NOS)活性和一氧化氮(ni-tric oxide,NO)浓度。结果 AngⅣ诱导心肌细胞肥大(P<0.01);FF浓度依赖性地抑制AngⅣ的作用(P<0.01);FF0.3μmol.L-1明显上调AngⅣ导致的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α(peroxisome proliferator-activated receptor-α,PPAR-α)以及内皮型NOS mRNA和蛋白表达的降低(P<0.01),同时增加NOS活性和NO浓度(P<0.01)。PPAR-α阻断剂MK886可完全取消FF的上述作用(P<0.05)。L-精氨酸的作用与FF相似(P<0.01),NOS阻断剂NG-硝基-L-精氨酸-甲酯可完全取消其作用(P<0.01)。结论 FF可能通过激活其特异性受体PPAR-α,上调NOS表达,促进NO释放,最终产生抗AngⅣ诱导心肌肥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本文报告应用实时灰阶超声诊断肝段下腔静脉梗阻15例(男12,女3,年龄21~40岁)。均经下腔静脉X线造影证实。并以20例(男15,女5,年龄21~50岁)正常人测值作对照。本病临床特点为下肢浮肿,右上腹痛、肝大、腹壁静脉曲张及进行性腹水。X线造影显示梗阻平面在第7~10胸椎水平。完全梗阻11例,不完全梗阻4例。其中2例下腔静脉未显影。声象图表现:  相似文献   
10.
多层螺旋CT及其后处理技术在膝关节骨折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5,他引:1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MSCT)厦其图像后处理技术在膝关节骨折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19例膝关节外伤惠者进行普通X线MSCT检查,并通过多平面重建法(MPR)、三维表面遮盖显示(SSD)及容积显示技术(VR)观察骨折细节。结果:2例隐匿骨折和17例复杂骨折通过MSCT检查能清晰显示线的位置、范围和骨折块的移位及关节面塌陷的程度与面积。结论:MSCT及其后处理技术能为膝关节骨折提供有价值的诊断和治疗信息,有良好的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