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0篇
妇产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2篇
综合类   11篇
药学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了解阿奇霉素致儿童及青少年不良反应的数量、特点、类型和分布,指导临床用药。方法:检索1995-2012年的万方数据库及其他有关此类报道的网站,筛选16岁(含16岁)以下儿童及青少年阿奇霉素所致不良反应的案例报告,统计各病例的年龄、性别、给药途径、不良反应发生的时间、临床表现、过敏史、预后及转归、用药病因、用药情况,并进行总结分析。结果:阿奇霉素所致16岁以下儿童及青少年的不良反应临床表现多样化,可波及多个系统,以神经系统不良反应最多,变态反应次之。发生不良反应的时间较短,2h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0%。静脉用药不良反应发生率较高,占82.2%。结论:16岁以下儿童、青少年使用阿奇霉素时应慎重选择,以确保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2.
手足口病(hand,foot and mouth disease,HFMD)可由多种肠道病毒感染引起,包括柯萨奇病毒(Cox)、ECHO病毒、肠道病毒71型(EV71),以EV71和CoxA16最为常见[1].多发生于学龄前儿童,尤以3岁以下年龄段发病率最高,近年来广泛流行[2,3],部分患儿临床有神经系统受累表现[4],如未早期诊断,及时治疗,部分患儿进展迅速,最终发生神经源性肺水肿、肺出血等导致死亡.  相似文献   
3.
目的总结近5年剖宫产率及剖宫产原因的变化。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03年1月-2007年12月5年来剖宫产孕妇的临床资料。结果近5年我院剖宫产率逐年升高,2003年为7.52%,2007年为26.01%。2003年剖宫产原因主要为难产,而近年社会因素有逐年升高趋势。结论剖宫产率升高主要为社会因素所致,降低剖宫产率除医生要严格掌握剖宫产指征外,全社会应共同关注剖宫产率逐年升高这一问题。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儿童支原体肺炎呈大叶性改变病例的临床及影像学特点及治疗,提高临床医生对儿童支原体肺炎呈大叶性改变病例的进一步认识。方法:回顾分析2010年6月-2013年9月间我院儿科收治的儿童支原体肺炎影像学呈大叶性改变病例共120例,分析其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结果及诊治经过。结果: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往往表现为高热,发热持续时间长,痉挛性咳嗽,部分患儿可出现呼吸困难、喘息。胸部影像学检查常表现为大片状阴影,部分可伴有肺叶、肺段不张及胸腔积液、胸膜炎等。查血清支原体抗体(MP-IgM)均阳性。血常规白细胞总数增高,以中性粒细胞增高为主,C反应蛋白部分增高。可出现肺外多系统损害,如贫血、心肌损害、肝损害等,部分患儿出皮疹,并存在气道高反应。结论: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肺部影像学表现为大叶性改变、肺不张、胸腔积液者,往往临床症状重,病程较长。可选用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如阿奇霉素抗感染治疗,如效果不佳,要考虑合并细菌感染的可能,应及时行相关病原学检查,联合青霉素及头孢类抗感染治疗可获满意效果。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县级城区妇女病的发病情况,为搞好女性疾病的预防和治疗提供可靠的依据。方法对2008年城区754例妇女疾病普查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阴道炎、宫颈糜烂、各种乳腺疾病检出率占前3位。结论妇女定期健康检查对保证妇女的身体健康,早期发现女性疾病,早期治疗,以提高妇女生活质量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儿童腺病毒(ADV)感染的临床特点,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选取本院呼吸道ADV感染患儿125例,经ELISA检测血清ADV-IgM(+),确诊为ADV感染,给予抗感染及对症治疗,并对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儿童呼吸道ADV感染发病高峰在冬、春季;婴幼儿发病率较高,〈3岁者占84.8%。经积极抗感染及对症治疗后,119例临床治愈出院,6例好转出院。出院随访3个月,均未见后遗症发生。结论儿童腺病毒感染婴幼儿多见,易侵犯呼吸系统,合并多脏器损害及细菌感染,其临床表现多样化,重症病例少见,值得临床关注。  相似文献   
7.
目的 总结小儿腺病毒感染的临床特点,提高对腺病毒感染的进一步认识.方法 回顾分析2012年4月至2013年2月间儿科收治的腺病毒感染患儿共40例,分析其临床症状、实验室检查结果及诊治经过.结果 所有住院患儿中,肺炎26例(发病率最高),毛细支气管炎6例,上呼吸道感染6例,扁桃体炎2例,所有患儿均表现为急性起病、持续高热,病程较长,合并毛细支气管炎者出现阵咳、憋喘,合并重症肺炎者出现鼻翼扇动、三凹征阳性、喘憋及口唇甲床青紫、嗜睡、面色发灰、肝大等表现.40例患儿依据具体病情给予抗感染、激素、丙种球蛋白在内的综合性治疗,除1例患儿遗留闭塞性细支气管炎外,余患儿均治愈出院.结论 小儿腺病毒感染往往临床表现多样、病程较长,治疗上应给予抗病毒、抗感染(合并细菌感染者)、激素、免疫球蛋白等在内的综合性治疗.  相似文献   
8.
曹效红 《医学理论与实践》2012,25(15):1893+1917
目的:观察酪酸梭菌二联活菌散联合思密达治疗婴幼儿肺炎抗生素相关性腹泻的临床疗效。方法:将婴幼儿肺炎抗生素相关性腹泻的126例随机分为治疗组(63例)及对照组(63例)。两组一般治疗相同,对照组给予思密达口服,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酪酸梭菌二联活菌散口服。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24%,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3.02%,两组比较χ2=24.44,P<0.01。结论:酪酸梭菌二联活菌散联合思密达治疗婴幼儿肺炎抗生素相关性腹泻,疗效满意,且无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总结儿童腺病毒感染的临床特点及治疗经验。方法对60例腺病毒感染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60例腺病毒感染发病高峰在冬、春季;婴幼儿多见,3岁以下为83.3%;所有患儿均有发热,高热占71.7%;上呼吸道感染为43.3%,支气管肺炎41.7%,支气管炎15.0%,肺炎症状较轻,未见重症肺炎。合并心肌损害26.7%、肝损害8.3%、血尿6.7%。均给予抗病毒及对症治疗,2/3病例使用了抗生素。60例均治愈出院,随访3个月,无后遗症发生。结论儿童腺病毒感染患儿临床症状有减轻的趋势。ELISA检测腺病毒IgM可作为发热、咳嗽患儿的常规检查,以提高腺病毒感染的确诊率。  相似文献   
10.
曹效红  李保锋  贺双文 《吉林医学》2013,34(14):2726-2727
目的:探讨儿童大叶性肺炎的临床特点、病原学特点和治疗效果。方法:对62例大叶性肺炎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62例大叶性肺炎患儿中,以发热、咳嗽为主要症状,部分患儿合并肺外症状;肺部有阳性体征45例(72.58%);62例肺部胸片或CT均可见大叶性或节段性分布的斑片状致密影,以右肺受累多见。治愈55例(88.71%),好转自动出院3例(4.84%),转上级医院4例(6.45%)。结论:儿童大叶性肺炎近几年呈上升趋势,已成为病毒、细菌、支原体、衣原体单一或混合感染的疾病,临床症状越来越不典型,且复杂多变,易误诊、漏诊,对于发热、咳嗽、咯痰,症状不典型的呼吸道感染患儿应及早进行胸部X线片、胸部CT、血常规、血培养、痰培养、血清学等检查,尽早明确诊断,以免贻误病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