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3篇
临床医学   3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4篇
药学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
探讨肝型脂肪酸结合蛋白(L-FABP)和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酐酶(NAG)在急性重症胰腺炎(SAP)合并急性肾损伤(AKI)患者中的早期诊断价值。收集15例健康体检者作为正常对照,将161例急性胰腺炎(AP)患者分为轻度(MAP)、中度(MSAP)、重度(SAP)3组,其中SAP 组又分为AKI和非AKI亚组。分别采用酶联免疫分析法(ELISA)和终点法测定正常对照组及AP患者发病后4~24 h的尿液L-FABP、NAG水平。SAP组中AKI亚组的L-FABP和NAG水平明显高于非AKI亚组(P<0.01)。尿L-FABP和NAG可以作为检测SAP合并 AKI的早期生物标记物。  相似文献   
3.
4.
目的探讨尿路感染(urinary tract infection,UTI)患者血清和肽素、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 6,IL-6)、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水平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分别检测50例UTI患者(UTI组)及20例健康体检者(正常对照组)血清和肽素、IL-6及PCT的水平,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UTI组血清和肽素、IL-6及PCT水平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均(P<0.01)。UTI组血清和肽素、IL-6水平与血清PCT水平均呈正相关(r=0.511、0.603,均P<0.01)。结论 UTI患者血清和肽素、IL-6水平均明显升高,检测血清和肽素、IL-6水平有助于评估UTI的严重程度,血清和肽素、IL-6均可作为UTI早期诊断有价值的参考标志物。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肾病综合征(NS)合并肺栓塞(PE)的诊断与治疗.方法 报告了我院肾脏内科2011年收治的NS合并PE患者1例,并对近年来PE的相关研究资料进行综述分析.结果 该患者出现发热、呼吸困难、咳嗽,胸痛、咯血.经行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肺动脉造影(CTPA)确诊PE,给予抗凝、溶栓治疗有效.结论 NS患者突发呼吸困难、咳嗽、胸痛等不适,应警惕PE的可能,CTPA是其确诊手段之一,早期诊断并给予及时治疗可显著改善疾病的预后.  相似文献   
6.
背景:促红细胞生成素能减轻炎症反应、抗凋亡以及对缺血再灌注肾损伤有保护性作用。目的:分析促红细胞生成素对肾缺血再灌注损伤后细胞凋亡和肾小管间质纤维化的关系。方法:通过单侧肾缺血再灌注损伤构建患侧肾小管间质纤维化模型。实验小鼠随机分为4组:假手术组、缺血再灌注组、促红细胞生成素低剂量组和促红细胞生成素高剂量组。苏木精-伊红、Masson染色观察肾脏病理改变,免疫组织化学检测肾组织中Bcl-2和Bax蛋白表达水平,Western blot检测Caspase-3的表达。结果与结论:与缺血再灌注组相比,两促红细胞生成素干预组肾小管和间质病变减轻。缺血再灌注组和两促红细胞生成素干预组肾脏Bcl-2和Bax表达均较假手术组明显上调,但缺血再灌注组更明显;缺血再灌注组Bcl-2/Bax比值较假手术组低,而两促红细胞生成素干预组Bcl-2/Bax比值却较缺血再灌注组高;两促红细胞生成素干预组Caspase-3表达高于假手术组而低于缺血再灌注组。结果表明,肾缺血再灌注损伤后期肾小管间质纤维化进程与细胞凋亡相关,Bcl-2/Bax及Caspase-3起了重要作用;低剂量促红细胞生成素也能减轻小鼠肾缺血再灌注损伤后期肾小管间质纤维化程度。  相似文献   
7.
背景:促红细胞生成素能减轻炎症反应、抗凋亡以及对缺血再灌注肾损伤有保护性作用。目的:分析促红细胞生成素对肾缺血再灌注损伤后细胞凋亡和肾小管间质纤维化的关系。方法:通过单侧肾缺血再灌注损伤构建患侧肾小管间质纤维化模型。实验小鼠随机分为4组:假手术组、缺血再灌注组、促红细胞生成素低剂量组和促红细胞生成素高剂量组。苏木精-伊红、Masson染色观察肾脏病理改变,免疫组织化学检测肾组织中Bcl-2和Bax蛋白表达水平,Western blot检测Caspase-3的表达。结果与结论:与缺血再灌注组相比,两促红细胞生成素干预组肾小管和间质病变减轻。缺血再灌注组和两促红细胞生成素干预组肾脏Bcl-2和Bax表达均较假手术组明显上调,但缺血再灌注组更明显;缺血再灌注组Bcl-2/Bax比值较假手术组低,而两促红细胞生成素干预组Bcl-2/Bax比值却较缺血再灌注组高;两促红细胞生成素干预组Caspase-3表达高于假手术组而低于缺血再灌注组。结果表明,肾缺血再灌注损伤后期肾小管间质纤维化进程与细胞凋亡相关,Bcl-2/Bax及Caspase-3起了重要作用;低剂量促红细胞生成素也能减轻小鼠肾缺血再灌注损伤后期肾小管间质纤维化程度。  相似文献   
8.
胡耀  柯贵宝  向元兵  黄鑫  彭璇 《重庆医学》2018,(9):1191-1193
目的 观察泼尼松联合来氟米特治疗免疫球蛋白(Ig)A肾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IgA肾病患者80例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给予泼尼松,治疗组患者在泼尼松基础上服用来氟米特,疗程12个月.在治疗6、12个月时统计患者总有效率,检测患者血清肌酐(Scr)、尿胱蛋白酶抑制剂C(Cys C)、血尿素氮(BUN)和24 h蛋白尿(U-prot),ELISA检测患者血浆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内皮素-1(ET-1)水平.结果 治疗6、12个月治疗组总有效率分别为85.0% 和90.0%,对照组为65.0% 和70.0%,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6、12个月患者BUN和 U-prot显著降低,且治疗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6、12个月血浆VEGF和ET-1水平下降,且治疗组下降幅度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 泼尼松联合来氟米特可显著改善IgA肾病患者肾功能,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尿液中肾损伤分子-1(KIM-1)和胱抑素C(CysC)在急性重症胰腺炎(SAP)合并急性肾损伤(AKI)患者中的早期诊断价值。方法收集15例健康体检者作为正常对照,将161例急性胰腺炎(AP)患者分为轻度(MAP)、中度(MSAP)、重度(SAP)3组,其中SAP组又分为AKI和非AKI亚组。采用酶联免疫分析法(ELISA法)测定正常对照组及AP患者发病后12~24 h的尿液KIM-1、CysC水平。结果 SAP组中AKI 亚组的KIM-1和CysC水平明显高于非AKI 亚组(P<0.01)。结论尿KIM-1和CysC可以作为检测SAP合并AKI的早期生物标记物。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血清白介素17( interleukin17,IL-17)、白介素23( interleukin23,IL-23)、C反应蛋白( C-reactive protein,CRP)水平的变化及其意义。方法收集1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正常对照,40例慢性乙型肝炎,38例代偿期肝硬化,40例失代偿期肝硬化。应用酶联免疫分析法( ELISA)及免疫比浊法测定各组患者血清中IL-17、IL-23和CRP水平并进行比较。结果①各组患者与正常对照组血清IL-17、IL-23和CRP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代偿期肝硬化组、失代偿期肝硬化组和慢性乙型肝炎组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血清IL-17和IL-23、CRP呈正相关。结论①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血清IL-17水平远高于正常人,与公认的反应炎症状态的指标CRP呈正相关性,提示IL-17可能参与了乙型肝炎肝硬化的慢性炎症和肝纤维化;②IL-17和IL-23表达水平有密切相关性,IL-23可能通过诱导 IL-17的产生而使后者在乙型肝炎肝硬化的发病中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