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3篇
内科学   11篇
特种医学   1篇
综合类   9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4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4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2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目的研究参芪利心汤对阿霉素诱导心力衰竭大鼠心肌细胞的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依那普利(2.1 mg/kg)组以及参芪利心汤低、中、高剂量(9.975、19.950、39.900 g/kg)组,除对照组外,其余大鼠ip阿霉素诱导心力衰竭模型;各给药组ig相应药物,对照组和模型组ig等体积蒸馏水,1次/d,连续4周。给药结束后,采用心脏彩色多普勒超声仪测定各组大鼠左室射血分数(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LVEF)、左室短轴缩短率(left ventricular fractional shortening,LVFS)以及每搏心输出量(stroke volume,SV);采用苏木素-伊红(HE)染色法观察各组大鼠心肌组织病理变化;采用透射电镜观察各组大鼠心肌细胞超微结构;采用ELISA法检测各组大鼠血浆N端B型利钠肽(N-terminal B-type natriuretic peptide,NT-pro BNP)及心肌组织三磷酸腺苷(adenosine triphosphate,ATP)含量;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各组大鼠心肌细胞凋亡情况;采用qRT-PCR法检测各组大鼠心肌组织B淋巴细胞瘤2(B-cell lymphoma 2,Bcl-2)、Bcl-2相关X蛋白(Bcl-2associated X protein,Bax)、半胱氨酸蛋白酶-3(Caspase-3)和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共激活因子-1α(peroxisome proliferator activated receptorγcoactivator-1α,PGC-1α)m RNA表达情况;采用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各组大鼠心肌组织Bcl-2、Bax、Caspase-3和p53蛋白表达情况。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LVEF、LVFS和SV显著降低(P0.01),血浆NT-pro BNP含量显著升高(P0.01),心肌组织ATP含量显著降低(P0.01),心肌细胞凋亡率显著升高(P0.01);心肌组织Bcl-2和PGC-1αmRNA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1),Bax和Caspase-3 mRNA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0.01);心肌组织Bcl-2蛋白表达显著降低(P0.01),Bax、Caspase-3和p53蛋白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参芪利心汤中、高剂量组和依那普利组大鼠LVEF、LVFS和SV均显著升高(P0.01);血浆NT-pro BNP含量显著降低(P0.01),心肌组织ATP含量显著升高(P0.01),心肌细胞凋亡率显著降低(P0.01);心肌组织Bcl-2和PGC-1αmRNA表达水平均显著升高(P0.01),Bax和Caspase-3 mRNA表达水平均显著降低(P0.01);心肌组织Bcl-2蛋白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0.01),Bax、Caspase-3和p53蛋白表达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0.01)。结论参芪利心汤能够改善心力衰竭大鼠的心肌结构、能量代谢及心功能,并减少心肌细胞凋亡,其作用机制可能与调控PGC-1α和线粒体凋亡通路相关蛋白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2.
3.
目的: 探讨静脉注射胺碘酮在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急性加重期顽固窦性心动过速抢救中的疗效及安全性. 方法: 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312例,经合理氧疗、抗感染、纠正酸碱失衡及电解质紊乱、解痉平喘、祛痰等综合基础治疗2 h后,按照基础综合治疗2 h后心率情况分为3组: 心率仍超过120次/min者191例,以随机数字法分为治疗组(A组,112例)及对照组(B组,79例);治疗2 h后心率降至120次/分以下者为缓解组(C组,121例). A组在心率、呼吸频率、血压监护下缓慢静脉注射胺碘酮150 mg,分别记录给药前即刻、给药后即刻、30 min, 1 h时上述监护指标,记录B组及C组相应时间段的上述指标;记录A组给药前、后1 h以及B组及C组相应时间段的动脉血气分析参数. 结果: A组在静注胺碘酮后1 h,心率及呼吸频率较给药前均显著减低(142.6±18.3 vs 97.4±17.4;35.2±7.6 vs 23.8±5.4; P<0.05),血气分析结果均明显改善;B及C组相应时间段上述指标无明显变化(P>0.05). 所有对象血压变化均不明显(P>0.05). 结论: 静脉注射胺碘酮可安全有效地降低COPD急性加重期顽固性窦性心动过速患者的心率,并可使呼吸频率及血气分析指标改善.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螺内脂与培哚普利对老年退行性心瓣膜病(SDVHD)左心室重构的影响.方法选择SDVHD并发充血性心力衰竭(CHF)患者16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80例)和治疗组(88例).对照组采用综合治疗,治疗组在上述治疗基础上加用螺内脂(商品名安体舒通20 mg,2/d)、培哚普利(商品名雅施达2~8 mg/d),随防时间(9±3)个月,试验前后用彩色超声测定左心室容积(LVV)、左心室壁容积(LVWV)、左心室腔容积(LVCV)及左心室重量(LVM),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临床疗效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试验前后量化的LVV、LVWV、LVCV、LVM对比均有明显缩小(P<0.01),对照组试验前后仅LVV及LVCV有明显缩小(P<0.01).进一步对两组同期数据比较,治疗后治疗组LVV、LVWV、LVM较对照组变化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干预CHF对神经体液因素的过度激活,合用螺内脂与培哚普利防治SDVHD左心室重构是有效的选择.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左西孟旦对高龄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急性加重期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9年2月漳州正兴医院及解放军第909医院高龄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急性加重患者47例。采用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为2组,治疗组24例和对照组23例。对照组采用规范治疗,治疗组在规范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左西孟旦,术后随访3个月。比较2组治疗前后的心脏超声检查结果、血清氨基末端B型利钠肽前体(NT-proBNP)水平、急性发作时纽约心脏协会(NYHA)心功能分级以及随访3个月期间的因心力衰竭反复再住院情况。采用SPSS 17.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处理。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患者治疗后及3个月随访时收缩压及心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5 d及3个月随访时,心脏超声检查提示治疗组左室射血分数优于对照组(48.6%±11.9%和44.5%±11.4%,47.8%±12.1%和43.6%±11.7%),治疗组NT-proBNP低于对照组[(2 437.5±1 104.8) pg/L和(2 926.3±1 248.2) pg/L,(2 649.1±1 155.6) pg/L和(3 327.8±1 293.7) pg/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组NYHA分级优于对照组(P0.05)。3个月随访期间,因心力衰竭加重再次住院患者治疗组[1例(4.2%)]少于对照组[7例(30.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左西孟旦对高龄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急性加重期患者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6.
林庚海 《中国保健营养》2013,23(3):1192-1193
高脂血症对人体尤其是老年人的危害极大,应高度重视加强宣传教育,提高防范高血脂症的意识;重视生活方式的改善;重视科学合理的心理干预;重视调脂疗法.应将药物调节、生活方式调节、心理干预、运动疗法科学结合.  相似文献   
7.
充血性心力衰竭 (congestionheartfailure)简称心衰 ,是多种心血管疾病的发展结局。我院自 1996~ 2 0 0 1年收治老年人退行性主动脉瓣性血液反流致心力衰竭 5 2例 ,取得较好疗效。1 临床资料1 1 一般情况  5 2例均经彩色超声检查 ,并结合临床排除了风湿性、梅毒性及感染性心内膜炎等疾病而确诊。男 4 5例 ,女 7例 ;年龄 6 5~ 83岁 ,平均73岁 ;左室射血分数 (LVEF) 2 2 %~ 38% ,按NY HA心功能分级 ,Ⅲ级 34例 ,Ⅳ级 18例 ;伴发冠心病 4 2例 ,高血压病 38例 ,2型糖尿病 2 5例 ,高脂血症 2 3例 ,慢性支气…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是否降低症状性冠状动脉点状钙化患者的急性冠脉事件的发生率。方法纳入2012年1月~2014年12月于解放军第一七五医院经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及钙化积分扫描检查及临床确定为症状性冠状动脉点状钙化的225例患者为研究对象,12周导入期后,共剔除7例不耐受患者,随机分配阿托伐他汀组108例,对照组110例。阿托伐他汀组采用除其他标准治疗+阿托伐他汀20 mg/d,对照组仅采用除阿托伐他汀外的其他标准治疗,研究终点为急性冠脉事件的发生、心血管死亡、急性冠脉事件所致住院。结果中位随访25.2个月,阿托伐他汀组108例和对照组110例患者中,分别有20例(18.2%)和31例(28.2%)发生研究终点事件[未校正风险比为0.79(95%CI:0.71~0.83),P=0.004;协变量校正后风险比为0.71(95%CI:0.63~0.81),P0.001],阿托伐他汀组各临床终点和急性冠脉事件所致总住院次数均减少。结论在症状性冠状动脉点状钙化患者中,联合阿托伐他汀的综合治疗可减少急性冠脉事件的发生率和心血管死亡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螺内脂与培哚普利对老年退行性心瓣膜病(SDVHD)左室重构的影响.方法: 选择SDVHD并发充血性心力衰竭(CHF)患者16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80例),治疗组(88例).对照组采用综合治疗,治疗组在上述治疗基础上加用螺内脂(安体舒通 )20 mg,2/d、培哚普利(雅施达2~8 mg/d),随防(9±3)mo,试验前后用彩超测定左室容积(LVV)、左室壁容积(LVWV)、左室腔容积(LVCV)及左室重量(LVM),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临床疗效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试验前后量化的LVV,LVWV,LVCV,LVM对比均有明显缩小(P<0.05),对照组试验前后仅LVV及LVCV有明显缩小(P<0.05).进一步对两组同期数据比较治疗后治疗组LVV,LVWV,LVM较对照组变化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螺内脂与培哚普利合用防治SDVHD左室重构有效.  相似文献   
10.
目的:介绍一种临时起搏电极拔管方法。方法:回顾分析22例临时起搏电极4步拔管法的资料。结果:8例(36%)患者置管局部有血栓形成;血栓量0.3-1.1(平均0.6±0.2)ml。该8例病人置管时间均超过72小时,但血栓量与置管时间无显著相关(r=0.412,P>0.05)。22例患者置管局部PLT(109/L)、PT(s)、APTT(s)、INR及Fgb(g/L)分别为268±98.7、9.8±3.5、27.4±10.6、0.9±0.6、4.6±1.6,对侧股静脉分别为206±87.8、13.6±4.9、34.1±9.3、1.3±0.8、2.8±1.9,两侧比较有明显差别(PLT及Fgb,P<0.01;PT、APTT及INR,P<0.05)。结论:临时电极置管局部呈相对高凝状态,并可有血栓形成,4步拔管法可部分带出血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