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篇
  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7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6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1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引起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的甲状旁腺肿瘤影像学表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提高对引起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的甲状旁腺肿瘤影像学表现的认识。方法回顾分析8例经手术或活检病理证实的甲状旁腺肿瘤影像学特点,8例均经CT扫描,其中3例经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检查,2例经磁共振成像(MRI)检查。结果4例肿瘤为甲状旁腺腺瘤,病侧气管-食管旁沟内低密度脂肪消失,表现为边界清楚,密度均一,类似大血管密度软组织肿块。1例为甲状旁腺弥漫性增生,表现为甲状旁腺区小肿块,其表现均与甲状旁腺腺瘤类似。1例为甲状旁腺囊肿,气管-食管旁沟内或前上纵隔内囊性肿块,CT上为水样密度肿块,MRI检查长T1、长T2信号,若囊内有亚急性出血,则表现为短T1、长T2信号。2例为甲状旁腺癌,其表现均与甲状旁腺腺瘤类似,所不同的是有颈部淋巴结增大及CT检查有可能显示肿内钙化灶。结论认识引起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的甲状旁腺肿瘤影像学表现以基本明确诊断,准确定位甲状旁腺肿瘤,是手术成功切除的关键。  相似文献   
2.
目的通过CT血管造影研究原发性肺癌患者的支气管动脉影像特征,观察64层螺旋CT血管造影、三维重建技术在肺癌诊治中的作用。方法以67例确诊的原发性肺癌患者为研究组,同时随机抽取60例经CT检查肺部无任何病变者为正常组,采用64层螺旋CT胸部增强扫描获得原始图像,采用后处理技术重建观察。结果研究组的支气管动脉显示率为95.52%、BA支数为131支,明显高于正常组的63.33%、78支(P<0.05)。研究组的左肺BA管径、右肺BA管径、左肺BA总截面积、右肺BA总截面积均显著大于正常组(P<0.05)。结论 64层螺旋CT血管造影及三维重建技术可较好地显示肺癌供血血管及血供状况,是诊断与评价肺癌血供一种无创伤性、简便、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脾脏原发性恶性肿瘤非常少见。脾脏原发性血管肉瘤,又称恶性血管内皮细胞瘤,是一种高度恶性的血管源性肿瘤。迄今为止,据文献报告约140余例。我院偶遇一例,现报告如下: 病例资料:患者,女必,40岁。自觉上腹部疼痛不适,伴乏力、心悸、消瘦二月余。体检:左中上腹扪及一包块,表面光滑,质偏硬,活动性差。实验室检查提示中度贫血。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CT在结肠癌所致急性肠梗阻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7例结肠癌合并肠梗阻患者(均经手术证实)的CT资料,其中11例加做CT增强扫描,分析其图像特点并与手术结果对照分析。结果梗阻部位分别为:盲肠区3例,升结肠1例,横结肠1例,降结肠2例,乙状结肠10例。与手术结果对照,CT对梗阻的定位诊断准确率为94%(16/17),定性诊断正确率为70%(12/17)。结论CT可以较清晰地显示梗阻部位,对结肠癌合并肠梗阻的定性诊断也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64层螺旋CT在阑尾黏液性囊腺瘤中的临床诊断效果及价值,为临床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2年5月—2017年4月医院诊治的阑尾黏液性囊腺瘤患者19例,采用64层螺旋CT诊断,将64层螺旋CT诊断与术后诊断结果符合率进行比较。结果:(1)位置。19例阑尾黏液性囊腺瘤发病位置多样,排在前2位的分别为:回盲部位、右髂窝,分别占:57.9%及26.3%;(2)形态。11例形态不规则,多为长茄子形;8例呈现椭圆或球形。(3)大小。阑尾黏液性囊腺瘤短径(3.2±0.9)cm,长径(5.3±1.5)cm,长径/短径比值为(1.65±0.8)cm。(4)边界。9例边界不清楚,10例边界清楚;(5)囊壁。阑尾黏液性腺瘤囊壁厚度平均(3.1±0.3)mm。12例囊壁厚度均匀,7例内壁光滑。结论:64层螺旋CT诊断阑尾黏液性囊腺瘤诊断、定位效果理想,能清晰显示病灶的形态与毗邻见的联系,具备一定特征性,利于患者术前诊断,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膝关节外伤在磁共振和64排螺旋CT的诊断对比情况.方法 分析2012年1-12月该院膝关节外伤患者120例临床资料,观察膝关节外伤在64排螺旋CT、磁共振和手术证实的诊断结果.结果 64排螺旋CT诊断结果骨质损伤、韧带损伤、半月板损伤、关节积液诊断准确率明显低于磁共振的诊断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351、0.372、0.306、0.315,P〉0.05).结论多排螺旋CT 和MRI 的合理检查可以让骨科医生对膝关节损伤情况提前做出全面而细致的了解,提早做出手术预案.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64层螺旋CT胸痛三联症低剂量成像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以我院放射科收治的因急性胸痛就诊并拟行胸痛三联扫描的108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根据体质量指数(BMI)不同选择管电压,若BMI≥24kg/m2,管电压为120Kv;若BMI24kg/m2,管电压为100Kv。将其为A组、B组,A组为BMI24kg/m2(58例),采用前瞻性心电门控技术扫描;B组为BMI≥24kg/m2(50例),采用回顾性心电门控技术扫描,分析64层螺旋CT胸痛三联症低剂量成像的临床应用价值。结果 A组患者图像质量与B组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A组受限剂量与B组相比,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64层螺旋CT胸痛三联症低剂量成像的临床应用价值高,图像质量可靠,患者承受的辐射剂量少,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64层CT血管造影在先天性冠状动脉瘘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对12例CAF患者行64-MDCTA扫描,获得满意图像后,行容积再现(volume rending,VR)、多平面重组(multiplanar reconstruction,MPR)及最大密度投影(maximum intensity projection,MIP)后处理,并与冠状动脉血管造影(coronary angiography,CAG)检查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64-MDCTA检查显示,12例CAF患者共有22支瘘血管,其中单一瘘道者占41.7%(5/12),多发瘘道者占58.3%(7/12);合并瘘动脉瘤形成者占25.0%(3/12)。64-MDCTA比CAG多检测出1支起源于左锁骨下动脉(left subclavian artery,LSCA)的瘘血管,64-MDCTA与CAG诊断其余21例瘘血管的结果完全一致。VR诊断CAF瘘血管入口的未确诊率为9.1%(2/22),MPR为18.2%(4/22),MIP为54.5%(12/22);VR和MPR未确诊率显著低于MIP(χ~2=10.476、6.286,P=0.001、0.012),VR和MPR未确诊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χ~2=0.772,P=0.380)。VR诊断CAF瘘血管出口的未确诊率为13.6%(3/22),MPR为18.2%(4/22),MIP为59.1%(13/22);VR和MPR未确诊率显著低于MIP(χ~2=9.821、7.765,P=0.002、0.005),VR和MPR未确诊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χ~2=0.170,P=0.680)。结论 64-MDCTA在CAF诊断方面具有良好的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分析磁共振成像不同扫描序列在诊断肛瘘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术后证实为肛瘘30例患者资料,术前均行MRI检查,扫描序列:FSE T1WI平扫以及增强扫描,脂肪抑制快速恢复快速自旋回波序列(T2 fs FRFSE)以及三维容积内插快速扰相梯度回波平扫及增强扫描(3D-FSPGR),分析比较3种序列检查诊断价值。结果 30例患者共发现43个肛瘘外瘘口,T2 fs FRFSE准确显示肛瘘外瘘口18个(41.86%)、FSE T1W增强准确显示肛瘘外瘘口25个(58.14%)、3D-FSPGR准确显示肛瘘外瘘口40个(93.02%),其中3D-FSPGR对肛瘘外瘘口显示准确率显著高于T2 fs FRFSE与FSE T1WI增强(P0.05)。T2 fs FRFSE准确显示肛瘘内瘘口10个(35.71%)、FSE T1W增强准确显示肛瘘内瘘口14个(50.00%)、3D-FSPGR准确显示肛瘘内瘘口23个(82.14%),其中3D-FSPGR对肛瘘内瘘口显示准确率显著高于T2 fs FRFSE与FSE T1WI增强(P0.05)。T2 fs FRFSE准确显示肛瘘瘘管分支29个(56.86%)、FSE T1W增强准确显示肛瘘瘘管分支34个(66.66%)、3D-FSPGR准确显示肛瘘瘘管分支45个(88.23%),其中3D-FSPGR对肛瘘瘘管分支显示准确率显著高于T2 fs FRFSE与FSE T1WI增强(P0.05)。结论 3DFSPGR序列是术前诊断肛瘘的敏感方法,能够提高肛瘘内、外瘘口以及肛瘘瘘管的显示率,同时联合其他扫描序列,能够获得更为明确的术前诊断结果。  相似文献   
10.
目的对比分析64排螺旋CT与低场MMRI在膝关节外伤诊断效果中各自的优点与不足。方法收集2012年1—12月诊治的膝关节外伤患者的病例资料。所有患者均行03T低场MRI及64排螺旋CT三维重建检查,分析两种检查方式各自的优势及不足。结果通过整体效果的对比分析,在膝关节骨质损伤、韧带损伤、半月板损伤、关节积液的诊断中,低场MRI和64排螺旋CT各自的优缺点并存。结论临床诊断应用中,应充分对比二者各自的优缺点,深入认识其在膝关节外伤中的诊断价值,从而提高诊断的准确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