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1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1篇
综合类   3篇
药学   2篇
  2018年   2篇
  2012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目的探讨Wingspan支架治疗症状性颅内动脉狭窄的安全性、可行性和并发症。方法应用Wingspan支架治疗90例(92个部位)症状性颅内动脉狭窄患者,观察其症状改善、狭窄率及严重不良事件的发生率。术后行脑血管造影术或CTA血管成像观察支架内再狭窄发生率。结果患者术前平均狭窄率为(83.4±9.5)%,Wingspan支架置入后平均残余狭窄率为(21.8±9.8)%。临床随访1~40个月,平均(16.7±10.3)个月,围手术期总并发症发生率为6.5%(6/92),30d内任何脑卒中和31d~1年内同侧缺血性卒中的发生率为10.9%。30例患者接受了血管造影复查,6个月再狭窄率为10.0%(3/30)。结论 Wingspan支架治疗症状性颅内动脉狭窄具有较好的安全性和临床疗效,围手术期总的并发症发生率较低。  相似文献   
2.
目的人性化护理在脑出血手术后患者神经功能康复中的应用价值探讨。方法抽取100例脑出血患者进行探讨,平均分组。参考组选择一般护理干预;实验组选择人性化护理。对比两组的效果。结果通过分析,实验组远远强于参考组,差异较大,具有临床对比价值。结论针对脑出血病人开展人性化护理,能够提高机体功能,降低并发症,促进身体康复,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3.
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是引起缺血性脑卒中的重要病因之一,亚洲人、西班牙人及黑人的发病率高于白种人.目前没有证据支持对此类患者行抗凝治疗,抗血小板治疗仍是推荐的疗法.近年来,血管成型术和支架植入术因较高的技术成功率和较低的围手术期并发症而逐渐成了药物治疗的替代疗法,而其远期收益尚未确定.本文就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的流行病学特征、药物治疗的效果及颅内支架植入术的进展和再狭窄情况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脑动脉狭窄或闭塞的分布特征,为脑血管病防治提供参考。方法 452例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的DSA资料,按年龄大小分为青年组、中年组和老年组。结果 452例经DSA检查确诊为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或闭塞,其中,35.2%仅有颅内病变,31.8%仅有颅外病变,33.0%颅内、外病变并存;颅内病变的发生率为68.1%,稍高于颅外病变的64.8%。青年组单纯颅内病变的比例较高(75.0%);中年组(38.5%)低于青年组(P〈0.01);老年组(28.1%)低于中年组(P〈0.05);老年组以颅内外病变并存的比例较高(36.8%,P〈0.01)。后循环病变老年组高于中年组(P〈0.05),中年组高于青年组(P〈0.01)。危险因素中高血压、吸烟、糖尿病、血脂异常、脑卒中史、脑血管病家族史,在颅内、颅外及颅内外病变并存的患者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高龄在颅外及颅内外动脉病变并存中的比例明显高于在颅内动脉病变中的比例(P〈0.01)。结论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中,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性病变的发生率高于颅外段,随着年龄的增长,颅外动脉病变及颅内外动脉病变并存的比例逐渐增多,后循环病变增多。高龄是颅外动脉病变的显著性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Wingspan支架治疗症状性颅内动脉狭窄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采用Gateway-Wingspan球囊支架系统治疗症状性颅内动脉狭窄患者90例(92处狭窄部位,93枚支架),观察其手术成功率、症状改善、狭窄率改善及严重不良事件的发生率,术后行脑血管造影术或CTA观察支架内再狭窄发生率。结果支架植入技术成功率98.9%(92/93),患者术前平均狭窄率(83.4±9.5)%,Wingspan支架置入后平均残余狭窄率(21.8±9.8)%。围手术期总并发症6.5%(6/90),病死率3.3(3/90),临床随访1~40(16.7±10.3)个月,30d内任何脑卒中和31d~1年内同侧缺血性卒中的发生率为11.1%(10/90)。30例患者接受了血管造影复查,6个月再狭窄率为16.7%(3/18),平均随访(9.3±6.3)个月的再狭窄率为26.7%(8/30)。结论 Wingspan支架治疗症状性颅内动脉狭窄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围手术期总的并发症发生率较低。  相似文献   
6.
现在,由于在国家政策的不断完善和各相关单位的监管职责逐步落实到位的情况下,我国的医院建设得到了飞速发展,但是由于发展过于迅速,很多医院在建设过程中暴露出了一些问题,其中主要包括质量管理和控制问题。因此,为了解决好医院建设工程的质量问题,本文主要从医院的规划设计、建设招标、施工管理等方面对医院建设工程的质量管理方面进行分析,从而使医院在工程建设方面能够有所提升,使医院得到长远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Gateway—Wingspan支架系统治疗症状性大脑中动脉狭窄的并发症,探讨其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应用Wingspan支架治疗47例症状性大脑中动脉狭窄患者的临床资料,研究并发症发生的原因。结果4例出现了围手术期并发症,并发症发生率为8.5%(4/47)。其中术中血管痉挛1例;过度灌注出血1例,抢救无效死亡;穿支破裂出血1例;亚急性血栓形成1例。症状性颅内出血2例(4.3%,2/47),死亡1例(2.1%,1/47),严重并发症3例(6.4%,3/47)。支架均成功置入,技术成功率100%,患者术前平均狭窄率为(83.5±10.0)%,Wingspan支架置入后平均残余狭窄率为(19.8±9.2)%。结论Wingspan支架治疗症状性大脑中动脉狭窄技术成功率高,本组的围手术期并发症及症状性颅内出血相对较高,需要进一步临床实践检验。  相似文献   
8.
缺血性脑血管病DSA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脑动脉狭窄或闭塞的分布特征及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6月至2010年12月收治的495例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的DSA资料.按年龄大小分为青中年组(28~59岁)和老年组(≥60岁)。所有患者均经CTA或MRA检查证实为脑动脉狭窄或闭塞,最后经DSA检查验证。结果 495例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中,452例经DSA检查确诊为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或闭塞,其中35.2%(159例)为颅内动脉病变,31.8%(144例)为颅外动脉病变,33.0%(149例)为颅内、外病变并存;颅内动脉病变的发生率为68.1%(308例),稍高于颅外动脉的64.8%(293例)。青中年组单纯颅内动脉病变的比例明显高于老年组(95比64,P<0.01);老年组颅外动脉病变的发生率明显高于青中年组(80比64,P<0.01),后循环病变的发生率亦高于青中年组(155比112,P<0.05)。高血压、高龄、糖尿病是颅外动脉病变的独立危险因素,高血压、糖尿病是颅内动脉病变的独立危险因素。颅外病变组高龄患者的比例高于颅内病变组(P<0.05)。结论在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中,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性病变的发生率高于颅外段,随着年龄的增长,单纯颅内动脉病变逐渐减少,颅外病变及后循环病变增多。颅外病变组高龄者多于颅内病变组。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