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篇
  免费   7篇
综合类   10篇
预防医学   1篇
中国医学   22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养生之诀,以卧为先。通过从"卧"的姿势、时位以及禁忌归纳整理古代养生文献,发现古人所言睡方,应以侧卧为宜,面生气之位而居,四时应晨起于寅卯时,夜卧于戌亥时;卧须有向包括:恒东而卧——万物以生,东西而卧——调补阴阳,四向而卧——以应四季,依季而卧——顺时针卧;卧的禁忌包括:趋避不良环境(勿卧窗脊下,卧处勿当风,卧勿对炉灯),趋避不当行为(卧须闭口,不可言语;卧勿覆首,旦须暖腹;卧勿饱食,亦不可久;卧勿湿头,脚踏勿高)。以此为方,才能获得健康的睡眠,达到养生延寿的效果。  相似文献   
2.
[目的] 对《温病指南》《医学真传》作者误为高秉钧的流传脉络进行梳理和正讹。[方法] 通过人物考证方法,对高秉钧、娄杰、高世栻其人其事进行文献考证梳理;通过文献检索方法,检索中国知网、读秀数据库中《温病指南》《医学真传》存在讹误的学术论文及专著图书;通过文献计量方法,运用中国知网文献互引网络分析工具,分析《医学真传》讹文转引脉络。[结果] 由高秉钧、娄杰、高世栻的生平事迹可知,他们所精专科不同,而且生卒年月无重合。根据学术论文和专著图书讹误脉络,《温病指南》《医学真传》讹误上游应为2002版电子图书《中华医典》。互引网络分析结果认为,2011年发表的《艾灸温通作用的理论探讨》一文对《医学真传》作者讹误的传播起到了广泛推动作用。[结论] 《 温病指南》《医学真传》的作者分别是娄杰和高世栻,此二书误为高秉钧所作,与学者和编辑在转引时未能详查原始文献和权威文献有关,此则提示学人在转引时务必谨慎考证,避免以讹传讹。  相似文献   
3.
寺庙药局制度自金初仰山栖隐禅寺药局始,绵延八百余年,影响深远,形成了“以医养寺”的独特传统。北京门头沟仰山栖隐禅寺兴盛于金,历经各朝几次重修,终毁于抗日战争战火之下。药局由希辩大师创立,又因其良好的社会效应在百年间被各地寺庙纷纷效仿,其中受其影响最深、发展最好的莫过于由仰山栖隐禅寺僧人东林志隆亲自前往嵩山建立的少林药局。仰山栖隐禅寺药局也因其精湛医术,为后人留下了许多传说故事。药局的发展历程与寺庙的兴衰息息相关,其衰落与战乱及民众信仰的转变相关。仰山栖隐禅寺药局有着重要的历史意义和当代价值,以期相关论述能为其发掘与保护提供部分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4.
马王堆汉墓医书中的灸法内容丰富,涉及各经脉灸疗所主治疾病、灸法的禁忌以及各类型疾病的灸法灸方。《足臂十一脉灸经》与《阴阳十一脉灸经》立足于经脉循行,在描述经脉循行路径的同时叙述每条经脉灸法所主治疾病。《脉法》则提出以灸导气进而治疗疾病,并提出了"脓不可灸"的观点。《五十二病方》与《杂疗方》两部方剂学著作,对于不同疾病的治疗提出了不同的灸疗方法。这些疾病多数集中于外科疾病,属于早期中医的外治法范畴。选用材料也多种多样,展现了先秦两汉时期外治法的多样性。《养生方》与《天下至道谈》两部养生与性医学著作,虽然现存的文献中没有明确的灸法,但是根据残片内容以及其他内容判断,仍然可以看出灸法同样应用于房中养生。  相似文献   
5.
养生作为中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历来受到医家的青睐与追捧。医籍中有关养生的方药层出不穷,通过对先秦两汉简帛医书中养生类方书的探索,从方剂分类、药物组成、方药特色等三个方面分析先秦两汉医家的养生观念。当时医者对于中医药养生已经有了相当深入的认识,对养生方剂、药物功效、采摘时节、药食配伍、辅药利用、服药方法等也有较为全面的了解,并进行了一些总结。更值得一提的是,其中一些思想作为中医早期的养生思想流传至今,被历代医家传承与发扬。因此,先秦两汉简帛中养生类医方的价值值得肯定与发掘。  相似文献   
6.
"数"是古代数术之学的操作系统,是《黄帝内经》基本范畴与理论构建和发展的重要基石,反映了古人对于宇宙现象与社会规律的基本认识,其功能与意义和现今数学之数有着很大的差异性。本文通过考察《黄帝内经》中数的应用,以及中西方数学史的发展过程,发现:数经历了从具象到抽象,从计量到通神,从数术到纯粹数学等三个基本过程;古今数在性质、功能与学科发展方向上等存在差异,并与当时的物质水平、认知水平、社会制度等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7.
熊益亮  林楠 《国医论坛》2014,29(2):57-59
金代易水学派创始人张元素尝谓:“运气不齐,古今异轨,古方今病,不相能也。”其说对中医学发展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不仅活跃了当时的学术氛围,同时也可以启发后学,开拓思路。此观点提出后近千年来一直备受争议,有人推崇,亦有人批判。本文试图通过分析探讨“古方今病,不相能也”的深刻内涵,以辨析其奥理,解后学之困扰。  相似文献   
8.
梁秋语  熊益亮  张其成 《中医杂志》2018,(23):2064-2067
"厥"是中医典籍中一个经常出现的术语,目前对其医学内涵的考证多是对中医古籍中的相关内容进行提炼和梳理,而未能对新出土的文献加以利用。在梳理先秦两汉涉医简帛资料的基础上对"厥"字的形义和医学内涵进行考察,发现"欮"是"厥"的古字,其形义为反复发作的气逆,作为疾病的"厥"是"瘚"的误写,医学上是指经络气血运行失常的状态,以往研究未能对其经络背景加以强调,故兹以补充。  相似文献   
9.
简帛医书中的十一脉系统作为经脉学的理论框架被后世医家所继承和发展,并在《灵枢》中形成了成熟而完整的十二经脉体系。在早期经脉系统的演变过程中,医家们对于手厥阴经的认识形成与发展是整个过程中颇具争议与关键的一环。从简帛医书中的经脉入手,与《灵枢》中的手厥阴经相对比,以期厘清早期经脉的演变过程与理论发展。  相似文献   
10.
在中医药迎来"天时、地利、人和"大好发展时机的当下,中医药文化人才培养的现状却不容乐观。以中医药文化人才培养的现状为出发点,梳理分析中医药文化人才培养所面临的问题,以中医药传承与创新、中医药文化产业建设、中医药国际化三个视角探讨分析了中医药文化人才培养的路径,认为中医药文化人才培养是当下中医药教育与人才培养不可忽视的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