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9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3篇
综合类   47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25篇
中国医学   73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22篇
  2008年   6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4篇
  200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目的 探究诃子水提物(water extract of Terminalia chebula,TRW)对球形马拉色菌的体外抗菌活性及对生物被膜的抑制作用,并初步探讨其抗菌机制。方法 采用微量稀释法测定TRW对马拉色菌的体外抗菌活性;活菌计数法测定TRW对球形马拉色菌作用的时间-杀菌曲线。通过微板法构建球形马拉色菌生物被膜体外模型,用XTT法测定生物被膜代谢活性;采用活菌计数法和扫描电子显微镜分别检测TRW对球形马拉色菌生物被膜活菌量以及微观形态的影响。采用山梨糖醇保护实验、碘化丙啶(PI)染色分别测定TRW对球形马拉色菌细胞壁和细胞膜的作用影响。结果 TRW对7株马拉色菌的最低抑菌质量浓度为0.90~4.59 mg/mL,其中对TRW敏感性最强的是球形马拉色菌MC14。时间-杀菌曲线结果显示TRW对MC14整个生长周期均有抑制作用。球形马拉色菌MC14生物被膜的初黏附期、聚集期和成熟期分别为0~24 h、24~96 h和96~168 h。TRW可降低MC14各个阶段生物被膜的活菌量,作用效果由强到弱排列为聚集期>黏附期>成熟期;且对MC14各个阶段的生物被膜均有清除作用,可...  相似文献   
2.
番薯块根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番薯块根的化学成分。方法:95%乙醇提取回收溶剂后以氯仿萃取,萃取部位经多种层析方法分离;结合理化性质和波谱方法进行结构鉴定。结果:分离并鉴定了6个化合物,分别为:Batatinoside I(1)、枸橼苦素(2)、咖啡酸十八烷酯(3)、乙酰-β-香树醇(4)、咖啡酸(5)、东莨菪素(6)。结论:其中,化合物1为结构新颖的树脂糖苷类化合物,并首次从番薯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3.
香鳞毛蕨中萜类化合物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香鳞毛蕨中的萜类化合物进行研究。方法:利用多种色谱技术进行分离纯化,根据理化性质和现代波谱技术并辅以化学方法进行结构鉴定。结果:分离出4个单体,分别鉴定为10-hydroxyl-15-oxo--αcad inol(Ⅰ)、A lb icany acetate(Ⅱ)、α-Cad inene(Ⅲ)、A lb icanol(Ⅳ)。结论:化合物Ⅰ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4.
香鳞毛蕨治疗银屑病的药理作用研究   总被引:12,自引:3,他引:12  
目的 研究香鳞毛蕨对银屑病的作用。方法 采用小鼠尾部鳞片模型,研究香鳞毛蕨水提液及醇提液对银屑病的作用效果。结果 香鳞毛蕨醇提液对银屑病的作用效果较好(P<0.01)。结论 香鳞毛蕨对银屑病有一定疗效,具有一定的开发前景。  相似文献   
5.
目的:为阐明五爪金龙的有效成分,对其地上部分进行了化学成分研究。方法:五爪金龙地上部分乙醇回流提取,提取物用石油醚、氯仿、乙酸乙酯和正丁醇萃取,氯仿萃取部位经反复硅胶柱层析。化合物结构鉴定通过理化常数和波谱数据进行确定。结果:分离得到4个化合物,经光谱方法和物理方法鉴定分别为槲皮素-4′,7-二甲醚(Ⅰ),山奈素-4′,7-二甲醚(Ⅱ),β-胡萝卜苷(Ⅲ),β-谷甾醇(Ⅳ)。结论:以上化合物全部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其中化合物Ⅱ为首次从该属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黄绵马酸BB与红霉素联用对表皮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epidermidis,SE)抑菌活性和生物被膜形成的作用,为黄绵马酸BB开发成为一种新型的生物被膜抑制剂提供理论基础。方法 采用微量稀释法分别测定黄绵马酸BB与红霉素联用对11株SE的最低抑菌浓度(minimum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MIC),并采用微量棋盘稀释法测定联合用药的部分抑菌浓度指数(fractional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 index,FICI)与最低抑膜浓度(minimum biofilm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MBIC);采用时间-杀菌曲线法,评价联合用药对SE的动态杀菌作用;通过二甲氧唑黄[2.3-bis(2-methoxy-4-nitro-5-sulfophenyl)-5-[carbonyl(phenylamino)]-2H-tetrazolium hydroxide,XTT]比色法、半定量黏附实验和扫描电子显微镜(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SEM)观察,评价联合用药...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香鳞毛蕨Dryopteris Fragrans有效部位对糠秕马拉色菌的体外抗真菌作用,进一步明确香鳞毛蕨有效部位的抗菌谱。方法用纸片法、试管内药基法、微量液基稀释法测定香鳞毛蕨有效部位对糠秕马拉色菌2株标准株和4株临床分离菌株的抑菌圈及最低抑菌质量浓度(MIC)。结果不同质量浓度香鳞毛蕨有效部位贮备液对糠秕马拉色菌标准菌株和临床分离菌株抑菌圈的大小分别为6.7~19.6mm、6.8~17.1mm;试管内药基法测定香鳞毛蕨有效部位对糠秕马拉色菌的MIC,对标准菌株MIC为10 mg生药/m L,对临床分离株MIC为5~10 mg生药/m L;微量液体稀释法测定香鳞毛蕨有效部位对糠秕马拉色菌的MIC,对标准菌株MIC为1.56~3.13 mg生药/m L,对临床分离株MIC为3.13 mg生药/m L。结论香鳞毛蕨有效部位对糠秕马拉色菌有抑菌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民间复方的抗炎、镇痛的药理作用,为该药的临床研究提供基础.方法:采用小鼠耳廓肿胀法、小鼠热板法、小鼠扭体法等多种模型和方法.结果:民间复方能较好地抑制二甲苯引起的小鼠耳廓炎性肿胀说明民间复方有明显的抗炎作用.镇痛实验表明,民间复方能显著提高热板试验小鼠的痛阈,有效抑制冰醋酸引起的小鼠扭体反应次数.结论:民间复方具有良好的抗炎、镇痛、消肿等作用.  相似文献   
9.
HPLC法测定小儿七星茶口服液有效成分的含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为制定小儿七星茶口服液的定量标准提供参考。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有效成分钩藤碱和甘草苷的含量。结果钩藤碱在0.0258-0.258μg范围内有良好的线性关系,线性回归方程:y=1486205x-3621,r^2=0.9999;精密度、重复性、稳定性、回收率的RSD分别为0.12%、2.5%、1.5%、2.4%,样品平均含量达1.405 mg.L^-1。甘草苷在1.346-4.093μg范围内有良好的线性关系,线性回归方程:y=3E+7x-37274,r^2=0.999;精密度、重复性、稳定性、回收率的RSD分别为2.63%、4.02%、2.71%、0.55%,样品平均含量达129.28 mg.L^-1。结论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钩藤碱和甘草苷的含量可以作为小儿七星茶口服液的定量标准。  相似文献   
10.
目的基于分子对接及分子动力学模拟方法从中药活性成分中寻找潜在的Ⅱ型5α-还原酶(5αR2)抑制剂。方法采用分子对接方法对中药来源的26种单体成分进行对接,根据对接结果,对与蛋白结合较强的化合物进行分子动力学模拟,采用MM/PBSA方法计算体系的结合自由能;通过体外微量酶反应体系进行生物活性验证。结果 26种单体成分与5αR2具有不同程度的结合能,其中女贞苷、红花黄色素和扁柏双黄酮的结合能较低,结合能力强;分子动力学模拟结果与对接结果相一致(结合能力:女贞苷-蛋白>红花黄色素-蛋白>扁柏双黄酮-蛋白);活性实验结果显示3种成分对5αR2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女贞苷半数抑制浓度(IC50)值为(42.12±3.83)μmol/L,红黄黄色素IC50值为(69.06±6.35)μmol/L,扁柏双黄酮IC50值为(191.28±5.90)μmol/L。结论筛选的26个单体成分中,女贞苷、红花黄色素和扁柏双黄酮具有预防和治疗雄激素依赖型疾病新药研发的潜力,为探索新型5αR2抑制剂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