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1篇
内科学   1篇
神经病学   1篇
综合类   2篇
药学   4篇
  2023年   3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1.
索拉非尼致手足综合征的观察与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熊晓丽 《安徽医药》2010,14(2):242-242
手足综合征是肝癌、肾癌病人口服索拉非尼常见的副作用之一,本文观察了30例口服索拉非尼的肝癌、肾癌患者,其中27例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手足皮肤反应,且部位、严重程度有较大差异,在临床护理实践中,加强患者教育,告之患者药物所致手足皮肤反应的相关知识,及时发现和处理手足皮肤反应,能避免和减少药物副作用,从而提高治疗依从性,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
目的:建立一测多评法同时测定大青叶中异牡荆素、异牡荆素-3”-O-吡喃葡萄糖苷、异金雀花素、金圣草素6-C-β-D-吡喃葡萄糖-(1→3)-β-吡喃葡萄糖苷4个黄酮类成分含量。方法:采用ACE Excel 5 C18-AR(250 mm×4.6 mm, 5μm)色谱柱,以乙腈-0.1%磷酸(13.5∶86.5)为流动相,体积流量1.0 mL·min-1,检测波长269 nm,柱温30℃,进样量10μL。以异牡荆素为内标,计算其他3个成分的相对校正因子,测定其含量。结果:4个成分在各自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 5);平均加样回收率分别为97.0%~100.3%,RSD分别为0.71%~1.2%。9批样品中异牡荆素、异牡荆素-3”-O-吡喃葡萄糖苷、异金雀花素、金圣草素6-C-β-D-吡喃葡萄糖-(1→3)-β-吡喃葡萄糖苷含量范围分别为1.005~2.067、0.134~1.876、0.545~1.519和0.167~2.587 mg·g-1。一测多评法所得结果与外标法接近。结论:该方法简便可靠,重复性好,可用于...  相似文献   
3.
连钱草为中医临床上常用中药之一,临床疗效显著。为进一步加深对连钱草的基础研究和临床应用研究,本研究对其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文献进行了较为全面的总结,以期为连钱草的综合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康复训练辅助药物对老年脑卒中后抑郁(PSD)患者的治疗效果及对神经功能和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5月至2018年2月在广元市精神卫生中心心身疾病科接受治疗的老年PSD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依据治疗方法分为2组: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2组患者均接受药物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康复训练,治疗8周。对比2组患者治疗前后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美国国立卫生院神经功能缺损量表(NIHSS)评分、脑卒中专门化生活质量量表(SS-QQL)评分、简易精神状态评估量表(MMSE)评分和满意度。采用SPSS 13.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2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或χ2检验。结果与治疗前相比,2组患者治疗后的HAMD、NIHSS、MMSE和SS-QQL评分均得到显著改善(P<0.05)。与对照组相比,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HAMD[(16.22±2.06)和(19.55±3.12)]和NIHSS[(6.04±1.03)和(9.68±1.44)]评分显著降低(P<0.05),而MMSE[(23.29±3.38)和(18.15±3.23)]和SS-QQL[(178.62±3.66)和(151.58±6.35)]评分显著升高(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满意率显著高于对照组(97.5%和85.0%,χ2=3.914,P=0.048)。结论康复训练辅助药物治疗对老年PSD患者的治疗效果较好,可明显改善患者的认知功能和神经功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5.
目的: 研究戴氏绿僵菌无性型戴氏绿僵菌培养液上清液中生物活性物质对小鼠肿瘤S180的抗肿瘤活性.方法: 体外传代肿瘤细胞株杀伤试验采用MTT法,小鼠体内肿瘤细胞生长检测采用实体瘤称重法,IL-2检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双抗夹心法).结果: 戴氏绿僵菌培养液提取物在高浓度时对体外传代肿瘤细胞株S180有显著的抑制作用,抑瘤率分别为28.06%、23.92%、35.55%、30.92%;对小鼠体内S180实体瘤的生长有显著的抑制作用,抑瘤率分别为22.09%、39.11%、41.67%;能提高荷瘤小鼠血清中IL-2水平,IL-2水平分别为84.627、106.915、136.911 ng/L.结论: 戴氏绿僵菌提取物在体内和体外均具有抑瘤作用,其抑瘤机理可能与提高机体免疫抑瘤能力有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β-羟丁酸测定在糖尿病酮症或酮症酸中毒诊断中的意义.方法:采用酶速率法测定并比较非酮症糖尿病组(NDK)、糖尿病酮症组(DK)和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组(DKA)血β-羟丁酸的浓度变化.结果:β-羟丁酸在非酮症糖尿病组、糖尿病酮症组及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组随血酮体的增加而上升,且差异显著(P<0.05).结论:血清β-羟丁酸测定对糖尿病酮症及酮症酸中毒的诊断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目的 建立同时测定大青叶中1,2,2′-tri-O-E-sinapoyl-β-gentiobiose和1,2,6′-tri-O-E-sinapoylgentiobiose 2个专属性酚酸的含量方法。方法 采用依利特C18色谱柱(4.6 mm×250 mm,5μm),以乙腈-0.1%磷酸溶液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流速为1.0 m L·min–1,检测波长328 nm,柱温30℃。结果 1,2,2′-tri-O-E-sinapoyl-β-gentiobiose和1,2,6′-tri-O-E-sinapoylgentiobiose分别在2.092~104.6μg·m L–1(R2=0.999 6)和2.996~149.8μg·m L–1(R2=0.999 5)内呈现出良好的线性关系;精密度、稳定性和重复性的RSD均<2%;平均加样回收率(n=6)分别为99.05%,99.60%,RSD分别为0.34%,0.65%。结论 该方法简便,专属性、重复性好,...  相似文献   
8.
<正>癫痫性猝死(sudden unexpected death in epilepsy,SUDEP)是癫痫患者整体死亡风险较普通人群显著增高的重要原因,由SUDEP所致的癫痫性死亡已成为重大公共卫生问题。笔者检索国内文献发现,目前关于SUDEP的报道甚少,有关SUDEP命名不一,如“癫痫不明原因猝死”、“癫痫患者突然意外死亡”、“癫痫猝死”等。随着长程视频脑电监测的普及、基因检测技术及分子水平尸检的开展等,人们对SUDEP有了进一步认识,有必要再次探讨SUDEP的科学定义和解读,这对未来研究SUDEP具有重要意义。癫痫性猝死的概念由Nashef于1997首次提出。为了方便临床应用,2012年再次对其重新修订。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