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6篇
内科学   1篇
外科学   26篇
综合类   6篇
药学   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4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段尿道吊带术治疗女性压力性尿失禁的手术并发症防治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探讨中段尿道吊带术的并发症及其防治措施。方法采用中段尿道吊带术治疗女性压力性尿失禁48例,其中,TVT术26例,TVT-O术19例,Sparc术3例。结果手术并发症包括:1例(TVT)术中膀胱镜检发现穿刺针穿入膀胱,经重新调整穿刺纠正。2例(Sparc术和TVT-O术各1例)分别于术后1、3个月发现阴道前壁吊带外露,经再次手术修补阴道前壁治愈。4例出现尿急症状,给予黄酮哌酯对症治疗2周后症状明显改善。2例出现股内侧轻度疼痛,未经特殊治疗,1周内症状自行缓解。结论中段尿道吊带术治疗女性压力性尿失禁方法简便、疗效可靠,但其手术并发症的发生应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精索囊性淋巴管瘤的临床病理特点与诊治方法。方法:回顾1例71岁老年精索囊性淋巴管瘤行右精索淋巴管瘤切除术的临床资料,并复习有关文献。结果:患者痊愈出院,术后随访3个月无复发,病理诊断为囊性淋巴管瘤。免疫组化:CD31+。结论:精索淋巴管瘤是一种良性肿瘤,主要症状为精索局部包块伴有阴囊部坠胀不适。完善术前辅助检查及体检对明确诊断十分重要,手术治疗效果理想,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3.
临床资料 :夏△ ,男 ,47岁 ,因“腰痛2月 ,高热寒战 1周”入院。患者 8年前发现右肾结石约 0 8× 1 2cm大小 ,碎石 1次 ,1年后再次碎石 1次 ,4年前再次碎石 2次 ,2月前再次碎石 1次。入院查体 :T :39 5℃ ,右肾区扪及约 1 5cm× 2 0cm× ?cm大小包块 ,表面光滑。右肾叩、压痛 (+)。B超 ,CT示 :右肾结石伴积水 ,右肾上极、中份占位 ,性质待定 ,与周围分界清楚。血WBC :1 6 9× 1 0 9/ml,N :83 % ,尿WBC :3 +/Hp ,RBC :1 +/Hp。入院后给予泰能抗感染 ,高热寒战逐渐控制。肾图示 :左肾功及排泄良好 ,右肾功中度受损 ,梗阻像。MRI示 :…  相似文献   
4.
为探讨膀胱嗜铬细胞瘤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水平,回顾性地分析了9例膀胱嗜铬细胞瘤的临床资料。临床表现主要为排尿时加重的头痛、头昏、血压升高和血尿,B超和CT为主要的定位诊断措施,阳性率分别为88.9%和100%,血儿茶酚胺和尿VMA检查为主要的定性诊断措施,阳性率分别为87.5%和75%。根本的治疗方法为膀胱部分切除术,术前应常规控制血压和心率。  相似文献   
5.
PSA、FPSA/TPSA和PSAD在前列腺癌诊断中的价值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欧美国家男性泌尿生殖系肿瘤中前列腺癌最常见,近年来,我国发病率亦逐年上升。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是一种单体糖蛋白,其血清中的含量足前列腺癌诊断指标之一。PSA的应用使前列腺癌的检出率提高了70%,其流行病学也发生了重大改变。由于前列腺炎、前列腺增生患者的血清PSA也可升高,故PSA检测诊断前列腺癌的特异性不高。本文通过对105例前列腺癌患者和485例前列腺增生患者的血清PSA、血清游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血清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FPSA/TPSA)和前列腺抗原癌变(PSAD)的比较研究,进一步明确上述指标在前列腺癌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不同浓度单核细胞趋化因子 (MCP - 1)对EJ荷瘤裸鼠的抑瘤作用。方法 :用EJ细胞接种于 2 0只裸鼠 (BALB/c -nu/nu) ,2 1至 2 8天后接种成功 ,随机对照分组 ,用MCP - 1腹腔连续注射 11天观察MCP- 1对荷瘤裸鼠的作用。结果 :用MCP - 10 5ng/ml及MCP - 15ng/ml腹腔连续注射 11天 ,每天 1次 ,1次 0 2ml。与生理盐水对照组相对比肿瘤体积和肿瘤重量以及单核细胞密度有显著差异 ,肿瘤重量抑制率分别为 4 0 %与4 2 % ,肿瘤体积抑制率分别为 4 8%与 5 0 % ,病理切片单核细胞密度高于对照组 (P <0 0 1) ,但用药两组间对比无显著差异。结论 :在裸鼠动物实验中 ,MCP - 1可抑制肿瘤的生长 ,其机制可能是由于肿瘤局部单核巨噬细胞密度升高并且杀瘤活性增强所致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卡介菌多糖核酸(BCG—PSN)膀胱灌注对膀胱癌细胞端粒酶活性及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132例膀胱移行细胞癌患者术前膀胱灌注BCG—PSN20mg,隔天1次,共3次。对术前术后的标本采用端粒重复序列扩增法(TRAP—PCR—EI.ISA)和末端脱氧核苷酸转移酶介导缺口末端标记法(TUNEI。)分别检测肿瘤细胞端粒酶活性及细胞凋亡的情况。结果:膀胱灌注前后肿瘤细胞端粒酶活性分别为(12.78±3.67)和(3.89±1.1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灌注前后肿瘤细胞凋亡指数分别为(31.6±11.3)%和(69.1±12.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BCG—PSN膀胱灌注能抑制膀胱癌细胞端粒酶活性,并诱导肿瘤细胞凋亡,具有明显的抗肿瘤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URP)过程中,控制术中、术后膀胱冲洗液温度对血浆D二聚体,选择素P和选择素E变化的影响。方法 2009年4月~2010年4月,收治拟行TURP的前列腺增生患者80例,按数字随机法分为温控组(A组)和室温组(B组)各40例。同时,选择10例同年龄组正常男性体检者作为无手术对照组(C组)。测定受试者术前30 min,术中15、30、45及60 min和术后30及60 min中心体温。采用ELISA方法检测受试者术前1 h,术后1、6、12、24、36和72 h的血浆D二聚体(D-dimer),选择素P(P-selectin),选择素E(E-selectin),比较不同时间的各项指标变化。结果 B组患者从术中45 min开始至术后60min中心体温明显下降;与A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而A组中心体温与C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B组血浆D二聚体、选择素P和选择素E分别于术后36、6和1 h达到峰值,与A组比较,3项指标均显著增高(P<0.01)。结论前列腺电切术时通过对冲洗液的控温可使患者中心体温保持稳定;使D二聚体,选择素P和选择素E的升幅降低,提示控温可能减少前列腺术后血栓前状态和深静脉血栓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本文除叙述了MCP-1与肿瘤多耐药性,肿瘤转移之间的关系外,特别叙述了MCP-1与泌尿系肿瘤之间的关系。主要包括肾脏的特异性转移,膀胱的分期、分级以及BCG治疗表浅性膀胱肿瘤与MCP-1相关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0.
放置双J管治疗孕妇输尿管结石并发顽固性肾绞痛15例报告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目的 探讨放置双J管治疗孕妇输尿管结石并发肾绞痛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2000—2004年行局麻下放置输尿管双J管治疗15例常规方法治疗无效的肾绞痛孕妇。患者年龄23~35岁,平均28岁。初诊时孕周8~26周,平均20周。结石最大径3~15mm。均有典型肾绞痛症状,经解痉镇痛治疗无效。结果 15例患者在膀胱镜或输尿管镜下逆行置入输尿管双J管后肾绞痛症状均缓解。其中2例双J管自动滑出,反复置管2~3次。3例存在患侧腰区轻度不适,1例出现间歇性肉眼血尿。无产科并发症。15例孕妇均顺利足月分娩。分娩后,6例发现结石自行排出,6例行输尿管镜激光碎石术,3例行体外冲击波碎石术治疗。15例患者双J管留置时间3~7个月,平均5个月。结论 对于保守治疗不能缓解的输尿管结石并发肾绞痛孕妇,置人输尿管双J管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