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1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7篇
药学   2篇
肿瘤学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3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术中胆道造影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2008年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病例中经筛选出的206例行术中胆道造影的病例的临床资料。结果全部病例均成功行术中胆道造影,发现胆道结石24例,术中即调整了手术方式。结论选择性术中胆道造影对降低胆道残余结石的发生率,提高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质量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刘俊  朱坪 《华西医学》2021,36(2):276-277
病例介绍 患者,女,19岁,未婚,藏族.因"左趾术后不愈合40 d,发现左腹股沟包块20 d"于2018年9月12日入西藏自治区人民政府驻成都办事处医院.患者入院前40 d于当地医院诊断"左趾甲沟炎",行拔甲术,术后给予换药处理,创面不愈合;20 d前发现左腹股沟区包块,约鸽子蛋大小,伴局部皮肤红肿、疼痛,给予抗感...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胆囊结石合并胆道结石的个体化治疗方法。方法根据各种不同的情况选择:①LC+腔镜下经胆囊管胆道取石;②LC+腔镜下胆总管切开取石+T管引流;③ENBD+LC+腔镜下胆总管切开取石+胆总管一期缝合。结果本组86例,经胆囊管途径取石12例;腹腔镜胆总管探查取石或蛔虫、T型管引流64例,其中术后胆道残余结石3例,经胆道镜1次或数次取尽结石;腹腔镜胆总管切开探查取石、鼻胆管引流、胆总管一期缝合10例,手术全部取得成功。结论根据手术前患者彩超,腹部CT,胆道造影结果,选择二镜或三镜联合的方式治疗胆囊合并胆道结石,治疗效果安全可行,个体化的治疗原则保证了让大多数患者得到适合的微创治疗。  相似文献   
4.
目的 研究射频消融(RFA)辅助改良联合肝脏离断和门静脉结扎的二步肝切除(ALPPS)术治疗老年原发性肝癌(PCL)的临床效果及对术后局部复发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9年2月至2020年2月西藏自治区人民政府驻成都办事处医院普外科收治的老年PCL患者102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1例。对照组采用传统ALPPS术治疗,观察组采用RFA辅助改良ALPPS术治疗。比较两组手术完成情况,一期、二期手术情况(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手术切口长度)、两次手术间隔时间及术后住院时间,术前、一期术后7 d、二期手术时肝体积指标[剩余肝脏体积(FLR)、FLR/标准肝体积(SLV)(F/S值)、FLR增长率],一期术后及二期术后1 d、5 d、10 d的血清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水平,并比较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局部复发率。结果 本研究中7例未完成二期手术,其中观察组3例,对照组4例;观察组一期手术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手术切口长度小于对照组,观察组二期手术术中失血量小于对照组、术后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两次手术间隔时间长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黏胆症的发病原因、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2008年收治的3例表现为黏胆症的病例治疗方法及效果。结果:3例中,1例术后早期黏胆症症状再发,1例术后半年癌变,1例术后随访中治疗效果良好。结论:黏胆症原发病因众多,包括胆管黏液病,胆管乳头状瘤病,产黏液肝内胆管癌或胆胰管系统囊性肿瘤,其共同特征表现为胆管内大量黏液导致胆管梗阻,发生梗阻性黄疸和胆管炎。原发病因的不同往往导致治疗效果的差异。其中胆管黏液病治疗效果较好。而胆管乳头状瘤病治疗较困难。处理原则应包括根治性切除产生黏液的病灶,彻底清除胆管内胶冻样物和胆管通畅引流。  相似文献   
6.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胆漏的镜下治疗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坪  郭升坤  周楠 《重庆医学》2002,31(11):1090-1091
目的 总结22例LC后胆漏病例的再次腹腔镜探查,置管引流的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2例胆漏病例的临床表现,再次腹腔镜探查情况及治疗方法,疗效。结果 全部病例均行腹腔镜探查,排除肝总管,胆总管,左右肝管损伤及胆中管钛夹脱落后,于镜下置管引流,全部治愈。结论 对于毛细胆管渗胆,迷走胆管胆漏这一类漏胆量较小的情况,镜下置管引流疗效确切,避免了不必要的开腹引流术。  相似文献   
7.
朱坪 《攀枝花医药》2002,24(2):10-11
目的 探讨胆道术后残余结石的胆道镜下治疗。方法 对9例术后残余结石的病人,行经“T”管窦道胆道镜检查及取石。结果 6例一次取尽,1例先后三次共取出结石9枚,2例结石位于三级肝管远端,难以取出,放弃。结论 胆道镜对胆道残余结石治疗效果确切,能使许多病人避免二次手术。  相似文献   
8.
左肝外叶原发性肝内胆管结石病的治疗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朱坪  朱万喜 《西部医学》2008,20(6):1187-1188
目的总结左肝外叶原发性肝内胆管结石的外科治疗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46例位于左肝外叶的原发性肝内胆管结石病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除2例因合并左肝内叶结石伴胆道狭窄,二次胆道镜检可发现结石外,其余44例单纯左肝外叶结石的病例未发现结石残留,效果满意。结论左肝外叶切除术是处理局限于左肝外叶的原发性肝内胆管结石病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检测藏族人群中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papillary thyroid microcarcinoma,PTMC)BRAFV600E基因突变情况,分析BRAFV600E基因突变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选取2014年5月-2017年5月期间在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西藏成办分院就诊并行手术治疗的PTMC患者69例,收集患者临床病理资料,采用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PCR)法检测BRAFV600E基因突变状态。结果:藏族人群中PTMC患者BRAFV600E基因突变率 为60.9%(42/69);69例患者中多灶肿瘤占33.3%(23/69),肿瘤腺外侵犯率为30.4%(21/69),淋巴结转移率为23.2%(16/69),进展期肿瘤(III/IV期)构成比为21.7%(15/69);BRAFV600E基因突变与多灶肿瘤(P=0.036)、肿瘤腺外侵犯(P=0.024)、淋巴结转移(P=0.013),进展期肿瘤(P=0.021)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淋巴结转移除与BRAFV600E基因突变相关而外,还与多灶肿瘤(P<0.001)肿瘤腺外侵犯(P<0.001)相关。结论:藏族人群中PTMC患者BRAFV600E基因突变较为多见,且与肿瘤多灶、侵袭、转移及临床分期相关,可作为筛选高危PTMC患者的分子标记,评估预后并指导个体化治疗。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静脉推注在基层医院治疗失血性休克的作用。方法 回顾性的分析用静脉推注林格氏液,以1000ml林格氏液体为1个单位,快速使用2~4个单位治疗失血性休克的病人补液方法。同时注意病因治疗,观察病情的变化。结果 使用此法的所有病人均有血压的立即上升,休克的好转,为进一步根治治疗奠定了基础,保证了心、脑等重要器官的血供,改善了微循环,而所有的病人均未出现肺水肿、水负荷过重等的表现。结论 在基层医院常常条件限制,而导致失血休克的救治困难,而静推法治疗在低血容量休克时快速推注林格氏液的方法切实可行,而且林格氏液因物美价廉,获取容易,在一般的基层医院均可采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