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7篇
综合类   2篇
药学   1篇
  2020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目的调查了解现阶段流动儿童预防接种服务利用状况,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由专业人员参考以往文献及数据,设计统一的问卷调查,遵循分层随机抽样原则,筛选获得1604名无当地户籍且7岁及7岁以下的流动儿童,收集其预防接种的相关数据,并对其监护人进行问卷调查,获得监护人基本信息、获得预防接种通知情况及其形式及接种单位的地址及咨询方式,并运用单因素分析方法得出以上数据与流动儿童建证数据相关情况。结果收集获得有效问卷1574份,其中1574名无当地户籍且7岁及7岁以下流动儿童中持有预防接种证的占78.54%,接种证在原籍的占10.95%,没有接种证的占10.51%;获得预防接种通知情况及其形式、接种单位的地址及咨询方式均具有明显的统计学意义;监护人文化程度越高,流动儿童建证率越高;家庭月收入水平越高,流动儿童建证率越高;预防接种部门服务态度、管理秩序较差,接种等待时间较长。结论针对影响流动儿童对预防接种的相关影响因素,建议通过完善流动儿童预防接种通知模式,提升预防接种部门的服务水平及提高监护人人员的接种意识,来逐步提高本地区流动儿童预防接种服务利用状况。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群体食物中毒救护中实施临床护理路径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4年3月-2014年12月收治的7批次共133名群体食物中毒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65)和观察组(n=68),对照组按消化系统疾病及急性中毒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临床护理路径护理,比较两组抢救及护理效果。结果:两组的抢救成功率均为100%,但观察组的候诊时间、等待治疗时间、在院救治时间、不良事件发生例数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或0.01),且观察组的患者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群体食物中毒救护中实施临床护理路径不仅可行,而且安全有效,建议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气质-策略对应式护理干预在学龄前儿童预防接种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 选择2018年4月-2019年6月于某社区卫生服务站接受疫苗接种的健康学龄前儿童120例为研究对象,单日接种者设为对照组,双日接种者设为试验组,每组各6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预防接种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气质-策略对应式护理干预。 结果 观察组预防接种配合度显著高于对照组(t=20.889,P<0.001),接种前后脉搏差值、接种耗时均显著低于对照组(t=-28.669,P<0.001;t=-8.622,P<0.001);预防接种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Z=-1.971,P=0.049)。 结论 采用气质-策略对应式护理对学龄前预防接种儿童施加干预,可显著提高儿童预防接种配合度,缩短接种耗时,使其在接种过程中维持较为平稳的身心状态,深受护理对象认可。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J波、ST段墓碑型抬高、Q-T间期离散度(QTd)、J-T间期离散度(JTd)预测急性心肌梗死(AMI)后恶性室性心律失常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年1月至2010年12月住院临床确诊的173例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的心电图(ECG)及其相关资料,根据ECG结果分为J波组(n=57)、ST段墓碑型抬高组(n=52,其中26例兼有J波出现)和通常组(n=90),J波组、ST段墓碑型抬高组分别与通常组比较QTd、JTd及恶性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率.结果:J波组、ST段墓碑型抬高组的QTd、JTd分别为(75.1+22.0)ms、(72.9±23.9)ms和(71.4±21.3)ms、(69.0±25.0),均明显高于通常组的(59.0±17.9)ms和(53.3±18.4)ms,P均<0.01;J波组、ST段墓碑型抬高组的恶性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率分别为31.6%、28.8%,均明显高于通常组的10%,P均<0.01.结论:心电图心室复极异常指标J波、ST段抬高、QTd、JTd延长均可作为AMI患者恶性室性心律失常的预测指标.  相似文献   
5.
6.
目的:探讨预见性护理在预防脑出血昏迷患者皮肤及眼部并发症中的效果.方法:将2009年3月至2012年1月收治的脑出血昏迷患者196例随机将分为观察组(n=100)和对照组(n=96),两组均按脑出血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入院时即采取预见性护理干预措施预防皮肤及眼部并发症,比较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发生皮肤及眼部并发症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 0.05、P<0.01).结论:采取预见性护理干预措施能预防脑出血昏迷患者皮肤及眼部并发症的发生,减少死亡率和致残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皮下葡萄糖动态传感器的两种固定方式的临床效果,为糖尿病临床治疗提供有效依据.方法:将我科2007年2月至2009年6月收治的采用动态血糖监测系统的80例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常规组和改良组各40例,常规组按说明书常规操作,改良组按改良后的方式操作,动态血糖监测系统的安装均由受过培训的护士固定操作,观察比较常规组和改良组72小时内数据仪记录血糖值的数量.结果:常规组72小时内获取的血糖值次数1193.68±66.07次显著低于改良组的1375.96±95.24次,P<0.01.结论:在使用动态血糖监测系统监测血糖期间采用改良固定方法可有效防止葡萄糖传感器脱落,确保动态血糖监测获得完整可靠的数据.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前瞻性护理在心肺复苏后亚低温治疗病人中的应用。[方法]观察前瞻性护理干预在心肺复苏后亚低温治疗病人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前瞻性护理实施前(2013年8月—2014年7月)和实施后(2014年8月—2015年7月)收治于我院的心肺复苏后幸存者行亚低温治疗的病人作为研究对象,实施前后病例组分别设为对照组(51例)和观察组(52例)。对照组接受常规亚低温治疗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针对亚低温治疗并发症预防的前瞻性护理干预。比较两组心肺复苏后亚低温治疗病人干预后的效果。[结果]观察组干预后亚低温治疗相关性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对护理服务的认可度评分和干预后随访3个月时Barthel指数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心肺复苏后亚低温治疗病例施以前瞻性护理干预,能降低病人亚低温治疗相关性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治疗后神经功能康复效果和病人认可度。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气管插管固定器在预防经口气管插管非计划性拔管中的效果。方法:将2007年1月至2012年12月期间行经口气管插管的363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n=185)和对照组(n=178),观察组采用气管插管固定器固定导管。对照组采用传统胶布固定法固定导管,比较两种固定方法的效果。结果:观察组经口气管插管非计划性拔管的发生率1.62%明显低于对照组的6.18%(P〈0.05)。结论:经口气管插管病人采用气管插管固定器可减少非计划性拔管的发生率,固定方法简便,建议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模块式护理在住院心肌梗死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04年1月~2014年2月本院收治的120例心肌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心肌梗死常规心内科护理,观察组采用心肌梗死模块式护理,比较两组的并发症发生率、护理满意度、住院时间、住院费用等。结果观察组的静脉炎、腹胀便秘、失眠等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模块式护理在心肌梗死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显著,能够降低并发症发生率,缩短住院时间,节省住院费用,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