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8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6篇
基础医学   5篇
临床医学   12篇
神经病学   13篇
特种医学   40篇
外科学   12篇
综合类   34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7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10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2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基因转移技术在中枢神经系统损伤治疗中的应用及前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基因转移技术把神经营养因子或神经递质合成酶的基因导入哺乳动物细胞株,然后移植到脑内,或用逆转录病毒基因载体直接感染脑内神经元和胶质细胞,使这些经过基因改造的细胞在局部源源不断表达转移基因,从而达到治疗CNS损伤的目的,这是近年来的最新研究动态。它不仅有助于把CNS损伤治疗提高到一个全新水平,也有可能彻底改观中枢神经的再生面貌。因而值得基础和临床神经病学工作者予以重视和跟踪。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人多巴胺D2受体(DRD2)基因第3内含子区51103 bp位点单核苷酸多态性(rs2075652)对DRD2基因转录活性的影响,进一步揭示DRD2基因第3内含子区的单核苷酸多态性影响创伤后应激障碍发病风险的分子机制。方法以人全血基因组DNA为模板,扩增DRD2基因第3内含子区序列(399 bp),51103 bp处分别为T或C,与报告基因载体pmir Glo相连接,构建重组荧光素酶表达载体,经限制性内切酶酶切及测序得以鉴定,然后分别与pRL-CMV共转染人胚肾癌细胞株HEK293,检测细胞中荧光素酶的相对表达量。结果双酶切及测序结果证实成功构建重组质粒pmir Glo-T/pmir Glo-C,荧光素酶检测结果显示,当第3内含子区51103 bp位点为C时荧光素酶活性显著高于为T时(P〈0.01)。结论成功构建了pmir Glo-T/pmir Glo-C报告基因重组质粒,DRD2基因第3内含子区rs2075652位点由T突变为C后,可能增强基因转录活性,该结果为进一步研究DRD2基因内含子区的功能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3.
火器伤合并海水浸泡时坏死肌组织判定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利用图像定量分析技术验证“4C”不在海水浸泡肌组织火器伤坏死组织判定中的应用价值。方法:以滑膛枪发射钢球击中兔手肢,将致伤兔浸泡于人工海水中30min后出水,伤后6-8h以“4C”标准分级判定肌组织活力,利用图像定量分析技术测量坏死肌纤维组织比例,观察损伤肌组织显微病理改变与“4C”标准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4.
5.
目的 观察BMP-4基因联合TGF-β1对火器性股骨缺损的修复作用. 方法 用火器性钢珠造成兔股骨中段缺损,伤后2周于骨缺损上、下端和中部注射经体外鉴定的BMP-4基因和TGF-β1.用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BMP-4 mRNA与蛋白在体内的表达,用碱性磷酸酶(ALP)活性和钙含量检测局部组织的成骨能力,用病理学和X线检查成骨过程和质量. 结果 注射后BMP-4 mRNA和蛋白可在体内表达6周.实验组ALP活性伤后8周时增加到(13.17±0.51)U/100 ml,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77±0.44)U/100 ml,提示实验组的成骨能力增强,钙含量检测与此相符.病理学和X线检查证明实验组成骨过程加快,成骨质量提高. 结论 BMP-4基因/TGF-β1对火器性骨缺损有明显的促修复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药物缓释体(DDS)在肢体软组织火器伤合并海水浸泡伤区的作用。方法:采用初速度600-800m/s,0.38g钢珠弹或0.05gDNP小型点爆源致伤兔股后区软组织,并置于人工或天然海水中浸泡1小时,随后在实验组伤道置入DDS1枚。于伤后6、12、24、36小时观察伤道大体变化,并分别切取骨骼肌组织进行抑菌实验、病理学检查和细菌培养。结果:DDS对常见病原体如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和绿脓杆菌有强而持续的抑菌作用。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伤区污染菌数和炎细胞浸润数均明显减少,且未见脓液形成。结论:DDS是预防火器伤合并海水浸泡伤道细菌感染的一种有效措施;局部使用DDS后,可以将外科清创时间延迟至36小时,故适宜于海战中的救治工作。  相似文献   
7.
大鼠胚胎脊髓对成鼠急性脊髓损伤的修复作用及机理Therepairingeffectsandmechanismsoftransplantingembryonicspinalcordonacutelyinjuredspinalcordofadultrat...  相似文献   
8.
本文利用电镜定量技术,研究了TDP对保留L4背根大鼠脊髓内的突触再生效应。结果表明,术后4天时,突触的数密度(Nv)明显下降。术后35天时,树突周围的简单终末明显增多,和复合终末一样,它们常与同一树突形成两个以上的突触联接,从而使突触的总体数密度(Nv)恢复到正常水平。TDP照射后,大鼠的运动功能恢复时间早,整体反应也较为机警迅速。文中对这些变化做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9.
大鼠胚胎脊髓对成鼠急性脊髓损伤的组织修复作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胚胎鼠脊髓对成鼠损伤脊髓神经通路的修复作用。方法:将妊娠14天(E14)胚胎鼠脊髓植入损伤成鼠脊髓,取材制石蜡切片,镀银染色,光镜下观察神经纤维的再生和生长情况。结果:术后7天局部宿主神经纤维就可短距离再生进入移植物。术后30天,移植物和宿主脊髓的界面区可见明显的纤维交错。随着动物存活时间的延长,交错纤维的数量进一步增加。结论:胚胎脊髓可以“粗略”地修复损伤脊髓的神经通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