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4篇
内科学   5篇
综合类   10篇
预防医学   4篇
药学   2篇
中国医学   5篇
  2023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慢性丙型肝炎患者抗病毒治疗前后血清甲状腺激素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检测45例慢性丙型肝炎患者干扰素治疗前、中、后血清三碘甲状腺氨酸(T3)、游离三碘甲状腺氨酸(FT3)、甲状腺素(T4)、游离甲状腺素(FT4)、促甲状腺素(TSH)、甲状腺球蛋白(TG)含量的变化,并与30例健康体检者比较。结果在干扰素治疗之前,病例组的FT3、FT4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病例组治疗前与治疗中比较,治疗中TSH明显增高、T3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T3、FT3、FT4、TG明显升高,差异有显著性。结论干扰素在抗病毒治疗过程中可能会导致一过性的甲状腺激素代谢紊乱,但随着抗病毒治疗的结束、肝功能的复常,甲状腺激素恢复至正常水平。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和肝饮联合凯西菜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6例NAFLD符合痰瘀互结证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6例,采用和肝饮联合凯西菜治疗;对照组30例,采用凯西菜治疗。2月为1疗程,观察6个月。结果治疗组显效18例,有效13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86.11%;对照组显效6例,有效9例,无效15例,总有效率50.00%。2组患者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和肝饮联合凯西菜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普伐他汀对肝癌细胞株HepG2细胞增殖及侵袭、运动能力的影响.方法 将培养的HepG2细胞随机分为对照组和高、中、低浓度普伐他汀组(普伐他汀分别为0.01、0.10、1.00g/L),四甲基偶氮唑盐比色法测定普伐他汀对HepG2细胞增殖的影响;Matrigel侵袭实验和迁移实验检测普伐他汀对HepG2细胞的侵袭和运动能力的影响;p38活性试剂盒测定p38活性,Western blot测定磷酸化p38(p-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磷酸酶-1(MKP-1)、Ras相似物C(ras homologue C,RhoC)及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的表达.数据分析采用方差分析,各浓度组与对照组之间采用Dunnett-t法进行比较.结果 不同浓度普伐他汀处理细胞后,低、中、高浓度普伐他汀组HepG2细胞增殖率分别为89.51%±9.55%、75.53%±8.33%、64.99%±7.87%,p38活性分别为87.45%±8.22%、73.18%±8.32%、60.11%±7.21%,p-p38表达量分别为83.18%±10.71%、49.83%±6.36%.30.70%±4.66%,MKP-1表达量分别为127.89%±15.38%,153.96%±18.99%、182.63%±20.21%,RhoC表达量分别为81.08%±9.66%、57.11%±7.89%、33.65%±4.78%,MMP-2表达量分别为88.21%±10.01%、51.22%±6.18%、35.66%±5.09%,与对照组的100%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值分别为19.76、22.29、18.22、20.87、20.01和18.22,P值均<0.05).Matrigel体外侵袭实验及Tranwell小室迁移实验结果显示,对照组过膜细胞数高于普伐他汀处理组过膜细胞数(F值分别为21.09和19.78,P值均<0.05).结论 普伐他汀通过抑制p38活性及p-p38表达、提高MKP-1表达,抑制肝癌HepG2细胞增殖;并通过下凋RhoC及MMP-2表达,抑制HepG2细胞侵袭,运动.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经皮选择性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联合复方苦参注射液治疗中、晚期原发性肝癌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4例原发性肝癌患者随机分为单纯TACE组(32例)和TACE联合复方苦参注射液组(32例),分析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甲胎蛋白含量、肿瘤大小、Child-pugh分级、MELD评分及生活质量KPS评分的变化,跟踪随访患者生存期,比较2组的治疗效果。结果:TACE联合复方苦参注射液组临床疗效各方面均优于单纯TACE组(P<0.05),TACE联合复方苦参注射液组患者生存期高于单纯TACE组(P<0.05);TACE联合复方苦参组治疗后KPS评分升高幅度高于单纯TACE组(P<0.05);TACE联合复方苦参注射液组治疗后MELD评分、Child-pugh评分降低幅度均大于单纯TACE组(P<0.05);TACE联合复方苦参注射液组术后甲胎蛋白降低及肿瘤体积的减小比单纯TACE组明显(P<0.05)。TACE联合复方苦参注射液组治疗过程中未见严重不良反应。结论:TACE联合复方苦参注射液治疗原发性肝癌的临床疗效显著,可以减少TACE术后不良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干扰素是机体免疫细胞分泌的一种细胞因子,将其用于病毒性肝炎治疗已有20余年。但干扰素治疗慢性丙型肝炎的长期效果尚不能令人满意。部分慢性丙型肝炎患者对干扰素治疗无应答或仅有短期应答。有人发现这与干扰素抗体有一定关系。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CHB)患者肝组织HBVcccDNA、HBsAg和HBcAg,肝组织及血清HBV DNA,与肝组织病理学改变间的关系.方法 以65例CHB患者为研究对象,检测其血清HBV DNA含量,并行肝脏穿刺术取肝组织,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肝组织HBsAg和HBcAg的表达、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检测...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兰州地区丙型肝炎病毒(HCV)1b基因型5'非编码区(5'NCR)基因变异株的感染状态,及其与干扰素α疗效的关系。方法应用限制性内切酶酶切分析检测40例HCV 1b型中5'-NCR基因变异及9例干扰素α治疗患者中的5'-NCR基因变异。结果在40例HCV 1b型中存在5种感染状态:(1)有MboⅠ切点24/40(60.0%);(2)无MboⅠ切点变异株5/40(12.5%);(3)有MboⅠ和无MboⅠ切点混合感染株7/40(17.5%);(4)有BamHⅠ切点变异株2/40(5%);(5)有MboⅠ双切点变异株2/40(5%)。对9例干扰素α治疗的丙型肝炎患者血清进行5'-NCR变异株检测。5例干扰素α应答病例中,2例为2a型,3例为无MboⅠ切点的1b型。4例抗干扰素α病例中,1例为2a型,但在某节段存在着1b与2a混合状态,另3例为无MboⅠ。结论在丙型肝炎患者血清中存在单一的MboⅠ切点的样品,24/40(60.0%)可能是HCV野生株感染的状态。  相似文献   
8.
脾脓肿是一种脾脏感染性疾病,临床上并不多见,在其诊断和治疗上有一定的特殊性,尤其是选择性脾动脉栓塞术(partial splenic embolization.PSE)后并发脾脓肿,笔者回顾分析了自2003年甘肃省第二人民医院感染科开展PSE术后并发脾脓肿的32例患者,探讨PSE术后并发脾脓肿后置管引流的最佳时间及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9.
肝肾合剂联合拉米夫定治疗乙肝相关性肾炎33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肝肾合剂联合拉米夫定治疗乙肝相关性肾炎(HBV-GN)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3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0例给予给予拉米夫定口服抗病毒治疗,治疗组33例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中药肝肾合剂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相关指标的变化及肝肾合剂的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9%,未发现明显不良反应,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0.8%,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在改善相关指标方面,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结论]肝肾合剂联合拉米夫定治疗乙肝相关性肾炎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消痈汤治疗热毒蕴结型痈的疗效。方法:采用内服消痈汤配合局部病灶外敷及引流换药。结果:痊愈37例,显效24例,有效21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为91.11%。结论:消痈汤治疗热毒蕴结型痈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