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1篇
特种医学   1篇
综合类   20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1篇
  2018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对比研究磁共振成像与彩超在产前对凶险型前置胎盘的诊断价值及胎盘植入情况的评估。方法回顾性分析疑似凶险型前置胎盘病例81例的超声和磁共振影像资料,并与分娩、手术病理结果对比,以评估磁共振成像与彩超在凶险型前置胎盘的诊断价值,并对两种检查的诊断价值进行比较。结果磁共振成像和超声对凶险型前置胎盘诊断正确率和敏感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分别为96%~98%和98%~100%。而对于凶险型前置胎盘侵入子宫肌层情况磁共振成像比超声检查更为敏感(分别为45.2%和11.6%)。结论磁共振与彩超对凶险型前置胎盘诊断敏感性均较高,但磁共振成像对胎盘植入程度判断更为准确。  相似文献   
2.
申炜  李耀波  唐红玉 《广西医学》2009,31(10):1436-1437
目的探讨乳腺钼靶计算机X线摄影(CR)对乳腺良、恶性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对31例可疑乳腺肿块患者行乳腺钼靶CRX线诊断,并与病理诊断对照。结果31例可疑乳腺肿块中,乳腺恶性肿瘤钼靶CR诊断与病理诊断符合率81.8%(9/11),误诊2例;乳腺钼靶CRX线诊断良性病变22例,其中纤维囊性增生症19例,纤维瘤3例,病理诊断良性病变20例,其中乳腺增生7例,乳腺纤维腺病7例,纤维瘤3例,乳腺导管扩张症3例。结论乳腺CR钼靶检查技术对诊断乳腺疾病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3.
临床上原发性支气管肺癌并不少见。传统主要的治疗手段:①手术切除;②化疗;③放疗及物理疗法等。各种单一的治疗手段均有其利弊,难以达到最佳疗效。近年来,随着介入微创技术的发展,文献报道采用影像引导下放射性粒子组织间植入治疗恶性肿瘤已渐成为一种越来越被重视的综合治疗手段之一,它是将微型放射源(^125I粒子)植入肿瘤内或肿瘤浸润组织,  相似文献   
4.
植入(侵入)性前置胎盘是指继发于剖宫产后覆盖子宫疤痕的前置胎盘,诊断及处理具有特殊性。植入(侵入)性前置胎盘的产前诊断目前主要依靠超声检查,但其有一定局限性。MRI是一种无辐射的安全影像检查方法,其成像范围大,受肠气及骨骼影响小,不受胎盘位置影响,为临床制定正确的治疗方案提供更多的诊断依据。  相似文献   
5.
多排螺旋CT在头颈部血管成像中的应用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耀波  农剑波 《微创医学》2011,6(4):339-340
传统的血管造影(DSA)一直被公认为是诊断颅内血管性疾病的金标准[1,2]。DSA是一种有创检查,检查过程长,检查费用昂贵,且需要专人多人的密切合作,同时有1.5%~2%的并发症或死亡发生率,在一些疾病中的应用受到一定的限制[3]。DSA图像不能显示病变的外部形态,不能准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放射性^125I粒子组织间永久性植入对晚期肿瘤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59例Ⅲ期各种恶性肿瘤经m^125粒子植入放疗或姑息性切除后残留肿瘤组织内植入^125I粒子放疗病人的临床资料和疗效。结果:59例病人经治疗后,肿瘤均不同程度缩小,生活质量提高,无放疗毒副作用,无放射性粒子迁移或排出体外,随访3~18个月,存活41例,存活患者中,最长者已18个月,死亡18例。结论:放射性^125I粒子对Ⅲ期恶性肿瘤有较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7.
CT仿真支气管内窥镜 (CT virtual bronchoscopy,CTVB)是随着 CT机性能和计算机成像软件的发展而产生的一种图像后处理新技术 [1 ]。该技术在多层螺旋 CT(MSCT)运用中获得了较好的效果 ,它利用横断面容积扫描的全部信息重建出气道管腔内表面的三维立体图像 ,在气道疾患的诊断中 ,能够客观地反映气管和支气管内表面的情况 ,因而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本文对 15例中央型肺癌MSCT仿真支气管内窥镜 (MSCT- VB)的表现进行了观察分析 ,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2 0 0 2年 10月至 2 0 0 3年 2月经手术和纤维支气管内窥镜活检…  相似文献   
8.
李耀波 《广西医学》2003,25(6):1010-1011
日常活动中 ,颌面部外伤骨折相当常见。以往通过 X线摄片和单纯 CT轴状位扫描观察显示颌面骨骨折 ,均不可避免地会产生一定的遗漏 ,以致于不能准确判断骨折的部位、范围和程度 (1)。多层螺旋 CT( MSCT)由于设备上的优势和强大的图像后处理功能 ,其三维容积成像技术可以逼真地再现颌面骨外在与局部空间的形状 ,立体、直观且较全面地显示颌面骨骨折的解剖关系 ,准确把握骨折线的走行 ,对颌面骨复杂多变骨折的总体状况可以做到一目了然。1 材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 :不同原因致颌面部外伤骨折 7例 ,其中上颌骨骨折 4例 ,1例为单一骨折 ,3…  相似文献   
9.
李耀波 《微创医学》2002,21(3):376-377
肝肾隐窝巨大占位性病变并不少见,由于肿瘤巨大,邻近脏器和血管明显受压推移及变形,从而造成肿瘤来源的不确切性[1].因此,运用CT扫描进行定位上的诊断非常重要.现就CT对肝肾隐窝巨大占位性病变的定位诊断价值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0.
疟疾抗体的检测,自Kuvin(1962)首次用间接荧光抗体(IFA)法以来,应用较为广泛。黄志雄等(1981)用玻片免疫酶法(即本文HRP—马抗人法)检测疟疾抗体,认为该法具IFA法的优点,且不需荧光显微镜等特殊设备,标本又可长期保存。本文探讨了辣根过氧化物酶(HRP)标记葡萄球菌A蛋白(SPA)检测疟疾抗体的实验条件,建立了HRP—SPA染色法(简称HRP—SPA法)并与HRP—马抗人IgG染色法(简称HRP—马抗人法)及IFA法进行对比试验,结果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