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3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9篇
儿科学   5篇
妇产科学   8篇
基础医学   10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39篇
内科学   18篇
特种医学   6篇
外科学   13篇
综合类   83篇
预防医学   16篇
药学   25篇
  2篇
中国医学   56篇
肿瘤学   1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18篇
  2010年   21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17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22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3篇
  1992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2.
3.
为探讨孕鼠宫内缺氧对新生小鼠发育时期额叶皮质神经元内nNOS表达及对成年小鼠学习记忆能力的影响,本研究采用Tapanainen建立的缺氧模型致胎龄13、15、17d小鼠宫内缺氧,然后采用Nissl染色观察新生鼠发育时期P1、P7、P14、P28、P90额叶皮质内神经元的数量和形态变化;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观察新生鼠发育时期P1、P7、P14、P28、P90脑组织内nNOS阳性神经元的表达;Morris水迷宫实验检测P90小鼠的学习和记忆能力。结果显示:与正常组比较,宫内缺氧组小鼠额叶皮质神经元数量明显减少,额叶皮质神经元内nNOS的表达明显减弱。宫内缺氧组小鼠逃避潜伏期延长及穿环次数明显减少。以上结果提示宫内缺氧可导致新生鼠额叶皮质神经元数量明显减少及nNOS的表达也明显减弱,并引起成年小鼠学习记忆能力降低。  相似文献   
4.
有关肝胆疾病患者的血清和胆汁中SIgA含量变化,临床已有报道。本文应用放射免疫方法分析检测了76例慢性肝炎患者血清SIgA,并观察了不同类型的慢性肝炎患者血清SIgA的消长情况,探讨血清SIgA的变化机制及临床价值。1材料及方法1.l材料正常健康成人46名(男30名,女16名,年龄20~53岁)。慢性病毒性肝炎患者76名(男41名,女35名,年龄28~60岁)。以上病例均为本院住院患者,按1990年全国病毒性肝炎学术会议修订的诊断标准分型:慢性迁延性肝炎(慢迁肝)36名;慢性活动性肝炎ZO名;肝炎后肝硬化20名。12方法受试者空腹取肘静脉血2…  相似文献   
5.
【病例】  2 4岁。孕1 产1 。因妊娠 41周于 2 0 0 2年 8月 2 8日7时入院待产。妇科检查未见异常。 2 9日凌晨 4时有规律宫缩 ,16时宫口开全 ,于 17时侧切顺利娩出一女婴。胎儿娩出后即给予缩宫素 10单位肌内注射 ,15分钟后 ,阴道有少量出血 ,按压耻骨联合上方脐带不回缩 ,宫底高度脐平 ,考虑胎盘已经剥离 ,给予按揉子宫 ,并鼓励产妇向下用力 ,胎盘娩出 ,大小约16cm× 14cm× 1 5cm ,脐带长 5 5cm ,连同胎盘娩出一约 10cm× 10cm球形肿物 ,表面粗糙 ,呈紫红色 ,有活动性出血 ,此时产妇自觉下腹疼痛、心悸、胸闷 ,面色苍白 ,血压降至 85 /4 …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活血化瘀类中医方药为主治疗肝纤维化的疗效。方法:采用自拟抗纤软肝汤治疗本病患者47例。结果:总有效率达到93.7%。提示:本方可改善肝功,降解肝纤维化。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疏肝和胃,理气止痛类中药配伍治疗各型胃炎的疗效;方法 对1999年5月~2003年5日的胃炎患者采用自拟肝胃Ⅰ号汤剂,(柴胡、元胡、香附、炒麦芽、陈皮、甘草、佛手等)治疗各型胃炎1000例;结果显效736例,有效214例,总有效率95%;提示本方具有疏肝和胃,理气止痛的功效。  相似文献   
8.
降糖方治疗2型糖尿病68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补气生津,滋阴润燥类中药配伍治疗糖尿病的疗效。方法对2001-2004年的糖尿病患者采用降糖方(黄芪、元参、生地、葛根、苍术、丹参、地骨皮、山药)等,治疗2型糖尿病68例,总有效率95.6%。西药对照组68例,总有效率达77.9%,两者差异显著,P<0.05。结论本方具有补气生津,滋阴润燥的功效,具有临床症状改善快,副作用小等优点。  相似文献   
9.
正血小板输注无效(PTR)是指患者在连续2次输注ABO血型相合且足够剂量的血小板悬液后仍处于无反应状态,即血小板计数(PLT)未见显著升高、有时反而下降;输入的血小板在体内存活期很短;CCI和PPR不能达标;临床出血倾向未见减轻等。从而未能防治由于血小板数量不足或功能缺陷导致的出血~([1])。引起PTR的原因较多,主要原因可概括为2大类,免疫性因素和非免性疫因素。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血清鳞状细胞癌抗原(SCCAg)、组织蛋白酶D(Cath-D)、糖类抗原125(CA125)联合检测对宫颈鳞癌诊断及预测转移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血清中SCCAg和Cath- D水平,全自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检测CA125。收集2009年1月30日-2012年4月1日宫颈鳞癌患者(ⅠA2~ⅡA期)60例为研究组;宫颈上皮内瘤变组(CIN组)60例为对照组1;慢性宫颈炎组60例为对照组2。研究组在术前检测血清SCCAg、Cath-D、CA125水平,分析血清SCCAg、Cath-D、CA125水平与宫颈鳞癌、临床病理特征、转移及复发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宫颈鳞癌组手术前的SCCAg、Cath-D和CA125水平分别为(1.41±0.26)ng/ml、(19.14±1.52)ng/L和(17.42±0.90)u/ml,明显高于CIN组和慢性宫颈炎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03、0.005、0.000、0.000、0.000和0.000);SCCAg、Cath-D水平与宫颈鳞癌临床分期、肿瘤体积、分化程度、间质浸润深度、脉管癌栓、宫旁转移、盆腔淋巴结转移有不同程度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CA125水平变化与宫颈癌间质浸润深度密切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07)。应用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SCCAg、Cath-D和CA125诊断宫颈鳞癌的临界值分别为1.03 ng/ml、13.58 ng/L和8.16 u/ml,预测转移临界值分别为3.21 ng/ml、21.20 ng/L和12.45 u/ml,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954、0.905和0.718。结论  血清SCCAg和Cath-D水平对宫颈鳞癌的诊断、临床分期、预判复发具有很高的临床诊断价值;SCCAg、Cath-D和CA125 3项指标联合使用,可明显提高预测宫颈鳞癌转移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