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篇
  免费   4篇
基础医学   1篇
综合类   6篇
预防医学   19篇
  2023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5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农村留守儿童伤害的流行情况及危险因素,为制订预防伤害措施提供相应的证据支持。  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抽样,于广东省清远市清新区经济发展程度不同的2个层中各随机抽取一个镇,再从当地随机抽取3所小学、3所中学的3~9年级的留守青少年儿童为研究对象,以学生自填问卷方式调查近一年内的伤害发生情况、个人情况、家庭环境和学校情况。运用χ2检验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伤害的影响因素。  结果  一年内当地的留守儿童伤害发生率为17.50%(440人)。单因素检验提示学段、独生情况、健康状况、焦虑状况、伤害知识水平、伤害行为水平、与同学的关系、老师对学生态度、老师强调安全问题的组间伤害发生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结果提示中学、身体健康、行为水平合格、与同学关系融洽是保护因素(均有P<0.05),焦虑是危险因素(OR=1.262,95%CI:1.009~1.577,P=0.041)。  结论  农村留守儿童伤害情况受多因素影响,因此应采取综合干预措施,在营造安全健康的成长环境的同时,积极做好伤害教育工作,减少伤害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清远市市区蟑螂消长趋势及种群构成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 了解清远市市区各蟑螂种群的消长规律及种群构成,为制定以生态学为基础的综合性蟑螂类防治措施和降低蟑螂的侵害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在 2002~2004年,通过粘捕方式,将捕获的蟑螂类进行分类,统计数量。结果 清远市市区蟑螂类以美洲大蠊和德国小蠊为优势种群,其次分别是澳洲大蠊、褐斑大蠊和黑胸大蠊。2003~2004年清远市市区几种主要蟑螂类的监测数量除黑胸大蠊外,其余均有明显下降的趋势。结论 清远市市区蟑螂类防治情况有了明显改观,防治应提倡综合治理方针策略与加强市民的公共卫生意识相结合。  相似文献   
3.
目的掌握广东省农村某地留守儿童跌倒伤害的流行病学特征与流行趋势,为制订防治对策、评价防治效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择2018年广东省农村某地3所伤害哨点医院伤害监测数据库中的890例农村儿童跌倒伤害病例为研究对象,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有关数据。结果广东省农村某地留守儿童跌倒伤害发生率(15.1‰)高于非留守儿童(10.8‰);留守男童跌倒发生率(17.5‰)高于女童(12.6‰);男女儿童的跌倒发生率,留守儿童均高于非留守儿童;0~14岁儿童跌倒病例中,10~14岁组跌倒发生率均最高;留守与非留守儿童的跌倒发生率随年龄增长呈升高趋势;1~14岁留守儿童的跌倒发生率均高于非留守儿童;跌倒时间主要在7:00~8:00、13:00、18:00;留守儿童各跌倒原因发生率均高于非留守儿童;留守儿童前3位跌倒原因(坠落/跌落、被推/被撞、绊倒)的跌倒发生率高于非留守儿童;前3位跌倒地点(家中、学校、农田/农场)留守儿童的跌倒发生率高于非留守儿童。结论广东省农村留守儿童跌倒伤害,与其生活、活动环境等密切相关,应有针对性地开展健康教育、科学倡导,才能有效预防儿童跌倒伤害。  相似文献   
4.
目的通过对清远市清新区农村中小学生伤害认知情况的调查,为开展有效的健康教育和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对清远市清新区禾云镇和浸潭镇的5 504名中小学生进行自填式问卷调查,调查内容包括个人基本情况、家庭情况、学校安全教育情况及伤害知识认知情况。并对伤害知识达标水平的影响因素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调查5 504名学生,回收5 250份有效问卷,有效率95.37%。伤害知识达标率为87.33%,男、女生的达标率分别为85.40%、90.05%,中、小学生的达标率分别为91.63%、83.2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结果显示,个人因素、家庭因素、学校因素对伤害知识水平的影响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95%CI不含1)。女性(OR=1.43)、中学(OR=1.87)、身体一般(OR=1.88)及健康(OR=1.83)、非独生(OR=1.48)、非留守(OR=1.17)的学生伤害知识达标水平较高;老师很少(OR=0.43)及从不(OR=0.49)强调安全问题、学校无开展安全演习(OR=0.36)的学生伤害知识达标水平较低。结论清新区农村中小学生的伤害知识水平较高,个人因素、家庭因素、学校因素分别对清新区农村中小学生的伤害知识水平存在不同程度的影响,相关部门应根据不同特征的中小学生,有针对性地开展健康教育,提高其对伤害的认知水平,规范中小学生的日常行为习惯,降低伤害发生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 了解清远市中小学生、孕妇等部分重点人群甲型H1N1流感疫苗接种意愿,为甲型H1N1流感防控决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横断面调查方法,对中小学生、孕妇等甲型H1N1流感防控重点人群进行调查.结果 67.71%的学生家长认为普通市民有可能患甲流,82.47%的孕妇担心自己及家人患甲流;22.90%的被调查学生和2.06%的被调查孕妇在过去1年里接种过普通流感疫苗;付费情况下,85.45%的学生家长和65.98%的孕妇愿意接种;免费情况下,93.23%的家长和77.32%的孕妇愿意接种.结论 被调查居民对甲流关注程度较高,重点人群甲型H1N1流感疫苗接种意愿总体上较强;解决费用问题和消除居民的误解是提高甲流疫苗接种覆盖面的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清远市新生儿破伤风(新破)发病情况及其影响因素和防制措施。方法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清远市1999—2007年新破专报系统的监测资料和个案调查材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清远市1999—2007年共报告新破267例,年平均发病率0.80‰;死亡63例,年平均死亡率0.19‰;年平均病死率23.60%。报告发病率呈逐年下降趋势。病例主要集中在农村和边远山区。男、女要总发病率分别为1.08‰、0.4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Х^2=8.734,P〈0.05),男女性别比为2.84:1。在家中分娩的病例占94.70%;由未经培训的人员接生占93.63%;病例母亲94.01%未接种过破伤风类毒素,82.77%未接受过产前检查或不详;属计划外生育的病例占36.70%。结论产妇卫生知识缺乏和不安全接生是清远市新生儿破伤风发病的主要影响因素。普及住院分娩、新法接生,加强流动人口中育龄妇女的妇幼保健工作,育龄妇女接种破伤风类毒素是预防和消除新破的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   
7.
目的 了解清远市HIV/AIDS流行特点和变化趋势,为制定防治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2003~2004年的常规监测、哨点监测和人行为学调查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全市2003~2004年共监测各类人群45716人次,检出HIV感染者89例,检出率为19.47/万。感染者仍以吸毒人群为主(62.92%);感染者中以20~39岁的青壮年比例居多(70.78%),经性传播的感染例数是1999~2002年的3倍。结论 清远市注射吸毒人群HIV检出率维持在较高水平,经性传播感染例数呈明显上升趋势,表明清远市HIV流行速率明显加快,控制吸毒和卖淫活动,提高各类人群的自我防范意识是减低艾滋病流行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8.
目的调查清远市市区2005年9月—2010年8月病媒生物蝇类的种群本底及消长情况,为开展病媒生物蝇类的防制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按照《全国病煤生物监测方案》和广东省要求选点进行监测,监测采用笼诱法。结果在清远市市区共设蝇笼300笼次,共捕获蝇类14 731只,月平均密度49.10只/笼,隶属4科9属13种。捕获的蝇类中大头金蝇共捕捉11 931只,占80.99%,家蝇共捕捉1 279只,占8.69%;铜绿蝇共捕捉789只,占5.36%;市蝇共捕捉290只,占1.97%,为当地的优势蝇种。4种当地优势蝇种蝇类构成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64,v=12,P〈0.01)。1月蝇密度迅速上升,2—4月达第1个高峰,3个月的平均月密度为82.64只/笼,9月达第2个小高峰,为42.78只/笼,随后下降。不同场所蝇密度不同,农贸集市蝇密度最高,为125.66只/笼。结论基本掌握了清远市市区病媒生物蝇类种群构成和季节消长规律。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清远市旅游区蝇类种群群落结构特征厦不同季节数量动态,为制定蝇类旅游区防治对策提供依据。方法笼诱法、现场观测描述法和形态分类法。结果2002—2005年在清远市旅游区共捕获各种蝇类6471只,获得蝇类4科15属28种;金蝇属、绿蝇属、家蝇属、黑蝇属、黑麻蝇属、花蝇属6种蝇属为旅游区各种环境的优势蝇属。分别占28.65%、17,18%、12.47%、7.46%、7,09%和4.04%;蝇类捕获最多的场所为垃圾池(箱),捕蝇2417只.占37.35%。结论本次本底调查研究为当地旅游区群众和旅游开发者防治蝇类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0.
清远市HIV/AIDS哨点监测及吸毒人员高危行为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清远市哨点监测人群HIV/AIDS流行现状及吸毒人员的高危行为特征,为今后预防和控制艾滋病流行提供可靠科学依据。方法从2000年开始对艾滋病高危的性病人群和吸毒人群进行监测,对吸毒人员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将哨点监测和流行病学调查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我市目前哨点监测人群HIV/AIDS尚处于低度流行期,但感染HIV人数逐年呈倍数增加;吸毒人员的高危行为普遍,存在引起HIV流行的高危行为。结论应及早对性病人群和吸毒人群开展健康宣传教育和减少危害的行为干预等综合性防制措施,以有效阻止高危人群向一般人群传播HIV。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