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2篇
  1篇
  202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目的 探讨晕可宁颗粒的主要药效学 ,为临床提供药效学资料及治疗学基础。方法 采用三氯甲烷破坏豚鼠一侧膜迷路感受器模型 ,探讨受试药对眼震颤、摆头及旋转的影响 ;采用内淋巴囊和内淋巴管阻塞手术复制豚鼠膜迷路实验性膜迷路积水模型 ,研究内耳组织平均中阶面积 (SMA)增加率及形态学的变化。结果 抑眩宁阳性对照组、晕可宁颗粒 (8、16g/kg)模型给药组豚鼠眼球震颤次数减少 ,差异有显著意义 (P <0 .0 5 )。成功复制了不同程度膜迷路积水豚鼠模型 ,表现为前庭膜重度膨出 ,前庭阶缩小 ,膜蜗管增大 ,SMA增加率变大 ,差异有显著意义 (P <0 .0 1) ;晕可宁颗粒灌胃后可减轻豚鼠实验性膜迷路积水的程度 ,差异有显著意义 (P <0 .0 1) ;但与空白对照组比较SMA增加率差异无显著意义 (P >0 .0 5 )。结论 晕可宁颗粒可以减轻内淋巴囊积水程度 ,对梅尼埃病症状有对抗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全髋关节置换术(THR)患者行围手术期预见性护理干预对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预防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6月—2021年12月北京丰台医院收治的68例THR患者,依据随机数表法分两组,各34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干预,观察组给予围手术期预见性护理干预。比较两组下肢DVT发生率、凝血功能、血小板计数、下肢静脉血流速度和髋关节功能。结果:观察组干预后下肢DVT发生率为2.94%,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7.6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酶(APTT)较干预前均缩短,纤维蛋白原(FIB)、D-二聚体(D-D)较干预前均降低,且对照组PT、APTT均短于观察组,FIB、D-D均低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干预后下肢静脉血流速度、Harris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HR患者给予围手术期预见性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凝血功能,避免术后下肢DVT发生,髋关节功能改善明显,下肢静脉血流动力学明显提升,利于下肢血液循环,提升术后康复效果。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高龄髋部骨折患者围手术期综合护理对于预防并发症的意义。方法对2007年7月~2010年9月我科收治的159例髋部骨折手术治疗的患者进行综合分析,总结综合护理措施与并发症之间的关系。结果159例手术患者经0.5--2.5年的随访,骨折愈合时间为10~14周,平均12.5周,并发症发生率为4.4%,优良率为90.15%。结论合理的外科手术配合系统的内外科治疗是老年髋部骨折的最佳治疗方法。严谨的护理计划是降低并发症和死亡率的有力保证。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