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2篇
皮肤病学   1篇
外科学   4篇
综合类   2篇
预防医学   1篇
眼科学   2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2年   1篇
  200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低位引流与切口引流对耳后扩张器置入术后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取自2018年1月至2019年7月收治80例单侧先天性小耳畸形患者,随机分成A、B两组,每组各40例,均采用耳后乳突区置入50 ml扩张器。手术切口均为耳后发际中段内1 cm,置入平面为筋膜下,注射壶外置。经手术切口引流组(A组),手术切口处放置引流,使引流管与扩张器导管一并从切口处引出,切口分层缝合。低位引流组(B组),在剥离腔隙最低位下1 cm做一小切口,经该切口放置负压引流管引流,扩张器注射壶经切口引出。结果A组中3例发生血肿,3例感染,2例切口裂开,引流管放置时间平均为7 d。B组中无一例发生血肿、切口裂开,2例发生感染,引流管放置时间平均为4 d。瘢痕面积B组小于A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低位引流可缩短引流时间,明显降低耳后扩张器置入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有效预防手术切口瘢痕增生。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颌骨骨折患者术后医院感染的临床特点,并对相关影响因素进行进一步探究。方法选择2014年3月-2017年1月于医院行手术治疗的颌骨骨折的患者362例为研究对象,用无菌棉签采集患者术后分泌物,分析病原菌分布特点,详细记录患者年龄、性别、手术固定时机、营养情况、切口类型、创伤程度、固定方式、相关基础性疾病、侵入性操作、抗菌药物使用情况及术后口腔卫生状况等因素,对相关因素进行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362例颌骨骨折患者术后共83例患者发生医院感染,感染率为22.93%;83例患者医院感染的部位以呼吸道感染为主,占34.94%;83例术后医院感染患者共检出病原菌121株,其中革兰阴性菌72株占59.50%、革兰阳性菌37株占30.58%、真菌12株占9.92%;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创伤程度、预防性抗菌药物使用、相关侵入性操作、术后口腔卫生状况及住院时间是导致颌骨骨折术后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对于颌骨骨折术后医院感染的患者一定要合理给予抗菌药物治疗,同时根据其导致医院感染的相关影响因素采取综合干预措施,这对于降低医院感染率和改善患者预后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采用一次性子宫通液管行子宫输卵管造影是一种简便的方法,在检查输卵管阻塞中起着重要目的,同时也达到治疗不孕的目的。我院自1998年1月至2001年12月共治疗107例不孕症病人,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根据眶周不同的衰老表现采取个性化的手术方案治疗眶周老化的效果.方法 自2019年4月至2020年12月,昆明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整形外科收治58例眶周老化患者.根据眶周衰老表现,单纯或联合进行眉下切口皮肤切除术、重睑成形术、切眉联合松弛眼轮匝肌整复的眼睑松弛矫正术、睑袋整复术、联合弓状缘释放眶隔脂肪重置的睑袋...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扩张法成人小耳畸形耳再造手术中肋软骨的使用和支架组合技巧。方法选取自2008年8月至2018年5月就诊的先天性小耳畸形成年患者共34例,耳郭畸形均为Ⅱ型或Ⅲ型,所有患者均采用耳后皮肤扩张法肋软骨耳再造手术。一期手术常规采用残耳耳后皮肤置入扩张器,注水扩张;二期手术仅切取2段肋软骨(第6、7肋)进行雕刻及组合,形成3层三维立体耳郭支架结构进行耳再造;三期进行耳垂转位及耳甲腔加深。结果所有患者术后获随访3~24个月。颅耳沟存在,角度适中,耳郭位置正常,耳轮、对耳轮及三角窝结构显现,患者及家属对外观表示满意。结论对成年人小耳畸形耳再造患者采取合理的肋软骨切取方法,高效的利用及精心的拼接技巧,仅用2段肋软骨就能得到术后满意的外观。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下肢慢性溃疡的治疗方法,为下肢慢性溃疡寻求系统的治疗模式。方法 2016年1月~2018年6月期间,就诊于我院整形外科的30例下肢慢性溃疡患者,随机分成传统治疗组(A组)、封闭负压引流技术VSD治疗组(B组),在控制患者原有疾病的基础上,A组给予常规清创换药处理,采用中厚或全厚皮片植皮修复创面;B组清创后使用VSD治疗(1~2)个疗程,待创面肉芽组织生长良好后给予植皮修复加VSD治疗,即VSD-SG(植皮Skin grafting)-VSD模式,观察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B组平均创面准备时间为(8.50±1.63)天,A组平均创面准备时间为(10.9±5.33)天;B组总换药天数(5.73±3.19)天,A组总换药天数(17.00±12.38)天;B组总住院天数为(18.40±5.40)天,A组总住院天数为(27.13±15.00)天,通过统计学分析,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t=3.11、3.41、2.21,P 0.05)。B组的治愈率为86.6%,A组的治愈率为67.3%,(χ~2=3.89,P 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B组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3%,A组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33%,(χ~2=1.29,P 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通过以上各项观察指标,B组的治疗方式明显优于A组。结论对于下肢慢性溃疡的治疗,在控制患者原有疾病的基础上,应用VSD-SG-VSD模式治疗疗效显著,优于传统治疗方法,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7.
宫颈糜烂是生育年龄妇女的常见病,目前治疗方法以物理疗法疗效最好,微波就是其中的一种方法,一般治疗1~2次即可治愈,但微波治疗后阴道将出现大量流液。笔者用除湿白带丸治疗此病,取得了很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Arresten在氧诱导小鼠视网膜新生血管形成中的抑制作用及机制。方法 选取48只出生后7 d健康清洁级C57BL/6J幼鼠,随机分为氧诱导视网膜病变(oxygen induced retinopathy,OIR)组、OIR+ Arresten组和常氧组,每组16只。OIR+Arresten组及OIR组幼鼠在体积分数为(75±2)%的高氧环境下饲养5 d,然后转移至正常氧气环境中饲养5 d,其中OIR+Arresten组幼鼠于高氧饲养刚结束时,给予双眼玻璃体内注射Arresten蛋白。常氧组幼鼠则在常规氧气环境中连续饲养10 d。在鼠龄17 d时,各组取6只幼鼠经股静脉注射异硫氰酸葡聚糖溶液处死并摘出眼球,视网膜铺片后观察视网膜的血管形态、计算无灌注区面积。同时对小鼠眼球视网膜行石蜡切片和HE染色,计算侵入玻璃体内血管内皮细胞核的数量。同时,通过细胞培养实验,利用MTT法检测Arresten蛋白对人血管内皮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结果 视网膜铺片结果显示,常氧组、OIR组、OIR+Arresten组视网膜无灌注区相对面积分别为(2.35±1.62)%、(57.28±9.36)%和(20.38±8.69)%,三组间总体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8.732,P<0.05),且OIR组无灌注区相对面积显著高于OIR+Arresten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常氧组小鼠视网膜的内界膜结构仍保持平滑完整,未发现有新生血管侵入玻璃体内。OIR组和OIR+Arresten组每张切片上血管内皮细胞核的数量分别为 (15.18±4.83)个、(7.33±3.88)个,其中OIR+Arresten组侵入玻璃体内新生血管内皮细胞核的数量显著低于OIR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rresten蛋白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增殖的抑制率随着其浓度的升高而增加,但当Arresten蛋白浓度达到1000 μg·L-1时,人脐静脉内皮细胞的增殖抑制率达到顶峰,为(58.00±0.65)%。结论 Arresten蛋白能够抑制氧诱导的小鼠视网膜新生血管形成,通过抑制血管内皮细胞增殖来抑制新生血管形成。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在联合抗Tim-1/抗CD45RB抗体诱导的移植耐受中调节性B细胞(Bregs)与调节性T细胞(Tregs)的关系.方法 建立BALB/c小鼠到C57BL/6小鼠的同种胰岛移植长期耐受模型,将长期耐受小鼠(LTS)的B细胞过继输注至接受胰岛移植的B细胞缺陷小鼠(μMT-/-)体内,或加用抗CD25抗体(PC61)去除CD25+ Treg细胞,观察移植物的存活时间,用流式细胞仪检测Foxp3+ Treg数量变化.将CD4+ Foxp3-GFP-T细胞与Bregs细胞联合过继输注RAG小鼠体内,检测Foxp3+GFP+T细胞的扩增情况.建立小鼠皮肤移植模型,在双抗体治疗的同时加用抗CD20抗体祛除B细胞,观察对Tregs数量的影响.结果 继承性转移长期耐受小鼠的Bregs可诱导83.3%的小鼠长期耐受,但加用抗CD25单抗后,胰岛移植物在较短时间(MST=20 d)内全部被排斥;继承性转移长期耐受小鼠Bregs可使Tregs数量明显增加(P<0.01),并且可诱导CD4+ Foxp-T细胞表达Foxp3;用抗CD20抗体祛除B细胞后,双抗体诱导的皮肤移植受体小鼠体内Tregs数量明显减少(P<0.01).结论 在双抗体诱导的移植耐受中,Bregs可能通过促进Tregs生成而延长移植物的存活.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CT三维重建技术结合美学理念在小耳畸形耳再造术耳支架雕刻组合中的作用。方法自2016年1月至2018年10月对收诊的56例(57侧)先天性小耳畸形患儿均行全扩张法全耳再造术;一期常规在患侧耳后置入扩张器注水扩张;二期手术前用256排螺旋CT扫描患儿双侧肋软骨,配合最大密度投影以及容积的三维重建肋软骨图像,根据每例患儿肋软骨情况切取适量肋软骨,雕刻耳支架。耳支架以耳轮、对耳轮及对耳轮上脚和下脚、耳轮脚、耳舟、三角窝、耳甲腔8个主要亚结构进行雕刻组合,形成3、4层三维立体的耳支架,用扩张好的皮瓣包裹;三期手术对再造耳行耳垂转位以及形态的调整。结果除2例扩张过程中因扩张器外露,通过皮瓣结合植皮完成耳再造术后效果不佳外;其余患儿均顺利完成三期手术,术后获随访6~17个月。再造耳大小、位置与健侧匹配,主要结构及亚结构显现,患儿及家属满意。结论采用CT三维重建技术结合美学理念进行肋软骨切取和耳支架的雕刻组合,可获得更好的耳再造形态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