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0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3篇
基础医学   53篇
临床医学   14篇
内科学   196篇
综合类   77篇
预防医学   17篇
药学   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3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22篇
  2010年   48篇
  2009年   36篇
  2008年   28篇
  2007年   35篇
  2006年   23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17篇
  2001年   16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布鲁氏菌引起的布鲁氏菌病是一种严重危害人畜健康的传染性疾病,采用疫苗防治该菌是当前研究的热点领域之一。OMP、SOD和L7/L12抗原是3种有效的疫苗候选分子,本文综述了鼠伤寒沙门氏菌、乳酸乳球菌、卡介苗、人赭菌、根癌农杆菌、大肠埃希菌、小肠结肠耶尔森菌、毕赤酵母、禽流感病毒、Semliki森林病毒、山羊痘病毒、牛痘病毒、腺病毒血清型5、伪狂犬病毒和昆虫杆状病毒等载体介导的布鲁氏菌疫苗的研制现状。  相似文献   
2.
结核分支杆菌引起的结核病是一种人兽共患的慢性传染病,短程督导化疗是治疗该病的主要措施,卡介苗是预防该病的唯一疫苗,但其免疫效果极不稳定。章介绍了7种结核分支杆菌重组BCG疫苗构建及其免疫机制等方面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3.
经氯硝柳胺浸泡后湖北钉螺脑神经节的超微结构变化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用透射电镜进一步观察了湖北钉离神经节的纤维鞘,神经节胞体区和神经纤维网的超微结构,并且在神经纤维网部位首先发现了两个典型突触,经氯硝柳胺浸泡后,钉螺脑神经节的超微结构发生改变,神经纤维,神经胶质细胞和神经细胞内的线粒体由变性至坏死,神经细胞内的的糖原有含量显著减少,神经纤维网也发生变化坏死,这为阐明氯硝柳胺的灭螺机制提供了有用的资料。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多房棘球绦虫重组Bb-EmⅡ/3-Em14-3-3疫苗对原头蚴攻击小鼠细胞因子变化的影响.方法:将重组Bb-EmⅡ/3-Em14-3-3疫苗分别通过皮下注射、肌肉注射、鼻腔黏膜接种和口服接种免疫BALB/c小鼠12周后, 用50个多房棘球绦虫原头蚴腹腔注射进行攻击, 攻击感染后18周剖杀小鼠, 取脾脏制备淋巴细胞悬液体外培养, 分别以多房棘球绦虫抗原(EmAg)、 刀豆素A(ConA)刺激诱生白细胞介素12(IL-12)、白细胞介素10(IL-10)和干扰素γ(IFN-γ);以脂多糖(LPS)刺激诱生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常规ELISA测定脾细胞培养上清液中IL-12、 IL-10、 IFN-γ和TNF-α水平.结果:与对照组相比,疫苗免疫组IFN-γ、 IL-12、 TNF-α水平增加, IL-10水平降低, EmAg刺激组和ConA或LPS刺激组细胞因子水平明显高于相应的原液组.结论:多房棘球绦虫重组Bb-EmⅡ/3-Em14-3-3疫苗可诱导攻击感染小鼠产生Th1型细胞免疫应答, 增强宿主抗多房棘球绦虫感染的保护性免疫反应.  相似文献   
5.
利什曼原虫引起的利什曼病是一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寄生虫病,采用疫苗防治该病是当前研究的热点领域之一。动基体膜蛋白11(KMP11)抗原是一种有效的疫苗候选分子,本文综述了牛痘病毒、疱疹性口炎病毒、腺病毒血清型5、刚地弓形虫和蜥蜴利什曼原虫等微生物介导的利什曼原虫KMP11疫苗的研制现状。  相似文献   
6.
细粒棘球绦虫重组BCG-Eg95疫苗的构建及其表达效率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 构建细粒棘球绦虫重组BCG-Eg95疫苗,分析Eg95分子在该疫苗中的表达效率.方法超声粉碎细粒棘球蚴组织提取总RNA,通过RT-PCR扩增Eg95的抗原编码基因;将该基因定向克隆到大肠杆菌-分枝杆菌穿梭表达载体pB-CG,构建重组质粒pBCG-Eg95;电穿孔法转化BCG,构建细粒棘球绦虫重组BCG-Eg95疫苗.免疫印迹分析重组BCG-Eg95疫苗的表达产物.结果 RT-PCR成功扩增出471 bp的Eg95抗原编码基因;双酶切证实Eg95抗原编码基因成功插入pBCG中;PCR证实rBCG-Eg95疫苗构建成功;免疫印迹分析发现重组BCG-Eg95疫苗的表达产物在相对分子质量(Mr)约为16.5×103处有明显的目的 蛋白表达条带,且能被感染细粒棘球蚴的鼠血清特异识别.结论 成功构建了细粒棘球绦虫重组BCG-Eg95疫苗,为而后的开发利用奠定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7.
细粒棘球绦虫重组BCG-Eg95疫苗诱导的保护力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李文桂  朱佑明 《免疫学杂志》2007,23(4):383-385,389
目的 探讨细粒棘球绦虫重组BCG-Eg95疫苗免疫鼠后对Eg原头节攻击感染的保护性作用.方法 '将细粒棘球绦虫重组BCG-Eg95疫苗采用皮下注射、鼻腔内接种、口服灌胃和肌肉注射4种途径分别免疫Balb/C鼠,免疫后8W用Eg 原头节进行攻击感染,感染后18周剖杀小鼠,计算减蚴率,测定血清中IgG及其亚类和IgE水平,同时设有BCG和PBS对照.结果 疫苗接种组的减蚴率为18.20%~92.46%,血清IgG、IgG2a、IgG2b水平明显升高,IgG1、IgG3和IgE显著降低.结论 细粒棘球绦虫重组BCG-Eg95疫苗口服灌胃和肌肉注射是两种较好的接种途径,IgG、IgG2a和IgG2b在疫苗诱导的保护力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
铜绿假单胞菌是一种院内感染的常见致病菌,采用疫苗防治该菌是当前研究的热点领域之一。PcrV蛋白作为一种转运蛋白,是重要的免疫调控靶点,可作为一种有效的疫苗候选分子。本文综述了PcrV蛋白、PcrV抗体、核酸疫苗以及重组鼠伤寒沙门菌疫苗等的研究现状,为新型疫苗研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目的:动态观察细粒棘球绦虫重组BCG-Eg95疫苗免疫小鼠后IgG及其亚类和IgG的变化.方法:将疫苗分别采用鼻腔内接种和口服灌胃免疫BALB/C鼠,在免疫后0、2、4、6、8、10、12、14、16和18周各剖杀4只小鼠,眼球取血,常规ELISA测定血清中IgG及其亚类和IgG水平,同时设有PBS对照.结果:鼻腔内接种组的血清IgG、IgG2a和IgG2b水平均在免疫后2~18周升高,分别在免疫后10、4和6周达最高水平;血清IgG1、IgG3和IgE水平均在免疫后2~18周降低,分别在免疫后8、12和10~12周达最低水平.口服免疫组的血清IgG、IgG2a和IgG2b水平均在免疫后2~18周增加,分别在免疫后14、8和8周达峰值;血清IgG1、IgG3和IgE水平均在免疫后2~18周下降,分别在免疫后8、6和16~18周达最低水平.结论:细粒棘球绦虫重组BCG-Eg95疫苗在免疫早期即可诱导小鼠产生一个TH1型保护性免疫反应.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细粒棘球绦虫(Eg)重组双歧杆菌(Bb)-Eg95-EgA31疫苗免疫和Eg原头节攻击后小鼠的囊重抑制率及脾细胞增殖的变化.方法 将细粒棘球绦虫重组Bb-Eg95-EgA31疫苗分别采用皮下注射、肌肉注射、鼻腔内接种和口服灌胃4种途径免疫BALB/c小鼠,免疫后8周每鼠用50个Eg原头节攻击感染,感染后25周剖杀小鼠,分离细粒棘球蚴包囊并称重,计算囊重抑制率;取脾,分离脾细胞,用Eg粗抗原(EgAg)或刀豆素A(ConA)刺激培养,四甲基偶氮唑盐比色法(MTT法)检测免疫小鼠脾细胞增殖反应,同时设有空载体、Bb和MRS对照.结果 以上4种疫苗接种组小鼠的囊重抑制率分别为45.33%、41.33%、70.67%和62.67%;疫苗接种组的脾细胞明显增殖:鼻腔内接种和口服免疫组的脾细胞增殖显著高于皮下和肌肉注射组.结论 细粒棘球绦虫重组Bb-Eg95-EgA31疫苗可诱导小鼠产生特异性的细胞免疫反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