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2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25篇
儿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3篇
临床医学   2篇
内科学   4篇
特种医学   11篇
外科学   27篇
综合类   43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11篇
中国医学   5篇
肿瘤学   7篇
  2019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胸部手术围手术期心律失常的发生原因及处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心律失常是开胸术后较常见的并发症。1996年12月~2002年6月我科共收治1100例开胸手术患者,其中231例术后发生心律失常,发生率为21%。现探讨其术后发生心律失常的危险因素及处理原则。  相似文献   
2.
目的:通过与常规肺叶、全肺切除术的比较,探讨肺动脉、支气管成形肺切除术的手术适应证.方法:我科1980~2000年间行肺动脉、支气管成形肺叶切除手术的原发性非小细胞肺癌患者64例,其中TNM分期N0期21例, N1期28例, N2期15例.总结此类手术的操作和围手术期处理经验,并按TNM分期比较术后第3、5、10年的生存率.另选取同期常规全肺切除术和常规肺叶切除术患者各64例,比较三种术式术后病死率和并发症率.结果:肺动脉、支气管成形肺切除术组的第3、5、10年生存率分别为58%、42%、19%,中位生存时间为45.76个月,其中21例N0患者的第3、5、10年生存率分别为82%、56%、29%,28例N1患者的第3、5、10年生存率分别为56%、39%、27%,15例N2患者的第3、5、10年生存率分别为21%、12%、0,不同分期间均存在显著差异(P<0.01).肺动脉、支气管成形肺切除术术后病死率及并发症率与同期手术的常规全肺切除术相比无显著差异,但高于肺叶切除术(P<0.01).结论:肺动脉、支气管成形肺切除术扩大了肺癌的手术适应证,提高了术后的生存质量,此类手术主要适合于上叶中央型N0、N1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对于N2患者应慎重.  相似文献   
3.
针灸治疗持续性植物状态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总结近10年来关于针灸治疗持续性植物状态(PVS)的资料,指出目前的现状和不足,在今后的研究上强调采取统一的诊断标准、较为客观的评定方法、基础研究和临床研究相结合,才能客观地证明和深入地探讨针灸对PVS的疗效.  相似文献   
4.
食管癌、贲门癌术后胸内消化道瘘9例诊疗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总结9例食管癌、贲门癌术后胸内消化道瘘的诊疗经验.方法:2001年1月至2006年1月共612例患者行食管癌、贲门癌切除加食管-胃或食管-空肠胸内吻合术,术后9例患者经美蓝试验确诊发生胸内消化道瘘.其中,2例患者急诊行二次剖胸手术治疗,其余7例采用保守治疗.所有患者均进行充分的脓腔、胃液引流,持续的胸腔冲洗,并采用肠内营养保证充足的营养支持.结果:胸内消化道瘘患者临床表现无特殊,B超、X线表现为术侧或双侧胸腔积液或液气胸,确诊依赖于口服美蓝试验.胸内消化道瘘发生率为1.47%(9/612),其中吻合口瘘6例(0.98%,6/612),胃壁瘘3例(0.49%,3/612).9例患者消化道瘘闭合时间9~98 d,平均 (38.9±5.6) d;住院时间24~196d,平均(79.1±8.2) d;2例二次开胸手术患者术后瘘口愈合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均低于平均水平.9例患者均临床治愈,无死亡病例.结论:食管癌、贲门癌术后胸内消化道瘘一经确诊,在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的前提下,提倡早期行二次开胸手术,同时必须注意充分脓腔引流和适当胸腔冲洗,并进行有效的营养支持,可取得较为满意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5.
食管、贲门重复癌临床上少见,我院1980~1987年共收治合管及贲门癌503例,发现食管、贲门重复癌5例,占0.99%。兹就术前诊断及治疗的有关问题予以讨论。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制我国自制的多器官保存液,以满足日益发展的国内器官移植手术的需要。方法;在全面分析国外最先进的多器官保存液UW液配方的基础上,研制成长征-1号多器官保存液。改进有:(1)用低分子右旋糖酐-40替代羟乙基淀粉’(2)用蔗糖替代木棉粮;(3)去掉UW液中添加成分;(4)添加钙离子拮抗剂维拉帕米;(5)使PH值进一步偏碱性。  相似文献   
7.
鼻部的电脑整形美容显像系统测量胡志奇罗锦辉高建华李建秋在隆鼻术中如何判断鼻外形的完美,以往主要凭个人的审美观和手术经验,或采用一些简单的工具如直尺、两角规等进行比较粗糙的测量。自80年代国外开始应用电脑行整形美容手术设计后[1~3],有了精确的依据,...  相似文献   
8.
目的 分析探讨肺功能对肺癌病人手术方式的影响。方法 全部病人均用美国SenSorMedics公司 62 0 0肺功能仪测定术前肺功能。结果 术前MVV %<60 %术后肺部感染发生率为 15 3 8%,术前MVV %在 60 %~ 80 %术后肺部感染发生率为 4 17%,术前MVV %>80 %的术后肺部感染发生率为 4 2 6%;FEV1 %<80 %并发症发生率为 5 6%,FEV1 %>80 %的并发症发生率为 5 2 %,两者无显著差异 ;FVC %<80 %并发症发生率为 17 65 %,FVC %>80 %并发症发生率为 3 3 0 %,两者有显著差异。全组死亡 1例。结论 MVV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无明显相关 ,FEV1 %作为分析手术危险性的指标相当敏感 ,FVC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有显著关系。在确定肺癌病人的手术适应证及切除范围时 ,不能单凭术前通气功能来决定 ,应综合考虑病人的术前各项肺功能指标 ,并结合反映换气功能的血气 ,同时全面了解病人既往体能状态等等  相似文献   
9.
肺炎性假瘤是原因不明的肺部罕见肿瘤 ,经常和支气管肺癌混淆 ,手术前很少能明确诊断。我们收集了 1986年以来经术后病理证实的 17例肺炎性假瘤患者的临床资料 ,总结报告如下。1 资料和方法1.1 临床资料 患者 17例 ,男 10例 ,女 7例。年龄 32~ 70岁 ,平均 5 2 .2岁。发现病变时间 12~ 30 d8例 ,30~ 6 0 d3例 ,6 0~ 90 d3例 ,90~ 12 0 d2例 ,最长 1例病程达 7年。除1例无呼吸系统症状 ,仅查体发现外 ,其余均有不同程度咳嗽、咯血丝痰、胸痛、发热等症状。术前诊断仅 1例诊断为肺炎性假瘤 ,其余诊断为支气管肺癌 (15例 )和肺结核 (1例…  相似文献   
10.
2000年至2006年,我们采用带腹直肌蒂胸骨翻转术矫治漏斗胸31例,并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总结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