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1篇
内科学   1篇
综合类   4篇
  2012年   4篇
  201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原发性骨质疏松症分为绝经后骨质疏松症和老年性骨质疏松症两种类型,原发性骨质疏松性骨折尤其好发于脊柱部位,主要表现为腰背部疼痛、活动障碍、身长短缩及驼背等.目前认为原发性骨质疏松是以骨量减少、骨的微观结构退化为特征的,致使骨的脆性增加以及易于发生骨折的一种全身性骨骼疾病.传统中医没有骨质疏松及疏松性骨折这一病名,但大量中医学者认为骨质疏松症应属"骨痿"、"骨痹"、"骨枯"等范畴,肾精髓少、骨枯筋萎、脉络痹阻为其主要病机,临证特点是本虚标实.故遣方用药多按补肾填精、疏肝健脾、益气活血化瘀止痛等辨证施治,相关报道较多,而就原发性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而言,复位、功能锻炼也是传统的基本疗法.现简要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膝后内侧入路空心螺钉内固定治疗后交叉韧带胫骨止点撕脱骨折的疗效。[方法]对25例交叉韧带胫骨止点撕脱骨折施行膝后内侧入路空心螺钉内固定术,观察疗效。[结果]25例均Ⅰ期愈合,无感染及血管神经损伤等并发症发生,膝关节功能评分100分9例,99分16分。[结论]采用膝后内侧入路空心螺钉内固定治疗后交叉韧带胫骨止点撕脱骨折具有良好疗效。  相似文献   
3.
[目的]评价中西药联合运用配合腰背肌功能锻炼治疗原发性骨质疏松性胸腰椎骨折的近期效果.[方法]在临床上选择30例原发性骨质疏松性胸腰椎骨折患者,运用经验方剂内服、西药口服、中药(壮药)烫疗及外敷并配合腰背肌功能锻炼治疗,治疗3个月后观察其疗效.[结果]治疗过程无不良事件发生,30例患者获随访3~20个月,显效25例(占83.3%),有效3例(占10.0%),无效2例(占6.7%).[结论]中药(壮药)内服外用联合西药口服并配合腰背肌功能锻炼治疗原发性骨质疏松性胸腰椎骨折近期疗效满意,治疗过程安全.  相似文献   
4.
目的 评价腰背肌功能锻炼对原发性骨质疏松性胸腰椎骨折伤椎高度的影响.方法 选择90例原发性骨质疏松性胸腰椎疼痛初发骨折患者,运用腰背肌功能锻炼配合中西药治疗,并观察骨折椎体高度的变化等指标.结果 治疗过程无不良事件发生,治疗1个月后骨折椎体的前缘、中央和后缘高度平均恢复分别是(2.92±2.01)mm、(2.36±1.89)mm及(1.09±1.03)mm,前缘、中央和后缘高度较治疗前明显增加(P〈0.05),3个月后骨折椎体高度丢失不明显(P〉0.05).结论 腰背肌功能锻炼对原发性骨质疏松性胸腰椎骨折伤椎高度恢复的近期效果良好,远期疗效有待进一步随访观察.  相似文献   
5.
目的 评价腰背肌功能锻炼对原发性骨质疏松性胸腰椎骨折伤椎高度的影响.方法 选择90例原发性骨质疏松性胸腰椎疼痛初发骨折患者,运用腰背肌功能锻炼配合中西药治疗,并观察骨折椎体高度的变化等指标.结果 治疗过程无不良事件发生,治疗1个月后骨折椎体的前缘、中央和后缘高度平均恢复分别是(2.92±2.01)mm、(2.36±1.89)mm及(1.09±1.03)mm,前缘、中央和后缘高度较治疗前明显增加(P<0.05),3个月后骨折椎体高度丢失不明显(P>0.05).结论 腰背肌功能锻炼对原发性骨质疏松性胸腰椎骨折伤椎高度恢复的近期效果良好,远期疗效有待进一步随访观察.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