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6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4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28篇
内科学   1篇
神经病学   3篇
特种医学   3篇
外科学   6篇
综合类   46篇
预防医学   1篇
眼科学   43篇
药学   19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23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4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紫草多糖抗单疱病毒实验研究及临床疗效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973年河南眼科研究所药物室筛选出紫草,紫胡、栀子、薄荷、木通,马勃,半枝莲,喜树果等中草药对单纯疱疹病毒(Herpessimplex Virus)有抑制作用。1976—1980年间我科选择其中紫草,紫胡,木通,桅子,  相似文献   
2.
钛板联合羟基磷灰石人工骨眼眶重建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应用钛板联合羟基磷灰石人工骨矫正眼眶骨折眼球内陷的手术方法和疗效。方法:根据术前CT诊断明确的14例14眼眼眶骨折患者,术中用钛钉、钛板将复位的眶缘骨折进行坚强内固定.重建正常的眶缘,然后用羟基磷灰石人工骨材料植入眼眶,以填补眶腔容积的缺损,同时修复重建眶壁。结果:术后随访3~36个月,CT水平和冠状位扫描复查,10例眼球内陷的患者中,8例获得矫正,2例仍存中度内陷;8例复视患者中,7例获得满意改善,1例无效。无植人物感染、移位和脱出,未见视力丧失者。结论:钛板和复合羟基磷灰石人工骨具有很好的生物相容性,在眶壁重建手术中可获得满意的疗效。是眶壁重建术良好的替代材料。  相似文献   
3.
视网膜脱离后视功能损伤机制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视网膜脱离(RD)是严重的致盲性眼底病,在有晶状体眼的发病率为10/10万~15/10万。RD后视功能损伤及RD复位后视功能恢复不良一直是受关注的问题。本综述RD后视网膜神经元、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RPE)、Mailer细胞等方面的改变研究进展,阐述RD后视功能受损的机制。  相似文献   
4.
目的:评价两种不同手术方法治疗翼状胬肉对泪膜稳定性的影响。方法选取翼状胬肉患者60例60眼随机分为A、B两组,各30例30眼,A组行翼状胬肉切除联合羊膜移植术,B组行翼状胬肉切除联合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比较两组间术前、术后泪液分泌试验(Schirmerl试验)、泪膜破裂时间(BUT)、泪液羊齿状物试验(TFT),评估手术对泪膜稳定性的影响。结果 Schirmerl试验:A组和B组术后与术前相比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A组与B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BUT:A组和B组术后与术前相比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术前1d、术后2周、术后4周数值A组与B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术后12周B组BUT较A组改善明显,差异有显著性(P<0.05)。 TFT:A组和B组术后与术前相比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A组与B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翼状胬肉切除联合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与翼状胬肉切除联合羊膜移植术,两种手术方式术后泪膜稳定性较术前均有改善;两者相互比较,术后早期泪膜稳定性改善无明显差异,但3个月后前者对泪膜改善更佳。  相似文献   
5.
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向多巴胺神经元分化的体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hMSC)向神经元和多巴胺神经元分化的潜能。方法分离和纯化hMSCs;在体外以WHI-P131预处理和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预诱导后,全反式维甲酸和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联合诱导hMSCs向神经元和多巴胺神经元分化。光镜下观察其分化过程中hMSCs的形态变化,免疫组化检测诱导前后细胞是否表达神经元和多巴胺能神经元标志蛋白。结果诱导后的hMSCs能分化成为具有典型神经元形态的细胞,并明显表达抗人神经巢蛋白(nestin)[(54.2±3.7)%]和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77.0±5.7)%],低表达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8.8±2.4)%];对照组细胞这些表达均为阴性;而且相当部分hMSCs表达酪氨酸羟化酶(TH)[(36.5±15.8)%]和多巴胺转运体(DAT)[(26.0±14.2)%]。结论在适当条件下,hMSCs可分化成为神经元样细胞和多巴胺神经元样细胞。  相似文献   
6.
目的 比较准分子激光双面式切削原位角膜磨镶术(Both-sideLasik,BSL)和准分子激光角膜上皮瓣下磨镶术(LASEK)治疗薄角膜高度近视的临床效果,两种手术方法的优缺点.方法 应用BSL和LASEK治疗近视度>-8.00D,角膜厚度471~546μm的患者.BSL组45例51只眼,近视球镜度数为-8.25~-13.25D,平均-9.71D.LASEK组39例67只眼,近视球镜度数-8.25~-12.75D,平均-926D.分别于术后10d、1、3、6、12个月检查裸眼视力,矫正视力,屈光度和角膜雾样混浊(Haze)等,并进行比较.结果 BSL组术后反应轻,裸眼视力恢复快,术后10d、1、3、6、12个月裸眼视力达到术前最佳矫正视力的比例,BSL组分别为为72.55%、80.39%、84.31%1.31%、78.43%和68.63%,LASEK组分别为47.76%、65.67%、71.64%、70.15%和61.19%,未出现矫正视力下降2行及以上者.两组屈光度均由手术早期的过矫逐渐转变为后期的欠矫,LASEK组发生Haze的比例明显高于BSL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多为0.5~1级Haze,术中、术后无严重并发症.结论 准分子激光双面式切削原位角膜磨镶术治疗薄角膜高度近视安全、有效,与LASEK相比,其角膜雾样混浊发生率更低,且程度轻,视力恢复更快.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primary open-angle glaucoma,POAG)中集液管和Schlemm管的组织病理学特征,以探讨影响房水外流的阻力因素。方法选取经临床确诊的POAG病人20例(30眼)和经筛选的正常尸眼30只,采用透射电镜技术对房角组织进行超微结构形态学分析。结果实验组30眼中有27眼的集液管在Schlemm管外壁开口处存在电子致密物沉积,呈指纹状。电子致密物的数目与杯盘比(C/D)有正的直线相关关系(r=0.66,P<0.001);与年龄、术前眼压及视野缺损程度均无直线相关关系(r=0.03,P>0.50;r=-0.24,0.20相似文献   
8.
半导体激光所发射的辐射光能被眼部的介质所传导,组织吸收光能后将其转化为热能,从而使局部温度升高,蛋白变性,细胞遭到破坏,组织凝固。再加上半导体激光器的使用方便,使得其在眼科的使用范围越来越广泛,从眼前节到眼后节,青光眼,眼底病都已应用到半导体激光治疗,还有屈光方面的疾病也正在配合半导体激光在进行治疗。本文将主要介绍半导体激光在眼科临床各方向的应用及其以后的展望。  相似文献   
9.
不同来源人角膜缘干细胞的体外培养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胎儿和成人角膜缘干细胞的体外培养方法并观察其生物学特性。方法应用消化培养法对胎儿和成人角膜缘上皮组织分别进行体外培养,观察记录培养细胞的生长特性并计算其克隆形成率(colony-form-ing efficiency,CFE)。对胎儿和成人角膜缘组织及培养细胞采用一系列单克隆抗体进行免疫酶细胞化学染色检测;并用扫描电镜观察原代细胞的表面状况。结果胎儿角膜缘干细胞原代培养时生长旺盛,8~10 d达到生长高峰,CFE为(26.18±4.75)%,传代时保持高增殖速率;成人角膜缘干细胞原代培养时生长不及胎儿细胞旺盛,6~8d达到生长高峰,CFE为(15.45±3.88)%,随着传代次数增加其增殖能力明显下降;两种细胞原代培养时CFE值差异有显著性(t=6.78,P<0.001)。免疫酶细胞化学染色见培养前胎儿角膜缘组织基底层有多量AE5阴性、AE1和PCNA阳性细胞,并见较多HLA-DR阳性细胞;胎儿原代培养细胞绝大部分AE5和HLA-DR染色阴性,AE1和PCNA阳性;传代培养至第3代时AE5阴性细胞仍占大部分;成人角膜缘组织及培养细胞染色结果则见上述干细胞特征细胞数量比例较低,而HLA-DR染色结果相似。扫描电镜观察胎儿原代细胞以球形或短圆柱形为主,表面多突起和微绒毛,成人原代细胞形态相似,但直径较大。结论采用消化培养法可成功培养出具有高增殖力等干细胞特性的胎儿角膜缘干细胞,其抗原性较培养前明显降低,且其生物学特性显著优于成人角膜缘干细胞,是一种新的优越的角膜缘干细胞来源,将在临床眼表重建中展现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0.
半导体激光治疗羟基磷灰石义眼座暴露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探讨低功率半导体激光治疗羟基磷灰石义眼座暴露的疗效。方法 采用JAM Ⅱ型多功能半导体激光治疗仪对 2 2例不同程度的义眼座暴露患者进行激光照射治疗 ,并将结果与既往采用药物及手术治疗的 2 0例义眼座暴露患者对照比较。结果 激光组 2 2例全部愈合(10 0 % ) ;药物及手术组中轻、中、重度的愈合率分别为 83 3%、6 3 6 %和 0。经采用卡方检验之四格表精确检验法处理 ,两组间轻度患者的愈合率差异无显著性意义 (P =0 5 4 5 ) ,而两组间中度和重度患者的愈合率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P =0 0 19,0 0 18)。结论 低功率半导体激光治疗羟基磷灰石义眼座暴露的疗效优于药物及手术方法。也可用于预防义眼座暴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