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篇
  免费   4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1篇
综合类   7篇
中国医学   1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目的研究清眩降压汤及其化裁方清达颗粒对大鼠离体胸主动脉血管环舒张作用的比较。方法取大鼠胸主动脉血管环分为对照组、清眩降压汤组和清达颗粒组,清眩降压汤组和清达颗粒组以累计加药法加入药液,使药物浓度依次递增为0.25、0.5、0.75、1 mg/mL,对照组加入等体积的生理盐水,分别观察3组在静息状态、KCl以及NE刺激下预收缩血管环后血管环张力的变化。结果静息状态下,3组血管环张力无明显变化;加入KCl和NE预收缩血管环后,清眩降压汤组和清达颗粒组血管环与对照组比较明显舒张(P0.05),且清达颗粒组的舒张幅度明显高于清眩降压汤组(P0.05)。结论清眩降压汤和清达颗粒均能促进血管舒张,且清达颗粒的舒张作用明显优于清眩降压汤。  相似文献   
2.
目的 采用网络药理学探讨清化肠饮治疗溃疡性结肠炎(UC)作用机制.方法 运用TCMSP数据库筛选清化肠饮的活性成分及其作用靶点;通过DisGeNET和GeneCards数据库筛选疾病作用靶点,与活性成分作用靶点相映射得到二者共同靶点;将共同靶点导入String数据库中构建靶点相互作用(PPI)网络图,根据相互作用关系大...  相似文献   
3.
目的 采用网络药理学的方法探讨黄芩苷治疗转移性乳腺癌的作用机制。方法 运用中药系统药理学分析平台(TCMSP)搜索获取黄芩苷的药代动力学(ADME)等数据,用Pharmmapper数据库预测黄芩苷的作用靶点;运用GeneCards数据库搜索获取转移性乳腺癌疾病靶点;运用Venny 2.1.0在线工具,获取黄芩苷与转移性乳腺癌的共同靶点,再用String数据库构建互作网络(PPI网络)并分析,获取核心靶点;最后运用DAVID数据库进行GO和KEGG富集分析,获得生物学过程及核心作用通路。结果 获取黄芩苷的作用靶点399个,转移性乳腺癌的疾病靶点3 188个,药物和疾病共同靶点206个;String数据库PPI网络分析得到核心靶点62个,包含MAPK1、AKT1、PIK3R1、HSP90AA1、SRC、Bcl-2等;GO富集分析得到134个生物过程(BP)、51个分子功能(MF)、24个细胞成分(CC),主要涉及信号转导、凋亡过程的负调控、炎症反应、蛋白磷酸化、细胞增殖、细胞迁移、MAPK级联、血管生成等生物学进程;KEGG通路分析得到信号通路88条,包括癌症的途径、PI3K/Akt信号通...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片仔癀(PZH)对结肠癌细胞株HT-29、SW620干细胞的抑制作用.方法 采用人结肠癌细胞株HT-29、SW620常规体外培养,随机设定对照组和不同浓度片仔癀组(0.25、0.5、1mg/mL),干预24h后,MTT法测定细胞活力;倒置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变化;流式细胞仪分析片仔癀对HT-29、SW620细胞株干细胞数量的影响.结果 MTT显示,不同浓度片仔癀干预HT-29、SW620细胞后,细胞活力均下降且具有剂量依赖性;倒置显微镜观察,PZH 1 mg干预24h后,HT-29及SW620细胞数量减少,细胞变小,折光性差,细胞悬浮、脱落而死亡;流式分析HT-29、SW620细胞株SP细胞的比例分别为10.87%、8.46%,片仔癀1 mg/mL干预24 h后,SP细胞比例分别下降为1.69%、1.18%.结论 片仔癀具有抑制HT-29、SW620结肠癌细胞增殖的作用,并且能够减少这2种细胞株干细胞的数量.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精制补中益气颗粒(HT185)对5-FU化疗大肠癌移植瘤小鼠肠道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构建大肠癌移植瘤小鼠5-FU化疗肠道损伤模型,按照瘤体体积随机分为对照组、HT185组、5-FU组、5-FU+HT185组,每组10只;每天观察小鼠一般生活状态;测量小鼠体重;观察粪便质地,根据腹泻评分进行分级;HE(苏木素-伊红)染色观察空肠组织病理形态,评估损伤程度;IHC(免疫组化)检测TUNEL、Bax、Bcl2指标观察空肠组织肠腺隐窝细胞凋亡情况。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较,5-FU组小鼠的活动度降低、毛发枯槁、体重减轻,腹泻严重;空肠组织肠绒毛断裂、长度变短,肠道细胞、固有层水肿;TUNEL、Bax表达上调,Bcl2表达下调。与5-FU组相比较,5-FU+HT185组小鼠,活动度提高、毛发光亮,腹泻次数明显减少;空肠组织完整性,绒毛长度、肠细胞、固有层水肿等情况明显改善;TUNEL、Bax表达下调,Bcl2表达上调。结论 HT185能够减轻大肠癌移植瘤小鼠5-FU化疗所致的肠道损伤,调节促凋亡蛋白Bax、促进抗凋亡蛋白Bcl2的表达,可能是HT185对大肠癌移植瘤小鼠5-FU化疗肠道损伤保护的作用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熊果酸(UA)对葡聚糖硫酸钠(DSS)诱导的实验性小鼠结肠炎模型的抗炎作用,旨在阐明其对肠上皮细胞(IEC)作用的可能分子机制。方法:在体内研究中,将体质量为20~22 g的雄性BALB/c小鼠15只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正常对照组、DSS模型组、DSS+熊果酸治疗组。通过3%DSS诱导8 d,制备小鼠结肠炎模型;其中一组DSS诱导的小鼠结肠炎模型采用UA预处理。各实验组的小鼠体质量和结肠长度分别采用物理天平和游标卡尺测定;参照临床疾病活动指数(DAI)评分法对小鼠进行评分。采用HE染色观察各组结肠组织病理学变化;通过ELISA法测定各组小鼠血液中血清淀粉样蛋白酶A和结肠组织中IL-6的水平。以IL-6刺激分化的Caco-2细胞制备体外人肠上皮细胞炎症模型,通过Western blot检测UA对肠上皮细胞IL-6/STAT3信号通路中STAT3磷酸化的影响。结果:①与正常对照组比较,DSS模型组的DAI评分增加、结肠长度缩短和组织损伤明显,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DSS模型组比较,UA显著抑制了DSS诱导的DAI评分增加、结肠长度缩短和组织学损伤,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与正常对照组比较,DSS模型组的血清淀粉酶(SAA)水平和结肠组织中IL-6水平升高明显,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DSS模型组比较,UA可显著逆转DSS诱导的血清淀粉酶(SAA)水平和结肠IL-6水平的升高,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与正常肠上皮细胞比较,IL-6刺激显著上调STAT3的磷酸化水平;而UA可显著抑制肠上皮细胞中IL-6诱导的STAT3磷酸化水平的增加,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熊果酸可通过阻断IL-6/STAT3信号通路改善了DSS诱导的结肠炎,提示熊果酸在靶向治疗溃疡性结肠炎中可能具有临床应用潜力。  相似文献   
7.
8.
目的为提高高原部队医疗服务效能、充分利用卫生资源提供依据。方法总结2011年西藏那曲175名军官的健康查体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前八位主要疾病谱为:高原红细胞增多症,高尿酸血症,高脂血症,脂肪肝,心电图及心脏彩超异常,脾脏增大,肺气肿,高血压,部分疾病与年龄及入藏时间有相关性。体检正常者仅12例,检出阳性率为93.1%;检出2种及以上疾病者116例,占66.3%。结论西藏那曲驻军军官的健康状况不容乐观,而加强对高原疾病的预防和高原疾病的诊治研究,是该地区卫生勤务工作的重点。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精制保和颗粒(RBF)对人大肠癌细胞移植瘤生长的影响及对Bcl-2和Bax表达的调控作用。方法通过对BALB/c裸鼠皮下种植人结肠癌HCT116细胞建立裸鼠荷瘤模型,根据瘤体的体积将裸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和RBF组各5只,分别给予等体积的生理盐水和RBF溶液150 mg/(kg·d),连续灌胃12 d。通过游标卡尺和电子天平分别检测瘤体体积和重量,采用HE染色观察组织病理学改变,通过TUNEL染色检测细胞凋亡情况,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移植瘤组织中PCNA、Bax和Bcl-2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与对照组比较,RBF组移植瘤瘤体的体积、重量均显著降低(P均<0.05);HE染色发现RBF组移植瘤组织出现坏死;免疫组化和TUNEL染色检测显示RBF组中PCNA表达明显降低和TUNEL阳性染色细胞数增多(P均<0.05);免疫组化检测显示RBF组移植瘤组织中抗凋亡蛋白Bcl-2的表达明显降低,而促凋亡蛋白Bax的表达明显升高(P均<0.05)。结论RBF干预抑制大肠癌移植瘤细胞的生长,通过调控Bcl-2和Bax表达促进细胞凋亡和抑制细胞增殖可能是其重要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0.
结肠癌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恶性肿瘤.化疗是结肠癌的主要治疗手段之一,以5-氟尿嘧啶(5-Fu)为基础的多种药物联合治疗被认为是现阶段治疗大肠癌的标准化疗方案.但结肠癌细胞对这些高选择性单靶点药物往往存在多药耐药性(multidrug resistance,MDR),这是恶性肿瘤化疗失败的主要原因[1].因此,具有毒副作用小、多靶点作用、能逆转MDR的中药成为目前研究的热点.国家一级中药保护品种片仔癀(Pien Tze Huang,PZH)具有清热解毒、凉血化瘀、消肿止痛的功效,在民间以及东南亚地区被广泛用于抗癌治疗[2].临床研究表明,片仔癀对许多晚期癌症患者能明显改善疼痛,缩小瘤体,延长生命,提高生活质量[3-4].我们前期研究也发现片仔癀通过调控STAT3信号转导通路来调节Bcl-2、Bax、Cyclin D1、CDK4等多个癌基因和抑癌基因的表达,从而诱导肿瘤细胞凋亡,抑制肿瘤细胞增殖[5-1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