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3篇
内科学   1篇
综合类   5篇
药学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1.
目的 探讨应用前后联合入路,以改良Galveston技术结合强化固定并钛笼植骨融合术翻修治疗重度腰骶椎结核并后凸畸形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0年3月-2013年1月于青海大学附属医院行翻修手术治疗腰骶椎结核复发并后凸畸形12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比较翻修术前和术后随访时腰骶角、后凸角、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和JOA下腰痛评分。结果 随访时间达到1年的患者有6例,植骨完全融合;无一例腰骶椎结核复发或后凸畸形后期加重。患者末次随访时,腰骶角、后凸角、VAS和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均小于术前,JOA下腰痛评分高于术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用前后联合入路,以改良Galveston技术结合强化固定并钛笼植骨融合术翻修治疗腰骶椎结核复发并后凸畸形可取得较好的临床疗效,可作为严重腰骶椎结核的手术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2.
3.
目的制备小鼠上游移码因子1(UPF1)蛋白多克隆抗体并探讨脂肪细胞分化过程中UPF1蛋白的表达。方法构建UPF1蛋白表达载体,制备并纯化兔抗小鼠UPF1抗体;诱导3T3-L1细胞分化,并用免疫共沉淀(Co IP)方法观察脂肪细胞分化过程中UPF1蛋白的表达。结果 1)制备了效价≥64万且与重组m UPF1蛋白和天然m UPF1蛋白均有很强的特异性结合能力的兔抗小鼠UPF1的多克隆抗体;2)小鼠3T3-L1细胞成脂诱导过程中UPF1蛋白表达量未发生明显变化;3)脂肪细胞分化过程中UPF1蛋白与UPF2蛋白相互作用增加。结论 1)以m UPF1蛋白C端550个氨基酸为抗原制备的抗体能够有效识别m UPF1蛋白;2)在脂肪细胞分化过程中UPF1蛋白与UPF2蛋白互作增强。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究微小RNA-101-3p (microRNA-101-3p,miR-101-3p)对IL-1β诱导的骨关节软骨细胞损伤的影响及其 潜在的机制。方法:将骨关节软骨细胞随机分为对照组(NC组)、IL-1β组、阴性对照组(IL-1β+miR-NC组),miR-101- 3p组(IL-1β+miR-101-3p组),细胞转染后再用IL-1β(10 ng/mL)诱导软骨细胞。Real-time PCR和蛋白质印迹法检测不同 浓度的IL-1β(0,1,5,10 ng/mL)诱导的细胞中miR-101-3p和斯钙素1(stanniocalcin 1,STC1)的表达;采用MTT检测细 胞增殖;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caspases检测试剂盒检测含半胱氨酸的天冬氨酸蛋白水解酶3/9(caspase-3/9)的表 达;蛋白质印迹法检测炎性和细胞外基质(extracellular matrix,ECM)、金属蛋白酶9(matrix metalloproteinase 9,MMP9) 和II型胶原的表达。另外,将野生型STC1 的3'-非编码区(untranslated regions,UTR)(STC1-3'-UTR-WT)或者突变型STC1 的3'-UTR(STC1-3'-UTR-MUT)分别与miR-101-3p模拟物(miR-101-3p mimic)和对照物(miR-NC)共转染细胞,采用荧光素 酶报告实验检测miR-101-3p对STC1的调控作用。在miR-NC(miR-NC组),miR-101-3p(miR-101-3p组),anti-NC(anti-NC 组)和anti-miR-101-3p(anti-miR-101-3p组)分别转染细胞后,采用蛋白质印迹法检测细胞中STC1蛋白的表达。为检测 STC1是否参与miR-101-3p对软骨细胞的作用,将细胞随机分为miR-101-3p组(IL-1β+miR-101-3p组)、过表达对照组(IL- 1β+miR-101-3p+ad-GFP组)、过表达STC1组(IL-1β+miR-101-3p+ad-STC1组)。同样分别用MTT 检测细胞增殖;流式细胞 仪检测细胞凋亡;caspases检测试剂盒检测caspase-3/9的表达;蛋白印迹法检测炎性和ECM相关蛋白的表达。结果: 与0 ng/mL IL-1β相比,不同浓度IL-1β诱导的软骨细胞中miR-101-3p水平显著下降(均P<0.05),STC1的水平则显著上 升(均P<0.05)。与NC组相比,IL-1β组软骨细胞增殖率下降(P<0.05),凋亡率增加(P<0.05),caspase-3/9,IL-6和TNF-α 的水平均显著上升(均P<0.05),MMP9的表达显著上调(P<0.05),II型胶原表达显著下调(P<0.05)。与IL-1β+miR-NC组 相比,IL-1β+miR-101-3p组软骨细胞增殖率上升(P<0.05),凋亡率降低(P<0.05);caspases,IL-6和TNF-α的水平均显著 下降(均P<0.05);MMP9的表达下降(P<0.05),II型胶原表达上调(P<0.05)。荧光素酶报告检测结果表明:与miR-NC 组相比,miR-101-3p组可靶向抑制STC1的水平(P<0.05)。蛋白质印迹法结果表明:与miR-NC组相比,miR-101-3p组 STC1水平下降(P<0.05);与anti-NC组相比,anti-miR-101-3p组STC1水平上升(P<0.05)。与miR-101-3p+ad-GFP组相比, miR-101-3p+ad-STC1组STC1反转了miR-101-3p对IL-1β诱导的软骨细胞增殖、凋亡、炎性反应及ECM相关蛋白的影响。 结论:调节miR-101-3p/STC1通路能够保护IL-1β诱导的骨关节软骨细胞损伤。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究小鼠前脂肪细胞分化过程中STAU1对Foxp1 mRNA转录后的调控作用。方法 培养3T3-L1前脂肪细胞,采用鸡尾酒法诱导其分化为成熟脂肪细胞,分别收取第0天和第4天样本进行RNA测序筛选出差异倍数(FC)>2的转录因子;提取第0、1、2、3、4天细胞总RNA进行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RT-qPCR)实验验证。RBPDB数据库预测Foxp1的RNA结合蛋白。转染空载体质粒和STAU1过表达质粒后将细胞分为对照组和STAU1过表达组,提取第0、12、24、36、48小时细胞总RNA。利用RT-qPCR及Western-Blot实验检测两组3T3-L1细胞STAU1过表达效率、分化过程中Foxp1的mRNA和蛋白质表达水平。10只雄性2~3周龄C57BL/6小鼠的腹股沟白色脂肪组织(inguinal white adipose tissue, iWAT)分离培养的血管基质部分(Stromal vascular fraction, SVF)细胞,鸡尾酒法诱导分化,感染慢病毒,利用免疫荧光实验检测SVF细胞中Foxp1的蛋白质表达水平,用catRAPID软件进行预测。R...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高脂饮食诱导肥胖小鼠不同脂肪组织炎症反应相关基因表达及其机制。方法 将10只小鼠随机分为正常饮食对照组(ND组)、高脂饮食模型组(HFD组)各5只,分别喂以常规饲料、高脂饲料,饲喂10周。将小鼠颈部脱臼处死,取肩胛间棕色脂肪组织(BAT)、腹股沟白色脂肪组织(iWAT)、附睾白色脂肪组织(eWAT)。将各脂肪组织进行转录组测序(seq),并对测序结果进行质量评估以及主成分分析(PCA)。筛选三种脂肪组织中的差异表达基因,并对其进行基因本体论(GO)功能富集分析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通路富集分析;筛选表达上调最明显的前20个炎症反应相关基因。结果 HFD组较ND组体质量水平高(P<0.05)。两组脂肪组织seq质量评估结果显示错误率<0.1%,Q20>85%,Q30>80%。PCA显示两个主成分方差贡献率分别为51.81%、19.08%。iWAT中HFD组表达上调基因2 548个,eWAT中HFD组表达上调基因3 384个,BAT中HFD组表达上调基因1 630个;iWAT中HFD组表达下调基因2 082个,eWAT中HFD组表达下调基因...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脓肿清除治疗脊柱结核伴椎旁脓肿的临床疗效。方法总结我院2009年10月-2013年10月收住脊柱稳定性无明显影响且无神经症状脊柱结核患者218例,其中男135例,女83例,年龄14-68岁,平均年龄36.7岁,颈椎结核14例,胸椎结核76例,腰椎结核84例,颈胸段10例,胸腰段34例,观察脊柱结核脓肿的流注情况,采用不同手术入路进行脓肿清除方法治疗,术后复查CT观察脓肿清除状况。结果分别采用不同手术入路进行脓肿清除,术后CT检查示脓肿清除彻底。结论采用不同手术入路进行清除脓肿,持续引流可获得较好的临床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茂名市茂南区农村饮用水水质与环境卫生现状,为制定农村饮用水安全发展规划、农村环境治理策略及新农村建设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在茂名市茂南区农村范围内。按比例分层随机的方式选择水质调查点20个,以水质调查点的20个村和每个点所在的村随机选取10户开展供水情况和环境卫生情况进行流行病学调查。结果该区农村水质检测合格率为7.50%,大部分饮用水未经过无害化处理;无害化卫生厕所占农村厕所的90.30%;20个调查村垃圾的80.79%随意堆放;污水的59.38%随意排放。结论应加强饮用水水源防护和供水系统安全处理措施,将饮水,厕所、垃圾、污水排放等在农村进行基础设施建设进行统筹规划,加大农村环境综合治理。  相似文献   
9.
目的 在小鼠前脂肪细胞系3T3-L1分化过程中敲低双链RNA结合蛋白Staufen1(Stau1)后筛选差异表达的基因,分析其生物学功能,并用qPCR验证测序结果。方法 用RNA-seq分析Stau1敲低后基因的转录调控。构建STAU1 shRNA并转染3T3-L1细胞,鸡尾酒方法诱导其分化为成熟脂肪细胞,收取0、4 d的细胞设立对照组和STAU1敲低组(各3组生物重复样本)收取12组样品的细胞基因芯片信息,以变化倍数log2(Fold change)>1且校正后的P<0.05作为条件筛选Stau1敲低的细胞与对照组样本间的差异表达基因,进行基因本体论(GO)及代谢通路分析(KEGG通路数据库),qPCR验证差异表达的基因。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验证SATU1与叉头盒蛋白P1 FOXP1 mRNA 3′UTR上Staufen1结合位点(SBS)存在结合。结果 较对照组STAU1敲低细胞组中共筛选出差异表达基因588个,其中上调406个、下调182个。差异表达基因主要参与的生物学过程中脂代谢、炎性反应因子,主要富集的信号通路有糖代谢和能量代谢相关通路。敲低Stau1后FOXP1...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索雨课堂在民汉合班生物化学课程形成性评价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新疆医科大学临床医学专业2017级和2018级民汉合班学生共642人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生物化学课程结束时,仅采用终结性评价的313名学生作为对照组;采用雨课堂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329名学生作为试验组。从形成性评价各部分成绩、及格率以及问卷调查三方面评价效果,应用SPSS 19.0对数据进行描述性分析和t检验。结果:试验组和对照组的期末综合成绩有统计学意义(t=-7.516,P=0.000);将少数民族学生成绩单独统计后,试验组与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t=-4.982,P=0.000)。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学生的及格率提高,并且试验组少数民族学生的及格率也高于对照组。调查问卷结果显示,85.95%的学生认可终结性评价与形成性评价相结合的评价方式,约80%的学生在自主学习及分析、解决问题能力方面得到提高。结论:线上线下相结合的雨课堂形成性评价,有助于临床医学专业提高民汉合班生物化学课程的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