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篇
  免费   2篇
神经病学   1篇
综合类   5篇
药学   2篇
中国医学   12篇
  2022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7篇
  2012年   3篇
  2010年   3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评价疏肝补肾方结合溴隐亭治疗肝郁肾虚型高泌乳素血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肝郁肾虚型高泌乳素血症患者随机分为西药组、中西药结合组,每组30例。西药组予溴隐亭治疗,中西药结合组联合应用疏肝补肾方与溴隐亭;两组疗程均为3个月,观察中医证候及血清泌乳素(PRL)水平变化情况。结果中西药结合组、西药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0.0%、73.3%,中西药结合组中医证候疗效优于西药组(P0.05)。治疗后,中西药结合组中医证候积分及血清PRL水平均明显下降(P0.05),西药组仅血清PRL水平下降(P0.05),而中医证候改善不明显(P0.05);中西药结合组在降低中医证候积分值及血清PRL水平方面优于西药组(P0.05)。结论疏肝补肾方结合溴隐亭治疗高泌乳素血症临床疗效良好,可以降低血清泌乳素水平,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肝郁肾虚型慢性盆腔炎的舌象特点及通过中药治疗后的舌象变化。方法:收集54例慢性盆腔炎病例,通过中医辨证分型,分为肝郁肾虚型32例,非肝郁肾虚型22例。将前两组与正常人群组31例,进行数字化舌象分析和比较。对肝郁肾虚型患者进行辨证论治,观察其治疗前后的舌象指数变化。结果:肝郁肾虚型慢性盆腔炎舌象在裂纹指数、厚薄指数、胖瘦指数、瘀斑指数上与正常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胖瘦指数上肝郁肾虚型与非肝郁肾虚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后胖瘦指数明显上升(P〈0.05),瘀斑指数明显下降(P〈0.05)。结论:慢性盆腔炎的辨证分型与舌像指数存在一定的关联;通过中医药治疗,肝郁肾虚型患者的舌象指数(胖瘦指数、瘀斑指数)在治疗前后发生了较为明显的变化,对临床疗效的观察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益气活血清解法治疗慢性盆腔炎48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盆腔炎 (PID)是妇科的常见病和多发病 ,近年来发病率有增高趋势 ,在美国 ,每年大约有 10 0万PID患者[1] 。根据笔者的临床观察 ,采用益气活血清解法 ,自拟“慢盆消”治之有较好疗效 ,现报告如下。  一、临床资料   48例患者均为 1995年至 1999年本院妇科住院病例 ,诊断标准根据 (中药 )新药治疗女性生殖系统炎症的临床研究指导原则[2 ] ,排除子宫内膜异位、盆腔瘀血症及其他内科疾病。 48例中 ,年龄最大 5 1岁 ,最小 2 6岁 ,平均年龄 35 2岁 ;47例已婚 ,1例未婚 ;2 9例有“人流”史 ,2 1例放置宫内节育器 (IUD) ,2 1例有急性…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疏肝补肾法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4例慢性盆腔炎患者症候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62例)采用疏肝补肾中药口服治疗,对照组(62例)采用花红胶囊口服治疗。采用中医症候量表观察治疗前后的中医症候积分变化;采用视觉模拟测量尺(VAS)评价法观察治疗前后疼痛分值的变化。结果:在改善慢性盆腔炎的主要症候,如腹痛、腰酸、情志抑郁、性生活改变等方面,两组治疗前后的积分差值相比,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5);在耳鸣、月经失调等主要伴随症状的改善方面,治疗前后积分均下降超过50%。在治疗前后总体疗效的比较中,治疗组较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前后两组疼痛差值的比较,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疏肝补肾法治疗慢性盆腔炎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5.
6.
目的:探讨PBL教学法在《中医妇科学》临床教学中的应用。方法:将选修2010年《中医妇科学》的临床见习生随机分为实验组(42人)和对照组(44人),均采用相同的教学内容。实验组采用PBL教学法为主、传统教学法为辅,对照组采用传统LBL教学法。通过课堂问卷调查和理论考核的形式评价教学效果。结果:问卷调查显示,实验组学生和授课教师的满意度大于对照组(P<0.05);两组期末考核总分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实验组病案分析得分较对照组高(P<0.05)。结论:PBL教学法引入《中医妇科学》临床教学有助于提升学生临床逻辑思维能力、分析解决问题能力,提高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索联合雌激素治疗对年轻未治疗女性神经性厌食症(AN)患者临床常规治疗的增效作用。方法:将80例符合《美国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4版(DSM-IV-TR)中AN诊断且处于低雌激素状态的女性患者随机分为雌激素治疗组(A组:雌激素治疗+常规治疗,n=38)与常规治疗组(B组,n=42),并在治疗4周、12周后进行随访评估,使用体质量指数(BMI)、进食障碍检查问卷(EDE-Q)总分、进食态度量表(EAT-26)总分、贝克抑郁量表(BDI)总分、贝克焦虑量表(BAI)总分(该4个量表总分简称症状量表总分)评估患者的临床症状,比较治疗前后两组疗效及差异。A组分别有25例和20例患者完成4周和12周随访,B组分别有23例和21例患者完成4周随访和12周随访。结果:两组AN患者在治疗前后的临床症状总分的减分率变化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AN患者的临床症状总分随时间均有显著变化(P0.05)。结论:对低体质量女性AN患者联合雌激素治疗并不能明显增加疗效。  相似文献   
8.
通过收集徐莲薇教授门诊中符合多囊卵巢综合征所致不孕症诊断标准的病例63个,包含医案301个、方剂388个,运用中医传承辅助平台系统V2.5进行数据分析,发现徐师治疗该病用药以温、寒性为主,药味偏重于甘、苦、辛,归经以肝、脾、肾为主。高频药主要有8个,关键药物10个,高频药对9个,核心药物组成为香附、白术、丹参、当归、川芎、泽兰、茯苓、白芍,隐性关联药物10对。根据数据挖掘结果和临证经验,总结了徐师的诊疗经验,即年轻女性患本病的病因病机主要以肝郁脾虚为主,继而导致了肾亏精少,治疗上需重视调和肝脾,多用海派中医陈氏妇科验方——八制香附丸加减治疗,以供临床借鉴。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温针灸对寒湿凝滞型原发性痛经患者的疼痛积分的影响及临床疗效。方法温针灸气海、关元穴治疗寒湿凝滞型原发性痛经患者作为治疗组,以口服月月舒冲剂为对照组,采用疼痛评分及临床疗效来评定。结果两组临床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后积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治疗组积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温针灸能有效治疗寒湿凝滞型原发性痛经。  相似文献   
10.
更年期综合征以轰热汗出、盗汗失眠为主要临床表现。王大增教授认为,"肾虚"只是该病的生理现象,心肝火旺是该病的主要发病机制,提出以"清心平肝"法治疗该病,并将其学术观点运用于膏方之中。由于膏方价格比平常汤药要高,服用时间比汤药时间要长,开具膏方时讲究阴阳平衡、治病与进补兼顾,同时还要顾及方子制膏的色泽与口感,所以在用药时比平时处方更加需要谨慎与准确。王老在膏方的处方开具中用药轻灵平和,药量少而精,注意顾护脾胃。经临床多年随访,基于"清心平肝法"膏方在临床运用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为膏方治疗更年期综合征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