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10篇
综合类   6篇
药学   11篇
中国医学   3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3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65年   1篇
  1963年   3篇
  1962年   3篇
  1961年   2篇
  1960年   2篇
  1959年   4篇
  1958年   3篇
  1957年   4篇
  1956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美国西部寻觅印弟安人@曾育麟  相似文献   
2.
刮痧 ,成为中外当前的热门话题 ,只缘有了电影《刮痧》 ,只缘又有了文学作品《刮痧》 ,只缘更有了众多传媒的炒作 ,才令刮痧成为时尚。不少读者来信来电询问有关刮痧的问题 ,尽管问题各异 ,足见群众的关心、关爱、关怀和关注。去年 ,我在美国住了好几个月 ,看到美国FDA取缔PPA(苯丙醇胺 ) ,许多报纸刊物也登载了 ,据告知毒副作用严重 ,尤以诱发中风为甚。PPA自批准后广泛用于很多复方制剂 ,究竟受害者有多少 ,由此而身亡者凡几 ,谁也没有说 ,谁也说不清 ,谁也没有去深究和根究 ,也未见个人、团体、法院、政府……去追究谁应对此负…  相似文献   
3.
4.
云南当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云南的当归有时称“云归”,因栽培历史不長,在所有本草書中均無有关云归的記载,现代文献亦乏可靠的論述。調查时曾訪問过几个老药农,据說是鹤庆县商人彭某从甘肃带亲的种籽,慢慢种植發展起来的,故当地人又称“秦归”,到现在已有40年以上的栽培历史了。一产区分佈情况在云南丽江、鹤庆、剑川、云龙、兰坪、维西等地均有栽培,其中以丽江魯甸乡、鹤庆马厂、剑川拉雞井等地产量大而品质好。上述地区多种植于海拔2500—3200米的山地,土质为沙質壤土,生長情况十分良好。其气候情况以丽江1955年为例:絕对最低气溫-7.1℃  相似文献   
5.
<正> 老鸛草又名五叶草、五瓣花。“滇南本草”卷下所載的五叶草,原書註明又名老鸛草;即“本草綱目拾遺”卷五所記述的老鸛草。二書記述的性質和效用也相类同。“本草綱目拾遺”載:“老鸛草,龙柏葯性考补遺,出山东。味苦微辛,去風疎經活血,健筋骨,通絡脉,损伤痹症,麻木皮風,浸酒常飲大有效;或加桂枝、当归、紅花、芍药等味。入药用莖嘴。”“滇南本草”載:“五叶草,出京都者良,名老鹳草,治筋骨痰火症。河南衛輝亦出。性微温,味苦辛,祛諸風,皮膚發痒,通行十二經絡。治  相似文献   
6.
经过实地调查鉴定,证明保险子的原植物系茄科白花曼陀罗(Datura metel L.f.alba);其种子与原云南日月大药房所存生药样品完全一致。本文除对其植物形态详加描述外,并列表附图比较保险子与其类似品种的生药性状鉴别,说明根据外形已能显而易见地加以鉴识,可供今后有关部门参考。  相似文献   
7.
我们从樟科植物香果树(Lindera CommunisHemsley)的成熟果实中所得的固态(或结晶)香果脂,经初步的较系统的试验研究,证明其理化性质,对动物粘膜的反应,在药剂学上的调配条件和临床应用上,是完成可以合乎栓剂基质要求的,这不仅可与柯柯豆脂媲美,而为栓剂基质开辟了一个新的资源。至于从经济上节约国家外汇,甚至可以生产出口以及减少人民用药的费用,也是有着重大作用和意义的。本文报告了香果脂的植物来源和形状,香果脂的提制方法和理化性质,及对家兔阴道粘膜的药理试验,和实际作成栓剂的有关研究,及在临床上的应用等试验研究的资料和结果。今后还准备进一步进行对眼粘膜刺激反应,药物扩散速度、软化点、热带地区贮存观察,和药剂学、标准规格等方面的研究工作。  相似文献   
8.
云南杨林管家是医药世家,我来滇40余年无缘造访为憾。今管家第13代传人管鹏声教授将其家垒积五百余年之单方、验方、成方等祖传秘方公诸于世,并加以注释,实在是难能可贵,无疑将对民族医药事业的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 一 《滇南本草》著者问题,已经争论150多年了,这确实是一个历史之谜。1958年我在《医学史与保健组织》杂志发表的一篇文章中指出:“对《滇南本草》的著者的看法,古今人们大概有三类见解,一类认为不是兰芷庵的著作,一类认为是兰芷庵的著作,另一类则认为是兰芷庵及后人所共著。”同年我在《上海中医药杂志》上又进一步阐述了这些情况,并提出过这样的看法:“根据原书前后排列系统、叙述词句不一致,且版  相似文献   
9.
弛名中外的云南白药已走过了百年的沧桑。透过岁月的蒙蒙烟雨 ,抹掉被人为笼罩的传奇色彩 ,故事的主人公、白药的创制者———曲焕章的真实一生 ,展现的是一个普通的彝族医生由清代王朝到共和时代 ,历经军阀混战、抗日救国到建设社会主义新中国的沉浮与坎坷。曲焕章曲折复杂的个人和家族经历 ,是对“国家兴旺 ,匹夫有责”的生动诠释。而阅读这段充满悲欢离合的人生际遇 ,也会使人得到颇多的启示。曲焕章 (约 1878— 1939) ,字星陛。原名曲占思 ,系云南景东县人 ,彝族。他不仅精通彝语 ,还能讲流利的苗、汉语。由于当时社会的某些缘故 ,云南…  相似文献   
10.
我国药用甘草系豆科植物甘草 Glycyrrhizauralonsis Fisch.和欧甘草 G.glahraL.(G.plandulifera Waldst、et Kit.)的干燥根茎和根,主产内蒙、甘肃、新疆及东北、西北一带①。此外,世界各国作药用的甘草尚有同属下列各种:(1)Glycyrrhiza echinata L.②④⑤⑧,主产苏联及匈牙利,我国东北亦产。(2)G.glabra L.var.glanduliforaReget et Herder(腺毛甘草)②③④⑤⑦⑧的根,苏联常去皮入药。我国山西省处处野生,系该省主产药材之一⑩。(3)G.glabra L.var.typica Regetet Herder(西班牙甘草)③④⑦⑧的根及匍匐茎,产于西班牙、意大利、英、法、德、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