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8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3篇
儿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4篇
临床医学   16篇
内科学   4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5篇
外科学   10篇
综合类   40篇
预防医学   13篇
药学   28篇
中国医学   4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4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19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采用云南哀牢山原始林林中生长的中草药制成骨风散,用于治疗风湿类疾病,并评估临床疗效,探索风湿类疾病的治疗新方法。方法:对1999年1月至2001年12月在我院门诊,住院部使用骨风散治疗的186例患者进行临床疗效评估。结果:对疼痛,肿胀,关节活动不灵等临床症状95.4%有效,4.6%无效。结论:骨风散是一种治疗风湿类疾病的绿色药物。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经尿道等离子中置双极电切治疗前列腺增生的安全性和疗效。方法:对106例前列腺增生患者采用以尿道等离子体双极电极电切前列腺,观察术后疗效、并发症,治疗前后IPSS,尿流率对比。结果:术后3~5d拔除三腔气囊导尿管,102例恢复正常排尿,2例膀胱血块潴留,2例组织碎块阻塞,经对症处理,恢复正常排尿。术后Qmax平均18.7mL/s,IPSS平均5分,平均残余尿量10mL.术后3d内很少出现尿路刺激症状。结论:等离子双极电切前列腺增生,具有疗效可靠,操作安全,并发症少的优点。  相似文献   
3.
4.
目的观察脑心通胶囊联合阿托伐他汀钙对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干预作用。方法选择98例门诊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49例。两组均进行常规治疗,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对照组口服阿托伐他汀钙10mg,1次/d;治疗组口服阿托伐他汀钙10mg,1次/d,口服脑心通胶囊3粒/次(每粒0.4g),3次/d,疗程均为12周。患者均于服药前和服药后12周行颈动脉超声检查,观察两组患者用药前后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变化,并进行比较。结果治疗后对照组和治疗组的IMT和内膜斑块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脑心通胶囊和阿托伐他汀钙合用可抑制动脉粥样硬化和斑块的形成,两药联用较单用效果更佳,且无明显的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5.
摘 要 目的:优化盐酸溴己新吸入粉雾剂的处方。方法: 采用冷冻干燥 气流粉碎法制备盐酸溴己新吸入粉雾剂,通过星点设计考察甘露醇(X1),亮氨酸(X2)和泊洛沙姆188(X3)在辅料中的用量对盐酸溴己新吸入粉雾剂的休止角(Y1)、细微粒子剂量(Y2)和空气动力学粒径(Y3)的影响。根据最佳数学模型绘制效应面,通过重叠等高线图确定最优处方。结果:影响因素和考察指标之间存在定量关系,优化处方为甘露醇:亮氨酸:泊洛沙姆188在处方中的比例为2.4∶〖KG-*2〗2.22∶〖KG-*2〗0.05。较优处方的各指标实测值与预测值较接近。结论:采用星点设计 效应面法完成了盐酸溴己新吸入粉雾剂的多目标同步优化。  相似文献   
6.
目的对多排螺旋CT在甲状腺癌中的临床诊断价值进行分析研究。方法对我院收治的甲状腺癌患者的临床螺旋CT检查结果进行回顾分析。结果本组49例患者中经病理诊断,患有滤泡状癌的患者有6例,患有乳头状癌的患者有39例,患有髓样癌的患者有3例,未分化癌患者有1例。经螺旋CT检查,49例患者共52个病灶,共有14例患者周围组织出现侵润,有17例患者出现淋巴结转移症状。结论多排螺旋CT能够对甲状腺癌进行较为准确的定性诊断,并能够对甲状腺癌对周围组织的侵润情况进行判断,在甲状腺的临床诊断中具有重要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蛇床子素对脊髓损伤大鼠神经细胞凋亡的影响及可能机制。方法将45只SD大鼠平均分为假手术组(Sham)、脊髓损伤组(SCI)与蛇床子素治疗组(Ost),采用Allen法建立大鼠SCI模型。建模7d后评估各组大鼠后肢运动功能,并检测脊髓含水量。TUNEL方法检测脊髓神经细胞凋亡;Western blot和qRTPCR检测Wnt-1、GSK-3β、β-catenin表达。结果急性脊髓损伤导致大鼠后肢功能障碍,脊髓细胞发生凋亡,蛇床子素可以减少急性脊髓损伤大鼠神经细胞凋亡,抑制炎症反应,改善后肢功能,减轻脊髓损伤,同时可以下调GSK-3β表达水平,上调Wnt-1和β-catenin蛋白表达水平。结论蛇床子素通过激活wnt/β-catenin信号通路抑制神经细胞凋亡,促进大鼠运动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中重度低肺功能患者肺切除术后影响转归的因素及手术适应证的选择。方法:总结26例中重度低肺功能患者的手术治疗经过、术后并发症和近期肺功能变化。其中全肺切除术4例,单纯肺叶切除术20例,袖状肺叶切除术1例,肺叶楔形切除术1例。结果:术后发生心肺并发症10例(38.46%),病死1例(3.85%),死于肺部感染并呼吸衰竭。25例术后3个月复查肺通气功能和动脉血气分析显示,动脉血氧分压较手术前明显改善(P〈0.01),最大自主通气量、第1秒用力呼气肺活量(FEV1)及FEV1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和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与术前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重度低肺功能患者仍有一定的肺功能储备,能耐受肺叶切除手术;通过加强围手术期管理,特别是术后的密切监护以及各种严重心肺并发症的及时处理,可达到满意的手术效果。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食管癌的诊断、外科治疗及围手术期处理,提高术前诊断率、手术效果及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率。方法:80例术前均经钡餐造影及纤维胃镜确诊为食管癌。均行手术治疗,并做好围手术期处理。结果:手术切除率97.5%(78/80);术后吻合口瘘6例,吻合口狭窄1例,吻合口出血2例,乳糜胸1例,肺部感染9例,术后1个月内未出现病死病例。结论:术前要行X线钡餐摄片与内镜活组织病理检查以减少漏诊率。积极做好围手术期处理,对增加患者肿瘤切除率、减少并发症及改善预后有较大帮助。  相似文献   
10.
目的通过对30例漏斗胸行非胸腔镜辅助Nuss手术的疗效观察,探讨非胸腔镜辅助Nuss手术治疗漏斗胸的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2月-2012年12月漏斗胸患者30例,均行非胸腔镜辅助Nuss手术治疗。观察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心律失常发生率、术后并发气胸发生率和术后住院时间。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手术效果27例为优,3例为良;患者平均手术时间59min;术中平均出血量30ml;术中心律发生率为6.67%,气胸发生率为10%;术后平均住院时间6.3d。结论Nuss手术是一种治疗漏斗胸安全、方便、微创、美观、疗效确切的方法,值得进一步推广和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