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妇产科学   1篇
内科学   3篇
综合类   2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3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4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200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目的回顾性分析急性百草枯中毒患者中毒早期(中毒时间〈2h)血心肌酶谱水平并探讨其与预后的相关性。方法将急性百草枯中毒患者分为治愈组、好转组和死亡组,回顾分析各组患者中毒早期血清中的AST、CK、CKMB、LDH和αHBDH水平并与50例健康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各百草枯中毒组血中心肌酶谱水平与健康对照组相比均有不同程度增高,以CKMB为例,对照组为(13.9±4.2)U/L,治愈组、好转组和死亡组分别(15.8±4.2)U/L、(27.8±19.0)U/L、(52.5±26.6)U/L,死亡组〉好转组〉治愈组。结论急性百草枯急性中毒早期心肌微损伤就已经形成,心肌损伤的实验室指标与患者预后明显相关。  相似文献   
2.
对近10年来中医药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报道和研究文献资料进行了收集,运用统计学方法分析总结了中医药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方证对应规律。统计相关文献195篇,出现频数由高到低排在前6位的证型依次为阴虚阳亢证、肝阳上亢证、痰湿壅盛证、肝火亢盛证、肝肾阴虚证、阴阳两虚证,并分别对应天麻钩藤饮合六味地黄汤、天麻钩藤饮、半夏白术天麻汤、龙胆泻肝汤、杞菊地黄汤、二仙汤合肾气丸为主方加减治疗。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中药穴位熏蒸联合镜像神经元康复训练治疗中风失语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中风后失语症患者6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对照组给予镜像神经元语言康复训练,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中药穴位熏蒸治疗。应用西方失语症成套测试(WAB)、中国功能性语言沟通能力检查法(CFCP)、卒中失语抑郁量表(SADQ)评估两组患者的语言功能、沟通能力及抑郁情绪,并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分析CFCP评分与SADQ评分的相关性。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WAB各维度评分、失语指数(AQ)值、CFCP评分较同组治疗前明显升高(P<0.05);观察组治疗后WAB各维度评分、AQ值、CFCP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SADQ评分较同组治疗前均明显降低(P<0.05),观察组治疗后SADQ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经Pearson相关性分析,治疗后中风失语症患者CFCP评分与SADQ评分呈明显的负相关关系(r=﹣0.712,P<0.05)。结论相较于单纯镜像神经元康复训练,中药穴位熏蒸联合镜像神经元康复训练治疗中风后失语症的疗效更为显著,且让患者在言语沟通能力、精神心理方面获得益处。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黄连温胆汤辅以脑电仿生电刺激仪治疗脑卒中后痰热扰心型睡眠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纳入与排除标准的90例脑卒中后痰热扰心型睡眠障碍患者随机分为中药组、脑电仿生电刺激组和联合组各30例,中药组予以黄连温胆汤口服,脑电仿生电刺激组将电极放置在患者双侧乳突穴进行脑电仿生电刺激治疗,联合组予以黄连温胆汤联合脑电仿生电刺激治疗,3组均治疗30 d。观察3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变化情况,统计3组中医证候疗效、睡眠障碍疗效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3组患者治疗30 d后中医证候各项积分和总分、PSQI积分和总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均0.05);联合组中医证候中睡眠不安、胸闷脘痞、口苦痰多、头晕目眩、舌红、苔黄腻积分及总分和PSQI各单项积分及总分均明显低于脑电仿生电刺激组(P均0.05),中医证候各项积分和总分与中药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但PSQI中睡眠质量、睡眠障碍、日间功能障碍积分和总分均明显低于中药组(P均0.05);中药组中医证候中睡眠不安、胸闷脘痞、口苦痰多、头晕目眩、舌红、苔黄腻积分及总分和PSQI中入睡时间、睡眠时间、睡眠效率、睡眠障碍、日间功能障碍积分及总分均明显低于脑电仿生电刺激组(P均0.05)。联合组中医证候总有效率和睡眠障碍总有效率均明显高于脑电仿生电刺激组(P均0.05),但中药组和脑电仿生电刺激组、联合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3组均无明显不良反应发生。结论黄连温胆汤联合脑电仿生电刺激仪治疗卒中后痰热扰心型睡眠障碍疗效明显优于单纯黄连温胆汤治疗和单纯脑电仿生电刺激仪治疗,且无明显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缸水污染与水中分娩母儿感染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2年10月至2015年10月在我院水中分娩并有细菌培养检验资料的151例产妇作为水中分娩组。同期采取传统分娩的151例产妇作为对照组。检测水中分娩组胎儿娩出前和娩出后缸水的细菌污染率、细菌种类、浓度等指标,比较两组新生儿的咽拭子培养、母儿血C反应蛋白值及母儿临床感染征象。结果:水中分娩缸水培养以革兰阴性菌为主,新生儿咽拭子细菌培养,产妇及新生儿血C反应蛋白值及其它母儿感染临床征象,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水中分娩后缸水有较高的细菌污染率,多为人体正常携带菌群,可采取水中待产方式,避免母婴感染。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风痰阻络型脑卒中咽期吞咽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脑卒中后咽期吞咽障碍患者8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40例,对照组予以球囊扩张术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中药真方白丸子汤加减口服或鼻饲治疗,评估治疗前后洼田饮水实验和数字化吞咽造影(VFSS)评分,并评价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两组洼田饮水实验和VFSS评分均较治疗前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 05);治疗后对照组洼田饮水实验和VFSS评分均劣于治疗组,与治疗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 05);治疗后对照组临床总有效率70. 00%,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90. 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风痰阻络型脑卒中咽期吞咽障碍疗效优,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7.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OSA)是指在睡眠过程中反复出现口咽气道阻塞而导致呼吸中断及间歇性低氧,是脑卒中患者常见严重并发症之一,可引起情绪障碍、器官功能损伤、认知功能减退等,进而影响患者康复效果并增加脑卒中患者死亡风险。近年研究证实,OSA是心脑血管疾病患者夜间猝死的首位病因,因此其与脑卒中的关系受到临床广泛关注。笔者通过检索国内外相关文献,综述了脑卒中后OSA的研究进展,以期为脑卒中后OSA的有效防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目的评价针刺疗法治疗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的临床疗效。方法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CNKI)、维普网(VIP)、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等2008—2018年发表的关于针刺疗法治疗OSAHS的随机对照试验,其中对照组患者采用持续气道正压通气(CPAP)、常规治疗或药物治疗等,治疗组患者采用针刺疗法治疗。采用Rev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最终共纳入9篇文献,包括722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治疗组患者临床有效率[RR=1.23,95%CI(1.13,1.34)]、治疗后夜间最低血氧饱和度[MD=5.40,95%CI(2.13,8.67)]高于对照组,治疗后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MD=-3.50,95%CI(-6.62,-0.38)]、Epworth嗜睡量表评分[MD=-1.64,95%CI(-3.02,-0.25)]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现有文献证据表明,针刺疗法治疗OSAHS的临床疗效较好,且具有累积效应、作用持续时间长。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基于肌骨超声技术下中药熏蒸精准论治中风偏瘫恢复期肩痛的疗效。方法:选择2017年1月—2018年5月常州市德安医院康复中心收治的中风后偏瘫肩痛患者16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每组各80例。两组均给予中药熏蒸治疗,对照组常规理学检查确定明显疼痛或病变部位为治疗靶点,研究组采用肌骨超声仪明确病变部位并将此作为治疗靶点,两组均每日治疗1次,每次30 min,每周治疗5次,治疗6周为1个疗程。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1周、3周、6周时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AS)、Fugl-Meyer上肢运动功能评分情况,比较治疗前与治疗6周时两组患者患侧肩关节被动活动度变化情况。结果:不同治疗时间在VAS评分、Fugl-Meyer上肢运动评分上存在显著主效应(P0.01),不同治疗方法在VAS评分、Fugl-Meyer上肢运动评分上存在显著主效应(P0.01),不同治疗时间和治疗方法间在VAS评分、Fugl-Meyer上肢运动评分中存在交互作用(P0.01);治疗后研究组患者患侧肩关节前屈、后伸、内旋、外旋与外展的被动活动度均明显大于同期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肌骨超声技术支持下开展中药熏蒸治疗中风偏瘫肩痛,可显著提高中药熏蒸治疗中风偏瘫肩痛的疗效,大大促进上肢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定穴熏蒸联合下颏抗阻力训练对脑卒中后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OSA)患者口咽部形态、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12-20至2017-12-20常州市德安医院康复中心收治的脑卒中后OSA患者8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40例。在脑卒中常规治疗与功能康复训练基础上,对照组患者针对OSA给予持续气道正压通气(CPAP)治疗,观察组患者针对OSA给予定穴熏蒸联合下颏抗阻力训练。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和治疗12周后口咽部位形态指标、多导睡眠图(PSG)监测结果、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Barthel指数评分及Fugl-Meyer运动功能评估量表(FMA)评分,并观察观察组患者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期间,对照组中9例患者、观察组中2例患者中途退出研究。治疗前两组患者腭后距离、软腭长及舌后距离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腭后距离、舌后距离长于对照组,软腭长短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最低动脉血氧饱和度(LSaO_2)、平均动脉血氧饱和度(MSaO_2)及最长呼吸暂停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NIHSS评分、Barthel指数评分、FMA评分及治疗后NIHS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Barthel指数评分和FMA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期间观察组患者均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定穴熏蒸联合下颏抗阻力训练可有效纠正脑卒中后OSA患者口咽部形态,提高患者自理能力,促进患者运动功能恢复,且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