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篇
  免费   2篇
内科学   11篇
综合类   17篇
预防医学   2篇
  1996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2篇
  1986年   2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8篇
  1981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医学院校的办学目标是培养与造就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德才兼备的新型医学人才.一名合格的医学人才除了要拥有高超的技术外,还须具有高尚的医德,因此医学院校必须重视医德教育.对这门课一般人会认为应是思想政治部门(包括德育教研室)的事,也是临床学科与实习阶段的事.然而医科学生入学后首先接触的是公共课与基础课,医德教育究竟应从基础课开始?还是等到上临床课时才去抓?是由部分人去搞还是由众人去齐抓共管?这是需要有明确的回答.特别是我国当前正处于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时期与发展市场经济新阶段,更需要去探索与总结.我…  相似文献   
2.
广州血管圆线虫成虫冰冻切片免疫酶染色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This paper reported on the results of detection of serum antibodies in rats with Angiostrongylus cantonensis infection by immunoenzyme staining of adult frozen section. The positive rates of serum antibodies in rats 2 and 4 weeks after infection were 80% and 93.3%, respectively. The result of healthy control rats was negative.  相似文献   
3.
蛲虫感染在集体儿童中十分普遍。据国内外报导用甲苯咪唑(Mebendazole)驱蛲效果良好。但一般是用肛门拭子法检查作为疗效判断标准。为了进一步观察甲苯咪唑的驱蛲效果,并探讨采用小剂量短疗程疗法的实际疗效,我们于1980年使用国产甲苯咪唑对376例幼儿园儿童进行驱治蛲虫感染。在观察疗效时除使用肛门拭子法检查外,还进行粪便筛虫检查。现将结果报导如下。  相似文献   
4.
用广州血管圆线虫成虫切制成 4 μm厚的冰冻切片作抗原,用间接荧光抗体试验检测感染广州血管圆线虫大鼠血清的抗体,结果在感染后 2 wk的 50份鼠血清中,呈阳性反应46份,阳性率为 92.0%;在感染后 4 wk的 19份鼠血清中,呈阳性反应 19份,阳性率为 100%;对照的阴性血清及盐水均呈阴性反应。本法检出率高,且感染早期出现阳性反应,可作广州血管圆线虫病早期辅助诊断。  相似文献   
5.
广州管圆线虫对大白鼠致病作用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广州管圆线虫是嗜酸性脑膜炎及脑膜脑炎的病原体,有关该虫致病作用的研究,在我国台湾省,Cross曾报告过应用本虫感染猴子的致病作用实验研究,但我国大陆尚未见报导。我们对该虫的实验病理研究,是从1980年5月开始动物感染,于1981年获得动物感染成功,在此基础上观察广州管圆线虫引起的大白鼠脑及肺的病理改变,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本文报告1979~1982年在广州市进行广州管圆线虫终末宿主、中间宿主及转续宿主感染情况调查的结果:褐家鼠、褐云玛瑙螺、皱疤坚螺、短梨巴蜗牛、双线嗜粘液蛞蝓、黑眶蟾蜍的感染率分别为2.8%(29/1037)、24.76%(157/634)、2.66%(5/188)、4.49%(11/245)、5.79%(18/311)、9.52%(2/21)。幼虫在褐云玛瑙螺体内分布如下:71.1%在肺脏,15.23%在肾脏,7.41%在消化道,4.6%在肌肉,1.66%在肝脏。  相似文献   
7.
广州管圆线虫是嗜酸性脑膜炎和脑膜脑炎的病原体之一。有关该虫致病的研究,我国大陆未见报导。我们在1981年对该虫引起大白鼠致病作用进行了初步研究。在此基础上,我们除了对该虫引起大白鼠致病作用进行了较深入的研究外,还对该虫引起小白鼠、金黄地鼠的致病作用进行了研究,现将结果并结合过去报告的部分大白鼠资料,总结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关于广州管圆线虫病的概述   总被引:26,自引:0,他引:26  
前言广州管圆线虫由陈心陶于1935年报告首次发现于广州家鼠肺部,当时定名为广州肺线虫(Pulmonema cantonensis),1937年Yokogawa 也在台湾省鼠体内发现本虫,作为新种定名为鼠血圆线虫(Hemostrongy-lus ratti)。1946年 Dougherty 发现上述两种线虫是同物异名,并将其放在管圆线虫属(genus Angiostrongylus),定名为广州管圆线虫(Angiostrongylus cantonen-sis)。本虫是人体嗜酸性粒细胞增多性  相似文献   
9.
土源性蠕虫卵通常能在土壤中存活几年。在土壤中虫卵的存活是依赖于有特殊抵抗能力的卵壳。但是有些因素对卵壳有不利的影响。Nagasava 等(1956)企图证明生活在土壤中的蛔虫卵上微生物的有害影响而没有成功。在某些实验条件下,已观察到杀卵性真菌对蛔虫卵的攻击(Ly8ck,1963,1966,1968,1975)。真菌的杀卵的活力,可通过加入大量活的蛔虫卵于取自3~10厘米深的潮湿的泥样而  相似文献   
10.
广州管园线虫是陈氏于1933年在我国广州市捕获的家鼠中发现。第一例广州管园线虫病则是野村氏和林氏于1944年在我国台湾省发现的。从1944至1978年,台湾省共发现管园线虫病及嗜酸性脑膜炎或脑膜脑炎共259例,其中有8例死亡。与此同时,在日本、印尼、泰国、越南、老挝等国均报告发现病例。因而该虫逐渐为人们所重视。我国台湾省及日本、印尼、菲律宾、柬埔寨、越南等亦开展对该虫的终末宿主和中间宿主调查。但我国大陆地区至今未见有关这方面报导。我们自1979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