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7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4篇
  200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目的分析山西省新绛县居民慢性病危险因素,制订慢性病防治对策。方法采用随机抽样方法,对全县年龄≥18岁的居民1 000人进行问卷调查,并对其进行血压、血糖、血脂、腰围等核心指标测量。结果超重、肥胖率达48.40%,其中重度肥胖占14.80%;摄油量超标比例79.1%、摄盐量超标比例64.5%;成年男性人口烟草使用率高达53.33%,缺乏运动比例57.2%。血糖、血脂、血压、腰围超标比例均随年龄的增高而增高,35岁以上显著升高;血糖超标比例城市高于农村,男女性别间无差异。血脂超标比例城市高于农村、女性高于男性。血压和腰围超标比例女性高于男性,城市农村间无差异。结论35岁以上人口患慢性病的危险因素增高,慢性病的控制可以通过生活方式改变和实行综合干预措施实现。制订综合防治干预措施,从宣传控烟、过量饮酒有害健康;降低食盐摄入量、食油摄入量,科学指导人群合理营养;开放健身活动场所,建立健身跑道,企事业单位开展工间操,倡导全民健康生活方式;社区开设健康自测点,居民可自测身高、体重、血压、血糖、腰围,对自身健康进行管理;改变居民的不良行为和生活习惯,通过政府主导、全社会参与、多部门行动综合控制慢性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目的 了解新绛县居民慢性病患病现状,制定其防治对策。方法 2013年8~10月新绛县疾控中心采用多阶段分层随机抽样方法,对全县年龄≥17岁的常住居民4 300人进行慢性病患病情况调查。结果 调查4 300人,慢性病患者906例,患病率为26.78%。其中,高血压患病率为20.53%,冠心病患病率为6.12%,脑卒中患病率为2.00%,糖尿病患病率为3.62%,慢阻肺患病率0.18%,肿瘤患病率0.06%。心脑血管病患病率最高;慢性病患病率随年龄增长快速增加,不同年龄间慢性病患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女性慢性病患病率显著高于男性(P〈0.01),城乡患病率无显著意义(P〉0.05)。结论 随着年龄的增长慢性病发病率显著增高,成为影响居民健康的首要问题,开展全民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活动,改变居民不良的生活习惯是降低慢性病发生的最有效、最经济的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3.
目的 了解新绛县10年来甲、乙类传染病流行趋势,为制定防治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我县1996年-2005年10年间各类法定报告传染病疫情资料进行分类统计分析.结果 1996年~2005年我县法定报告甲、乙类传染病发病率在35.73/10万~184.80/10万之间,年平均发病率为68.90/10万.主要传染痛以病毒性肝炎、肺结核、痢疾、布鲁杆菌病、猩红热为主.2002年麻疹发生了小规模的流行.发现20例.结论 我县今后传染病防治工作重点应要加大对血液及性传播传染病、呼吸道传染病和肠道传染病的防治与监测.  相似文献   
4.
樊凯  段中虎  张娇 《基层医学论坛》2014,(23):3033-3035
目的 分析艾滋病死亡病例的死亡相关因素。方法 对新绛县1999年—2013年死亡的61例艾滋病患者的疫情及流行病学资料进行回顾性总结,运用Excel软件进行数据整理和分析。结果 61例死亡病例中男35例,女26例,年龄集中在30岁~49岁,以青壮年农民为多,传播途径以血液传播为主;患者的平均生存年限为7.5年,接受过抗病毒治疗者明显高于未治疗者;78.69%的病例死于艾滋病相关疾病,呼吸系统和消化系统疾病致死率高。结论 早发现、早治疗是降低病死率的关键,同时须开展以健康促进为主的综合关怀,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居民慢性病防控知识知晓情况,制定健康教育对策。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随机抽样方法,对全县年龄≥18岁的常住居民3400人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居民对自身基本情况的了解程度较好,体重、腰围、血压自知率分别达到93.65%,90.18%和70.15%,但血糖自知率较低只有20.35%;居民对有关慢性病的6条知识,普遍不能完全正确回答,除“戒烟相关知识”知晓率达到91.56%外,其余知识正确回答率均低于50%;对“慢性病高风险人群特征”知识知晓程度较低,仅59.29%。结论居民健康保健知识相对贫乏;健康生活方式对慢性病的预防与控制起着较为重要的促进作用,改变不合理的膳食结构与不良的行为生活方式,指导人们建立科学合理的膳食结构和健康的行为生活方式,是预防控制慢性病最经济有效的措施。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新绛县居民2011年—2013年伤害死亡的流行病学特征,为政府和相关部门制定伤害防控工作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利用新绛县疾控中心2011年—2013年死因登记报告系统数据信息资料进行比较,计算伤害死亡率、人群分布特征等指标,分析导致伤害死亡的主要原因。死因编码采用国际疾病分类法(ICD-10)进行编码分类。结果新绛县2011年—2013年死因监测系统共报告死亡4 799例,总死亡率为495.58/10万,其中报告伤害死亡397例,死亡率为41.00/10万。死因顺位在心血管疾病、脑血管疾病、肿瘤之后居第4位。在伤害死因中,交通事故死亡率30.15/10万,居第1位,其他依次是意外跌倒碰撞(4.13/10万)、自杀(2.27/10万)、意外中毒(1.55/10万)、触电(1.24/10万)。结论新绛县伤害死亡顺位居第4位,一直是危害我县居民健康的主要因素,相关部门应根据死因的不同,针对性地采取干预措施,从而有效降低死亡率。  相似文献   
7.
2006年5月10日,新绛县横桥乡符村小学报告该校有20余名学生发热、全身出疹,怀疑为麻疹暴发,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立即进行了流行病学调查。现将调查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自2004年6月国家艾滋病免费抗病毒治疗在我县实施以来,我们积极探索提高治疗依从性的办法,在实践中归纳出了“1312”模式,即一个完善的服务网络,三次面对面教育,一次季度集中培训,两个服药督导员督导。良好的依从性使治疗取得了明显效果,经调查月平均漏服率在1%以下,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山西省新绛县居民慢性病危险因素,制订慢性病防治对策。方法采用随机抽样方法,对全县年龄≥18岁的居民1000人进行问卷调查,并对其进行血压、血糖、血脂、腰围等核心指标测量。结果超重、肥胖率达48.40%,其中重度肥胖占14.80%;摄油量超标比例79.1%、摄盐量超标比例64.5%;成年男性人口烟草使用率高达53.33%,缺乏运动比例57.2%。血糖、血脂、血压、腰围超标比例均随年龄的增高而增高,35岁以上显著升高;血糖超标比例城市高于农村,男女性别间无差异。血脂超标比例城市高于农村、女性高于男性。血压和腰围超标比例女性高于男性,城市农村间无差异。结论35岁以上人口患慢性病的危险因素增高,慢性病的控制可以通过生活方式改变和实行综合干预措施实现。制订综合防治干预措施,从宣传控烟、过量饮酒有害健康;降低食盐摄入量、食油摄入量,科学指导人群合理营养;开放健身活动场所,建立健身跑道,企事业单位开展工间操,倡导全民健康生活方式;社区开设健康自测点,居民可自测身高、体重、血压、血糖、腰围,对自身健康进行管理;改变居民的不良行为和生活习惯,通过政府主导、全社会参与、多部门行动综合控制慢性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