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0篇
  免费   2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1篇
综合类   7篇
预防医学   45篇
药学   8篇
  2020年   3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5篇
  2002年   1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6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骚扰阿蚊孳生习性及其影响因素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调查和分析骚扰阿蚊幼虫在不同生境积水中的孳生情况,了解其孳生习性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选择取样点,用塑料勺捞取的蚊幼虫,计算其密度,将部分蚊幼虫带回实验室待羽化后鉴定蚊种,并记录调查点的环境因素.结果搔扰阿蚊的孳生地非常广泛,孳生密度以人粪尿池、污水沟最高,排水沟、盛污水的容器次之,其他积水点相对较低.骚扰阿蚊幼虫多以共生形式生存,较适宜孳生的水温是(25±4)℃,pH值在6.8~7.4之间.结论应及时消除骚扰阿蚊的孳生地,以减少其孳生密度.  相似文献   
2.
目的比较观察异杀鼠酮钙与杀鼠灵、敌鼠钠和第二代抗凝血剂大隆对农村鼠类的毒杀效果。方法选择济南市历城区王家村、宿家村、靳家村和宿家张马村。0.05%异杀鼠酮钙油粘混合毒饵和0.05%敌鼠钠均采用连续4 d投饵法,平均每户投饵量为0.4 kg;0.05%杀鼠灵小麦采用一次性投饵法,平均每户投饵量亦为0.4 kg;每间房间放5堆,每堆5 g。0.005%大隆大米毒饵采用间断式投饵法,每隔7 d投饵1次,共投3次,每间房间放3堆,每堆5 g,平均每户投饵量为0.25 kg。夹夜法考核毒杀效果。结果异杀鼠酮钙与敌鼠钠浸泡混合干燥毒饵的毒杀效果均为100%,且与杀鼠灵(96.65%)(μ=0.61,P0.05)、大隆(94.49%)(μ=0.57,P0.05)和敌鼠钠小麦毒饵(97.05%)(μ=0.58,P0.05)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0.05%异杀鼠酮钙油粘混合毒饵对鼠类的毒杀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3.
目的:对具有时间序列特性的骚扰阿蚊种群活动进行SAS数学分析与探讨,从而建立起影响阿蚊种群活动的数学模型。方法:通过人帐诱捕法、网捕法等捕获成蚊,并记录同时刻的环境气象因素。应用SAS数学统计方法,进行线形多元性回归模型的分析。结果:对骚扰阿蚊种群活动有明显作用的为前一小时的捕蚊数、风速和温度,而相对湿度和光照度相对较弱。结论:SAS数学分析为预测影响骚扰阿蚊种群的夜间活动趋势提供了可靠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抗凝血灭鼠剂实验室及现场灭鼠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了解0.005%大隆毒饵及0.0375%杀鼠迷毒饵实验室及现场灭鼠效果,为今后灭鼠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用群饲养有选择给饵法测定毒饵的适口性及实验室灭鼠效果,用粉迹法测定现场鼠密度,计算灭鼠率。结果 摄食系数,大隆为0.43,杀鼠迷为0.72;实验室灭鼠率,2种药品均为100%;现场灭鼠率,大隆为98.11%,杀鼠迷为98.06%;现场校正灭鼠率。大隆为98.02%,杀鼠迷为97.98%。结论 2种灭鼠药的适口性均好,杀鼠迷更好,实验室及现场灭鼠效果好。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山莨菪碱减少阿奇霉素不良反应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呼吸道感染患儿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50例和对照组50例,两组均给予阿奇霉素静脉滴注,观察组给予阿奇霉素的同时加入山莨菪碱静脉滴注,对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观察组患儿轻度、重度不良反应以及因不良反应停药的患儿均较对照组明显减少,总不良反应发生率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山莨菪碱能够有效减少阿奇霉素静脉用药过程中的胃肠道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6.
低温条件下蚊虫孳生及其活动情况的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低温下蚊虫孳生及其活动情况,在野外气温低于摄氏13℃的自然条件下,观察了蚊虫的孳生、羽化,飞迁和吸血等。结果:水中孳生的主要是以幼虫形式越冬的蚊种,蚊虫的羽化率较低,但仍有蚊种吸血,群舞交尾,许多蚊虫的栖息场所正是其越冬场所;与以成蚊形式越冬的蚊种相比,以卵或幼虫形式越冬的蚊种,对温度的适应范围更广泛,耐受性更强,吸血的蚊种更多。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星级宾馆鼠类侵害情况,探讨长期有效的灭鼠技术。方法用100格粉板法对餐饮区、设备区、院落、商务中心、咖啡厅、洗衣房、客房区及办公室8个不同区域,以及餐饮区的面点间、副食仓库、炒菜间、蔬菜粗加工间、餐厅(包括雅座间)、更衣室及办公室7个不同区域分别调查鼠侵害情况,再用0.005%溴敌隆玉米毒饵连投6 d,于灭鼠后10 d时实施生态学灭鼠法,包括设置挡鼠板、防鼠网、堵塞通道及环境治理等内容。每隔2个月测定一次灭鼠效果,连续观察12个月。结果餐饮区鼠密度最高,其次是设备区及院落,其平均每板踏个数分别为18.93个、15.60个及10.96个;餐饮区鼠密度以面食间最高,其次是副食仓库、炒菜间、蔬菜粗加工间,其平均每板踏个数分别为43.13、39.33、35.31及30.09个。毒饵灭鼠21 d时的效果为96.65%。实施生态学灭鼠法后2、4、6、8、10及12个月时的灭鼠率分别为96.85%、92.41%、89.26%、87.00%、83.84%及81.87%,平均灭鼠率为83.25%。结论餐饮区、设备区及院落鼠侵害最重,毒饵灭鼠法与生态学灭鼠法相结合是一种科学有效的灭鼠方法,可以长期控制宾馆环境鼠害。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生态学灭鼠法对巩固大型宾馆鼠密度的作用,为今后灭鼠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择环境条件基本一致而鼠害较重的大型宾馆4个,先用0.005%溴敌隆玉米毒饵连投6 d统一灭鼠,然后再将4个宾馆随机分成2组,一组为追加生态学灭鼠法,另一组不追加任何灭鼠措施,观察6个月内2组鼠密度的差别,用100格粉板法测定鼠密度,计算灭鼠率。结果4个宾馆采用0.005%溴敌隆玉米毒饵后灭鼠效果分别为96.92%、97.06%、96.82%和97.53%,总灭鼠率为97.12%;在6个月的观察期内,追加生态学灭鼠法的2个宾馆鼠密度回升很慢,一直保持在很低的水平,到6个月时鼠密度比毒饵灭鼠后仅增加了2.97倍。不追加任何灭鼠措施的2个宾馆鼠密度回升很快,毒饵灭鼠后至6个月时鼠密度增加了34.34倍,2组鼠密度相差31.37倍(u=22.24,P<0.01)。结论毒饵灭鼠后追加生态学灭鼠法是一种既安全高效又长期有效巩固灭鼠成果的手段。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山东省历城区三带喙库蚊成蚊及幼虫对常用杀虫剂的敏感性,了解其对常用杀虫剂的抗药性水平,为三带喙库蚊的化学控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在三带喙库蚊的发生高峰期,大量采集野外三带喙库蚊成蚊,用小白鼠供血获得子一代幼虫和现场捕获且带回实验室产一次卵后的雌成蚊为试虫;用WHO推荐的药膜接触法、幼虫浸渍法,分别测定三带喙库蚊成蚊及幼虫对常用杀虫剂的敏感性;获得成蚊的击倒率和死亡率,幼虫对常用杀虫剂的LC50及其95%置信限(95%CI),比较其抗药性程度。结果三带喙库蚊成蚊对0.05%溴氰菊酯(1 h)、0.05%高效氯氰菊酯(1 h)、0.25%氯菊酯(3 h)、0.45%氯菊酯(3 h)、0.05%氯氰菊酯(1 h)、0.45%胺菊酯(1 h)等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的死亡率分别为85.0%、74.6%、38.0%、92.9%、36.2%和43.6%;对1%杀螟硫磷(2 h)死亡率为16.1%;对0.1%残杀威(2 h)死亡率为16.9%;对4%DDT(4 h)死亡率为36.4%。三带喙库蚊幼虫对溴氰菊酯、高效氯氰菊酯、氯菊酯的LC50及其95%CI分别为0.0046(0.0037~0.0055)、0.0113(0.0092~0.0136)和0.0325(0.0289~0.0369)mg/L;DDVP、双硫磷、杀螟硫磷、马拉硫磷的LC50及其95%CI分别为4.9047(3.8612~6.4215)、9.5733(7.4644~12.5296)、1.2694(1.0280~1.5055)和0.7750(0.6060~0.9842)mg/L;仲丁威的LC50及其95%CI为4.4237(3.7406~5.2769)mg/L。与已发表文献的敏感品系比较,三带喙库蚊幼虫对溴氰菊酯、高效氯氰菊酯和氯菊酯相对抗性倍数分别为11.5、1.9和8.8倍,对DDVP、双硫磷、杀螟硫磷和马拉硫磷的相对抗性倍数分别为76.6、7977.8、256.4和84.2倍。结论山东省历城区三带喙库蚊成蚊对常用杀虫剂均已产生抗性,以有机磷类和氨基甲酸酯类最为严重;幼虫对有机磷类杀虫剂的抗性水平较高,双硫磷最高。  相似文献   
10.
在门诊无痛人工流产术中单纯应用丙泊酚,多数患者入睡及苏醒期平静。但常有患者在麻醉初期谵语,其中个别人情感失控,叙述自己的隐私;个别人出现被医务人员粗暴对待,甚至被侵犯的幻觉。偶有患者在苏醒期情感过于丰富,为自己的遭遇和委曲哭泣。另外,全麻中偶有挣扎躁动、角弓反张、肌阵挛等表现,影响妇科医生手术操作,这种躁动再加用丙泊酚难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