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儿科学   1篇
内科学   1篇
综合类   6篇
  2022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规范临床教学查房确保教学质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规范临床教学查房,确保临床教学质量。方法:选择2005年在本院实习的临床医学本科班学生68名,进入儿科实习后,采用规范的临床教学查房方法:查房前师生准备、查房中系统病史查询、规范体格检查、明确操作流程等病床边互动教学。查房后认真讨论总结。研究组出科理论考试、技能考核、期终考试成绩与传统教学方法比较。结果:临床教师的教学水平有较大提高,实习医生的学习效果有很大提高,与传统教学方式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01)。结论:规范临床教学查房能强化教师教学意识,提高教学水平,巩固学生理论知识,培养学生临床工作能力,是提高临床教学质量的关键。  相似文献   
2.

目的  评价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DWI)对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的早期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2012年6月-2015年6月在湖南省南华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新生儿科住院诊断为HIE的32例新生儿进行研究,在生后72 h内进行常规T1WI、T2WI和DWI检查。结果  在生后72 h内,32例HIE患儿中,仅2例常规T1WI、T2WI表现异常,但DWI可见异常高信号。结论  在新生儿HIE的早期诊断中,DWI较常规T1WI、T2WI更有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蛋白CK-8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并分析其临床病理学意义,为胃癌的早期诊断、预后评估提供临床参考.方法 选用包括正常胃黏膜、癌旁、非典型增生、胃癌及淋巴结转移癌组织的组织芯片,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CK-8蛋白的表达情况,分析其在不同组织中的表达与临床病理的关系.结果 在胃癌和淋巴结转移癌组织中,CK-8蛋白表达阳性率较正常胃黏膜、癌旁和非典型增生组织增加(P<0.01);在胃高分化腺癌、中分化腺癌和低分化腺癌中,随着分化程度的降低CK-8蛋白阳性表达逐渐升高(P<0.01).结论 CK-8蛋白与胃癌的发生发展、分化程度及淋巴结转移有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微剂量肝素联合冷沉淀治疗新生儿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的疗效。方法选择我院2010~2012年确诊为DIC病例共45例,在积极治疗原发病的同时,给予微剂量肝素[24 U/(kg.d)]皮下注射及联合输注冷沉淀治疗。结果 45例于用药后48 h内凝血功能恢复正常,血小板平均于4d内恢复正常,4例死亡,1例因病情重家属放弃抢救并出院,总有效率88.8%,用药后与用药前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剂量肝素联合冷沉淀治疗弥散性血管内凝血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抑制miR-204表达对宫内发育迟缓(intrauterine growth restriction,IUGR)新生大鼠学习记忆能力的影响及机制。方法采用低蛋白饮食法建立IUGR大鼠模型,将3日龄IUGR幼鼠设为模型组、miRNA拮抗剂对照组(antagomir-NC组)和miR-204拮抗剂组(antagomir组),另取正常幼鼠设为对照组,每组10只。Morris水迷宫实验测定大鼠学习与记忆能力;qRT-PCR检测各组大鼠海马组织中miR-204和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rain-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BDNF)mRNA表达水平;尼氏染色、Tunel法观察海马组织尼氏小体数量和细胞凋亡水平;Western blot检测海马组织中BDNF/TrkB信号通路相关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逃避潜伏期增加,跨台次数减少;海马组织中细胞凋亡率和miR-204表达水平升高,而尼氏小体数量、BDNF mRNA,以及BDNF、p-TrkB和p-CREB蛋白表达水平降低(P<0.001)。抑制miR-204表达后,IUGR大鼠海马组织中尼氏小体数量、BDNF mRNA,以及BDNF、p-TrkB和p-CREB蛋白表达水平升高,细胞凋亡率和miR-204表达水平降低,逃避潜伏期减少,跨台次数增加(P<0.001)。结论抑制miR-204可改善IUGR新生大鼠学习及记忆功能,其作用机制可能与靶向激活BDNF/TrkB信号通路有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西地那非联合常频机械通气治疗新生儿持续性肺动脉高压(PPHN)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 方法 回顾性收集38例PPHN患儿的临床资料,并对其进行分析。其中应用西地那非联合常频机械通气治疗的22例为治疗组,常频机械通气治疗的16例为对照组,比较氧和指数(OI)、经皮血氧饱和度(SPO2)、氧分压(PaO2)、呼吸机使用时间及住院时间。 结果 治疗组和对照组OI、SPO2、PaO2、上机时间及住院时间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西地那非治疗的患儿在治疗过程中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 结论 西地那非联合常频机械通气治疗PPHN的疗效确切,且未见明显的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7.
目的调查本院收治的小儿下呼吸道感染中的常见细菌在各年龄组的分布及药物敏感性,以指导临床用药。方法对本院2008~2009年儿科收治的856例急性下呼吸道感染痰培养阳性者应用K-B法进行药敏试验。结果明确有细菌感染的为415份,阳性率48.5%,共获病原菌439株,其中革兰氏阴性菌308株。所获取的病原依次为大肠埃希氏菌98株,肺炎克雷伯菌84株,金黄色葡萄球菌72株,副流感嗜血杆菌63株,铜绿假单胞菌35株,肺炎链球菌22株,流感嗜血杆菌17株,其他48株;肺炎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随年龄增长而感染率逐渐升高,肺炎链球菌感染率在〉1岁患儿与〈1岁患儿之间差异有非常显著性(χ2=35.10,P〈0.001)。大肠埃希氏菌感染率在〈1岁与〉1岁患儿之间差异有非常显著性(χ2=11.02,P〈0.005)。大肠埃希氏菌和肺炎克雷伯菌对亚胺培南、哌拉西林/舒巴坦、头孢吡肟、头孢曲松、头孢他啶的敏感率高;金黄色葡萄球菌对万古霉素、头孢唑啉敏感率高;而肺炎链球菌对万古霉素、头孢唑啉、苯唑西林、青霉素、克林霉素的敏感率高。结论衡阳地区小儿下呼吸道感染的主要病原菌为革兰阴性杆菌,其中尤以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多见,不同菌种对抗生素药物敏感性和耐药性均存在差异。应根据药敏试验合理选用抗生素治疗。  相似文献   
8.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